

Related Articles
马来西亚棕油局: 放眼库存年杪降至250万公吨
Post Views: 9,935 马来西亚棕油局: 放眼库存年杪降至250万公吨 马来西亚(Malaysia)目前面临国内原棕油库存达到20年以来最高水平的严峻挑战,马来西亚棕油局(MPOB)总监拿督阿末古赛里说,当务之急是减少库存,放眼2019年的库存量从截至2018年12月的320万公吨减至250万吨。 他说,政府和相关机构将通过多项贸易促销活动减少棕油库存。他指出,棕油局知道当前情况令人担忧,因为库存量增加意味着棕油会跌价。 他告诉马新社:“通常,任何库存量超过200万公吨,肯定会让我们感到不安,而目前库存量是超过300万公吨……显然我们需积极采取一些行动应对。” 阿末古赛里指出,除了传统上用作食用油、奶油和肥皂,我国有必要另行拓展棕油的用途。 他说,棕油局欢迎政府分别在交通领域和工业领域推行B10和B7生物柴油计划,有助每年消化75万1000公吨的棕油库存。 马来西亚各有关当局 持续在国内和全球推广棕油 “我们通过棕油局、马来西亚棕油理事会(MPOC)以及原产业部,花了大笔开销,持续在国内和全球推广棕油。” “2019年一整年,我们有拟定推广议程,包括原产业部长郭素沁近期推介的‘爱大马棕油’运动。这个运动旨在对抗威胁小园主生计的反棕油运动。” 他说,小园主应获得更多支援和技术支持,从而符合永续性目标,而未达到永续发展标准正是欧盟反棕油运动高层次游说的中心论点。 阿末古赛里指出,推广棕油的工作不但在西方国家面对挑战,在国内也同样不受落,因为国人认为棕油便宜,是不健康的食油。 “一些人有错误的印象,他们认为棕油是给穷人用的,而橄榄油等则是有钱人用的。他们把这种阶级制度用在食油是错误的。有鉴于此,我们希望,通过‘爱大马棕油’运动,我们能灌输人民更珍惜棕油的意识,以及国民自豪感。” 他说,政府预计,2019年棕油出口会从2018年的1650万公吨增至1720万公吨;产量则预计比2018年的1950万公吨提高4%至2030万公吨。 询及原棕油价格展望,他引述郭素沁的话说:“我们希望价格平均在每公吨2700令吉左右。2019年对原棕油来说会是好年。” 在宏观方面,阿末古赛里说,政府正在探讨搬迁棕油理事会和棕油局数个海外办事处的事宜,因为部分办事处所在地点难以展开推广工作。 另外,Zaafi全球创投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罗丝琳达也赞同搬迁位于非策略地点和郊区的办事处,因为这不利于卖家和卖家洽谈和交易。 她是食品进出口商,经营商品包括棕油和乳胶手套。 印度政府已经决定 将棕油进口关税从44%减至20% 她建议大马大使馆方积极向驻扎国家推广棕油,在海外宣扬棕油的益处。 “印度政府决定将大马棕油的进口关税从44%减至20%,有助大马棕油进口到这个拥有13亿4000万人口的国家。” 罗丝琳达说,若大马能促进与他国的联系,他们也可能会效仿印度减少大马棕油进口税,这有助促进大马棕油的出口。 2018年,大马5大棕油出口目的地分别是印度(251万公吨)、欧盟(191万公吨)、中国(186万公吨)、巴基斯坦(116万公吨)和菲律宾(69万公吨)。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为降低有害温室气体排放 电动汽车正变得日渐普遍
Post Views: 35,735 随着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技术成本下降和消费者兴趣的加大,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在英国伦敦(London,United Kingdom)和新加坡(Singapore)这样的大城市成为主流,可能占到所有车辆的三分之二。 研究报告显示,电动汽车正变得日渐普遍,为了帮助降低有害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技术成本也在迅速下降。报告显示,2015年,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组的成本从2010年的每千瓦时1000美元降至350美元左右,预计未来10年将降至100美元以下。 该报告称:“在伦敦和新加坡这样人口密集的高收入城市,电动汽车到2030年可能构成路上行驶的所有车辆的60%。” 不过,电动汽车的发展可能对传统汽车行业构成威胁。该报告称:“汽车行业面临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未来,可能需要考虑从使用纯粹的产品所有权模式,向提供一系列运输服务的模式转移。” 此外,汽油零售商也应考虑将现有资产进一步货币化,以及如何从充电、零售市场和车队服务中获取更多价值。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以“专心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为理念 WhatsApp品牌 成功深植手机用户的脑海
Post Views: 49,013 相比于亚洲的手机应用程序微信、Line、KakaoTalk专注于聊天表情、游戏、社交圈分享等功能,WhatsApp一概没有。其创始人之一兼首席执行员杨·库姆(Jan-Koum)只坚信“专心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就这样成功带领WhatsApp霸占拉丁美洲和欧洲地区的手机应用程序市场重要席位。在引得面子书酝酿收购潮后,更让自己成为亿万富豪。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揭开WhatsApp塑造品牌的成功故事。 WhatApp Messenger是利用网络传送简讯的一种智能手机流动应用程序,能够利用智慧型手机中的联络人资料,寻找也有使用这个软件的联络人。目前可使用此种应用程序的手机包括IPhone手机、Android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Symbian手机和黑莓手机。 此程序能够在多个智慧型手机平台上使用,除了传送文字外,亦可以传送图片、录音、影片、用户的身处位置及联络人资料;它是借助推送通知服务,可以即刻接收亲友和同事发送的信息,可免费从发送手机短信转为使用WhatsApp程序。 该公司WhatsApp Inc.目前在全球多国与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还曾和手机厂商诺基亚结盟,诺基亚在Asha210手机中设置了一个进行WhatsApp聊天的物理按钮。 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互联背景下,移动聊天工具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交工具,全球各国出现了大批知名产品,除了北美地区影响较大的WhatsApp之外,亚太地区还有微信(WeChat)、Line、Kakao Talk等,各自盘踞市场一隅。 根据移动聊天工具WhatsApp资料显示,每日处理的聊天信息数量高达270亿则。这270亿则信息中,100亿则为用户发出的信息数量,170亿则为收到的信息数量,包括当中记录了群聊的用户。例如当一个人发出1则信息出去时,接收的可以是10个人或以上,因此WhatsApp在这里需处理10则以上的信息。 该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杨·库姆(Jan-Koum)曾透露,每月活跃用户规模为两亿人(非注册用户数量),而这数字已经超越了推特(Twitter)。 不过,根据去年有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指出,WhatsApp在美国(United States)使用率达35%,不及面子书Messenger的46%。其他高使用率国家有巴西(Brazil)和南非(South Africa)等。 相比于亚洲聊天应用程序微信、Line、KakaoTalk专注于聊天表情、游戏、社交圈分享等功能,WhatsApp一概没有。那么它又是凭什么还能抵御亚洲这些丰富的聊天产品呢? 原来它的成功因素包括亚洲以外的用户覆盖率高、改变原来的定价策略和持续开发新功能,把自己擅长的业务做到最佳。 WhatsApp采用的是美国创业公司更擅长的收费产品模式,相比于亚洲(Asia)地区的产品文化,增值服务的盈利能力更强。 受iPhone用户喜爱 称霸拉丁美洲及欧洲 应用数据分析公司Onavo做了一个调查,WhatsApp在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和欧洲(Europe)地区众多国家的iPhone用户覆盖率都超过90%。而像微信、Line和KakaoTalk就很难渗入到这些市场中。 产品文化和市场接近性的原则,让WhatsApp有这方面的优势。在一些WhatsApp此前占优势的市场,比如香港地区,虽然微信和Line都在大力推广,但WhatsApp仍旧在用户中不可缺少,因为它的风格让该产品适合正式和严肃的沟通。 WhatsApp从一款一次性收费0.99美元的产品转变成每年收费0.99美元的产品,而且首次下载后可免费使用一年。 这意味着对于想尝试使用WhatsApp的用户,这个产品可以免费使用了。这对吸引用户体验产品有很重要的鼓励作用。降低用户使用的门槛,可以看成是WhatsApp在应对越来越多聊天产品竞争的改变。 此外,WhatsApp很早就意识到这个市场的竞争环境,并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其中在产品添加了发送语音的功能后,立即引来大批用户。 只是,对于一个只有50人、其中25名属于技术员工的公司,要去走其它公司擅长的道路,对他们而言未必是明智的选择。毕竟一个公司做什么、不做什么,除了和他们服务的用户需求有关,也和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有关,把自己擅长的业务做到最佳,同样也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WhatsApp名字 取自“What’s Up”谐音 库姆曾是雅虎(Yahoo)早期资深员工,拥有约20年的互联网经验,取WhatsApp这个名字的灵感是来自英语中打招呼“What’s Up”的谐音。 他创办此应用程序主要是给予用户一个不被窃听的沟通桥梁,并从不存取用户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或者聊天记录。其实,这与他来自乌克兰有秘密警察的共和国家成长有关,他在孩童时期,已领悟到通讯没有被监听的珍贵。 小时候的库姆家境贫穷,父亲从事建筑业,母亲是家庭主妇。在16岁时,就跟随母亲移居美国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其父亲则一直留在乌克兰。 他毕业于圣荷西州立大学后,1997年进入雅虎工作时认识了日后的创业夥伴布莱恩。阿克顿(Brian Acton),当时他们是协助检查公司的广告系统。 直到2007年,库姆和阿克顿同时离开雅虎后,曾到面子书应征工作,却没被录取。后来,在库姆购买了一支iPhone,却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事情,却成了他的命运转捩点。 他在使用了上线7个月的App Store后,认为这种手机应用程序可开创出全新的市场。于是他就找来一位俄罗斯朋友艾力克斯。费雪曼(Alex Fishman),合作开发手机应用程序。 在开发初期,很少人愿意尝试使用WhatsApp,甚至费雪曼安装之后,也发现他的通讯录里的朋友,只有少数人有安装此应用程序。 过了几个月后,库姆曾想过要放弃WhatsApp,重新去找新工作,但他的夥伴阿克顿却极力说服他继续坚持下去。后来,当苹果增加了推播通知功能,正好帮了他们一把。库姆就趁机更新WhatsApp,每当使用者更新状态时,通讯录里的朋友也会收到通知,间接地吸引了愈来逾多的用户。 随后,WhatsApp推出2.0升级版,增加了即时聊天功能,用户迅速暴增至25万名。 到了2009年12月,库姆再度更新iPhone版WhatsApp,这次用户可以传送照片。尽管下载更新版需收费1美元,但用户数仍迅速暴增。至2011年初,WhatsApp成功挤进全美App Store前20大应用程式排行榜。 他曾对员工表示,WhatsApp不需通过媒体宣传,因为行销和媒体报道只会引起不必要的干扰,让他无法专注于产品的开发。不过,他相信只要专心把事情做好,就会获得好的结果。 成功后的WhatsApp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注意,但库姆和阿克顿却拒这些人于千里之外。当时只有红衫资本(Sequoia Capital)的吉姆‧哥兹(Jim Goetz)始终契而不舍,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终于让两位创办人点头,接受红衫资本投资800万美元(2640万令吉)。 2013年2月,WhatsApp的用户量已达至2亿人,员工也增加到50人,库姆和阿克顿认为有必要筹募更多资金,红衫资本决定再投资5000万美元(1.65亿令吉)。 没想到的是,今年2月社交网络巨头面子书(Facebook)宣布,以高达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hatsApp,霎时引起坊间一阵骚动,并成为互联网热门话题。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此交易共花费40亿美元现金和大约价值120亿美元的面子书股票;更甚的是面子书也提供给WhatsApp创始人和员工另外的30亿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可在交易完成四年后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