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Info coming soon..
Related Articles
香港(Hongkong)第二大富豪 “四叔”李兆基博士(Dr. Lee Shau Kee) “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
Post Views: 50,500 引言 人称“四叔”的李兆基博士(Dr. Lee Shau Kee)是香港(Hongkong)第二大富豪,排名仅次于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有“亚洲股神”之称。他创立的恆基兆业(Henderson Group),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Cheung Kong Holdings)、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 Properties),以及郑裕彤(Cheng Yu-tung)的新世界地产(New World Development),并称香港四大房地产企业。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他的成长史和成功之道。 恆基兆业发展(Henderson Investment)于2015年中旬宣布,现年88岁高龄的李兆基博士(Dr. Lee Shau Kee)从2015年7月1日开始离任公司主席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但保留公司执行董事一职,公司主席由李兆基的次子、现年43岁的李家诚(Martin Lee Ka-shing)接任。 恆基兆业发展发表的文告显示,李兆基将退任该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提名委员会之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之职务,但留任执行董事。李家诚将调任为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根据《福布斯》(Forbes)最新的资料显示,李兆基在截至2015年12月30日止的财富净值达239亿美元,在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27位,而在香港50大富豪排行榜上则排名第2。 李兆基是在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Daliang,Shunde,Guangdong)。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他出生时,父亲李介甫已拥有天宝荣金铺以及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 刚一懂事,李兆基就被送进私塾接受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对念古书产生浓厚兴趣。在10岁时,父亲还礼聘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做了李兆基的新老师。梁惠民发现李兆基勤于思考,于是常结合课程提出一些问题,启迪他的思维。 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头学习做生意。母亲本来有点担心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应付那些年长的伙计,但李兆基没过多久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且聪明机智,拥有极好的心算能力。 在金铺行业,有一句“打金偷金、打银偷银”的俗语。李兆基进入店铺后,发现自家的金铺也存在这个问题。他想把这个讯息告诉父亲,让父亲采取措施,但铸金匠又是奇缺的人才,得罪不起,因此而担心铸金匠离开后影响金铺的生意。进退两难中,他决定自己学习铸金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到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且很快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其鉴别黄金的眼光和炼制黄金的技术都令人称赞不已。他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当老板,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 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得到充分磨练的李兆基,带着1000元只身去到香港。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 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当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以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基石。 与8名知已创业 李兆基成立永业公司 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Fung King Hey)、郭德胜(Kwok Tak Seng)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公司开办之后,他们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方式,面向广大中下层市民,一改过去地产业经营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 1963年,三人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72年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 Properties)股票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也于此时分手了;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恆基兆业有限公司。1981年,他成功将恆基兆业推上市,集资10亿港元。之后恆基兆业的地产业务(恒基兆业地产(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被分拆上市。1988年,恆基兆业地产收购永泰建业,改名为恆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 恆基兆业地产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香港(Hongkong)及中国(China)物业发展以及投资、酒店经营、项目及物业管理、建筑以及提供财务借贷。该公司还包括一家上市附属公司–恆基兆业发展及三家上市联营公司。恆基兆业发展主要业务为香港的百货及中国内地基建业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恒基兆业进入黄金时代。1997年,李兆基更作了一个历史性的大突破,让该公司成为首只在日本(Japan)上市的香港股票。致力地产业务的同时,李兆基还致力多元化经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收购了中华煤气(The Hong Kong and China Gas Company)、香港小轮(Hong […]
南非(South Africa)股王Naspers领导人 科斯·贝克(Koos Bekker) 靠运气、眼光以及胆识押注腾讯(Tencent)赚翻
Post Views: 43,949 南非(South Africa)富豪之一–Naspers创办人科斯·贝克(Koos Bekker)可谓独具慧眼,在互联网泡沫爆破时期,投资者对于任何科网相关资产大都避之则吉的时刻,他却毅然购入腾讯(Tencent)近半股权。如今,这批股权为Naspers带来了庞大的收入,进而使他的财富暴升。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位南非传媒巨擘的成长故事。 南非(South Africa)传媒巨擘–Naspers不用通过挖掘黄金钻石,反而靠做传媒起家,就能坐稳南非最大上市公司之位,而其中的最大功臣就是幕后的操盘手–南非“股王”,科斯·贝克(Koos Bekker)。 Naspers在2014年11月25日发布最新财报时表示,受中国(China)互联网业务和其他电子商务业务强劲收入的激励,该公司最新盈利增长22%。 位于南非开普敦(Cape Town)的Naspers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 该公司持有腾讯超过三分之一的股票,而这使本身的收入增长了46%至224亿兰特(rand)。随着Naspers对新兴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展开收购,该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也强劲增长,达到120亿兰特,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43%。 于在2000年时,科斯贝克通过Naspers以3200万美元入股腾讯(其中一部分股权是从亚洲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的儿子李泽楷(Richard Li)手中买下),换来46%左右的股份。后来历经了后者上市,股权增发,使前者的股份降到34%左右。当中,Naspers在股权价值即达5170亿港元,15年来,一股未卖,投资翻了逾2000倍。 据福布斯(Forbes)的最新资料显示,科斯贝克在截至2015年4月13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27亿美元,在全球亿 万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810位,而在非洲(Africa)和南非富豪排行榜中则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4位。 科斯贝克领导的Naspers则是一家跨国媒体公司,主营业务为出版运营,即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前者包括付费电视、互联网和远程通讯订阅平台和相关技术供应商,后者包括出版、发行和杂志、报纸、图书的印刷。 在1994年,Naspers即上市南非约翰尼斯堡证券交易所(Johannesburg Stock Exchange),随后又上市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 以该公司的股本4亿1920万股计算,该公司截至2015年4月10日为止的市值为80兆4684亿兰特,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场外交易市场(OTC)进行交易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价格则达到163.70美元,以凭证总额4亿股计算,这批凭证的市值达约655亿美元。 科斯贝克自求学时代开始 便钻研收费电视商业模式 科斯贝克是在1952年12月14日出生于南非德兰士瓦省的波切夫斯特鲁姆(Potchefstroom,Transvaal)。在海登堡学校(Hoër Volkskool Heidelberg)求学并在斯坦陵布什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和金山大学(Wits University)完成法律与文学课程后,他转修商业管理系,并在1984年考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求学时期已醉心于钻研收费电视商业模式的科斯贝克回到南非后,即创办了该国首个付费电视公司–M-Net,这家公司随后将本身的业务拓展至48个国家。他随后于1990年,与其他伙伴创办了流动通讯公司–MTN,并将这家公司上市约翰尼斯堡证券交易所。 MTN随着科斯贝克于1997年成为Naspers的首席执行员后进行除牌下市并与后者完成了整合。 在科斯贝克的领导下,Naspers的市值从原本的6亿美元剧增至25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身的任期下,他并未收取任何薪金、花红和好处。该公司仅通过当时的股权期权的选择权支付他的酬劳。他在这段时间内执行了这些期权,但仅售出少许股票。 科斯贝克领导后 Naspers表现脱胎换骨 科斯贝克与Naspers之间的渊源,得从后者的背景说起。 Naspers由Nasionale(National)和Pers(Press)两个字合组而成,该公司于1915年创立。其时,南非实现政治统一仅5年,史上着名的“英布战争”,亦不过结束了13年。 Naspers旗下宣扬南非人(主要为荷兰(Holland)、法国(France)等欧洲(Europe)移民的后裔)政见,同时推广南非语的日报《公民报》(The Citizen)于1915年7月创刊,首位总编马兰(D.F.Malan)在1948年南非国民党大选中意外获胜下,成为南非统一后的第4位总理。 此后40年,种族隔离政策登堂入室。作为南非人和南非语的舆论代表,《公民报》在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国民党和种族隔离政策喉舌的角色。 1990年,为结束种族隔离奋斗一生的尼尔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重获自由;自那时起,《公民报》即跟国民党一刀两断分道扬镳。7年后,该报127名记者与编辑向南非黑人大主教德斯蒙‧杜图(Desmond Mpilo Tutu)领导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致歉,为《公民报》数十年来替种族隔离政策背书忏悔。至此,《公民报》和Naspers终于断绝与种族隔离的一切联系。 1997年非但标志着Naspers成功“洗底”,从整体发展着眼,科斯贝克同年接掌掌舵人帅印,才是该公司脱胎换骨、登上“南非股王”宝座的关键。 科斯贝克本人跟种族隔离以至《公民报》并无直接瓜葛,与Naspers结缘,只因由本身创办的M-Net获Naspers青睐,于草创阶段便争取到后者入股。 科斯贝克接下重任后,作了两项对Naspers影响深远的决定: 一、发挥本身在收费电视领域的专长,大规模整合集团于南非的收费电视业务并把版图扩张至整个非洲大陆。今时今日,Naspers虽兼营印刷和电子媒体,但收费电视占总营业额高达六成,印刷与电子主次已分。 二、收费电视对Naspers的贡献固非一般,但科斯贝克如假包换的神来之笔,却体现于腾讯创办仅3年(2001年)便入股这件事上,且一买便是半家腾讯(46.5%)。13年前的腾讯非但名不见经传,且只有即时通讯平台QQ这项单一业务。 Naspers首席投资总监 马克·苏罗尔(Mark […]
都市丽人(Cosmo Lady)创始人 郑耀南(Zheng Yaonan) 一步一脚印建筑自己宏伟的梦想
Post Views: 39,137 都市丽人(Cosmo Lady)创始人郑耀南(Zheng Yaonan)是一个商场上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寒微,曾在超级市场担任薪水低微的保安工作,不过他凭着勤奋的工作态度,以及后天的努力学习,使得后在销售领域创造起庞大的事业。 郑耀南是于1975年出生在福建古田(Gutian,Fujian)。1995年,20岁的他从福建古田老家带了500块钱,跑到深圳(Shenzhen)。中专毕业的他,前往深圳闯荡。 郑耀南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沃尔玛(Walmart)中国总部做保安,负责看管大门。虽然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块,郑耀南却很用心,他会留心地记住每一个进出的人的名字,见面时能直接叫出来。由于他的认真,几个月后,他从大门保安调到卖场做保安。 这一调整,改变了郑耀南的人生路。在卖场做保安的时候,他并非只是看看小偷什么的,他利用上班时间,用心观察消费者买东西的习惯,观察销售员是怎样把东西推销出去的,研究超市是怎么管理商品的。 有一次,郑耀南知道一瓶小小的化妆品可以卖到300块的时候,他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他惊呆了。“卖化妆品卖的是梦想。”销售人员的一句话让郑耀南很是震惊,他从此有了做销售的想法。从此,他更加用心观察优秀导购的推销之道。 几个月后,沃尔玛招聘化妆品销售人员,他毫不犹豫去应聘。在沃尔玛2年的历练中,郑耀南对销售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光要口才好,还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大凡成功者的故事里,梦想从不缺席。在郑耀南心中,慢慢孕育着一个宏伟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意! 拥有不断钻研的精神 使得郑耀南事业成功 1998年,郑耀南从沃尔玛辞职,在深圳布吉镇租了一间车库,用2万元人民币开了一间化妆品店,并以妻子吴小丽的名字,取名为“都市丽人”。他的店面只有12平方米,被隔成两间,外间卖货,他和妻子住在里面。两年后,他已经有了8家化妆品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 日子似乎过得不错。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卖内衣的小摊,一件10元人民币的内衣,一小时营业额竟然卖了差不多1000元人民币!他又坐不住了,创办了都市丽人风内衣公司,也就是现在都市丽人的前身。 郑耀南的成功,与他身上这股钻研劲分不开。如今郑耀南每年至少上课40天,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每天晚上写日记。他身上随时带着一个本子,跟别人聊天时发现有用的点子就记下来。见过郑耀南的人都说,他说话非常有水平,谁能够想到他竟然只有中专毕业呢!这都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郑耀南一直相信四个字:天道酬勤。这也是他给创业者的最大经验。 敢涉足内衣行业,郑耀南自然有着过人的判断。 他曾表示:“传统的内衣店只做内衣,但消费者的要求是多元的,到店铺后不仅需要内衣,也需要袜子、内裤、睡衣、保暖家居服等等,甚至为自己心爱的人买男士内衣睡衣,是整体要求。” 因此,郑耀南提出“一站式购物店”,即把贴身衣物的产品整合到一个店,按价格、风格进行区分。只要到了专卖店,内衣、内裤、袜子、保暖背心、塑身美体,甚至为爱人买男士内衣睡衣,都一站购齐。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高低档品牌还在市场混杀时,这一种集成式品类营销模式,让都市丽人很快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随后几年,其开店速度几乎年年翻番。 对于扩张速度,郑耀南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他看来,当别人恐惧时一定要贪婪,当对手收缩战线时,就是自己扩张的最佳时机。 趁着2008年金融危机 郑耀南加快攻城略地 2008年金融危机,当大部分企业都在缩减规模甚至关闭时,郑耀南却加快攻城略地的步伐,此后,在成都(Chengdu)、重庆(Chongqing)、上海(Shanghai)、北京(Beijing)等地做一个成一个!从此,郑耀南给都市丽人的高管立了一条规矩“高管们不能只坐办公室,50%的时间必须在门店”“在一线的时间少了,决策一定会是荒谬的。” 然后,郑耀南改变传统的做法,放弃了代理,开始自己研发、生产、销售,覆盖整个产业链,“中国(China)最传统的代理制,我们发现这一个模式肯定有问题,因为你不能控制零售,你不能控制终端,到底卖给了谁,什么情况都不了解。” 而发展到现在庞大的商业王国,他干脆把利润偏低的制造环节剥离掉,选择轻资产,集中精力于品牌和研发。现在仅在总部保留3%的产能,专门用于制版打样及制造工艺改进试验。 都市丽人集团旗下 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销售、营运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内衣品牌运营集团,致力于成为世界级引领大众内衣时尚的第一品牌。 都市丽人集团旗下拥有“欧迪芬”、 “都市丽人”、 “自在时光”(韩国(South Korea))等知名品牌,其中都市丽人旗下有都市缤纷派、都市俪人、都市丝语、都市丽人的秘密、都市锋尚5大产品线,产品涵盖内衣、家居服、塑身衣、保暖衣、袜子、内衣配饰等不同种类近万种款式。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都市丽人已成为中国贴身衣物的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多年来稳居榜首。集团管理精益求精,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集团担任更多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公民企业”责任,先后在扶贫、助学、救助等方面捐款捐物。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