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派绘画大师 乌切罗(Paolo Uccello) 画作散发奇妙且梦幻般的气氛
艺术空间 Art

超现实派绘画大师 乌切罗(Paolo Uccello) 画作散发奇妙且梦幻般的气氛

Post Views: 51,583 乌切罗(Paolo Uccello)出生于佛罗伦斯,是一位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儿子。他的作品特别强调远近法,不拘泥于创作对象的实际颜色,每每改用自己所喜爱的颜色来作画,也曾惊世骇俗地将原野涂上天空的颜色,或把街道整个染红。他的作品给人一种超乎现实的印象,对于20世纪的超现实绘画产生了影响。为了与读者分享这些高价值的艺术作,《大橙报》将在《艺术空间》介绍这些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的名画。 这幅画散发出奇妙且近乎梦幻般的气氛,而显得动人心弦。乌切罗喜欢用非现实手法来表现象微性的空间,在近景中意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骑士间的战斗情形,同时也展现骑士的形体构造,并以垂直的舞台来表现透视的空间。 乌切罗利用背景上的树篱侧影划分空间,以区别不同的地形界线。无垠的田野、蜿蜓的树篱、专注的猎手和惊恐逃窜的野兽,这些狩猎景象与近景中残酷激烈的战争形成一个有趣的对比。这个绝妙的背景,逼近画面中的各个人物,完全没有给天空留下任何空间。 在这战争中的场面中,人和动物佛在刹那间凝结住,近景的骑士大多人仰马翻,中景的马匹有些正扬起前蹄、有些则翘起后脚,而折断的长矛,错落有致地散落一地,使画面空间增添些许屡次之感。穿着笨重灰甲的骑士闪着棕色的光芒,在红、白、蓝色马匹的相互迎亲下,一个超越是空的战争事件,被描绘得出神入化。 收藏地点: 佛罗伦斯,乌非兹美术馆 Firenze, Uffizi Gallery 《狩猎》为乌切罗晚期之作,在整个暗绿色的背景中,乌切罗使用他擅长的明暗对比,亲拖出骑士、马、狗、及前排的花草。整幅画有着严谨的架构,他借用了近景四棵松树的垂直树干,划分出五个相连的场景空间,其中左右两侧部分较小,中央的三个部分较大。此外,躺在地上的五个枝干,除了具有分隔区域的效果,也与画中人物一同指向空间底部的中心透视点聚焦。 虽然身处于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但乌切罗内心却响往哥德式艺术。对他来说,一幅画不过是一个画面而已,他的主题、内容、意义其实不那么重要,他专研前缩头视法,或许是为了要让人缠身视觉上的错觉,进而形成一种奇幻感,画面上的人和物并非真实世界的情况,相反地可能还是现实的反动。乌切罗创造出另一个世界,就像一个魔术师,一位操控光线的实践者。 收藏地点: 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 Oxford, Ashmolean Museum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荷蘭画家范艾克(Van Eyck) 以精密描写和微妙光影作品闻名
艺术空间 Art

荷蘭画家范艾克(Van Eyck) 以精密描写和微妙光影作品闻名

Post Views: 50,293 范艾克(Van Eyck)出生于荷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认为他和她的哥哥希伯特是油画技法的发明者,虽然这种说法十分存疑,但显然是他创制了一种完善的油彩溶剂,使他的作品得以保存至今而色彩几乎未变。他以写实的精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让作品闻名于世。代表作有《阿尔诺非尼大妇像》等。 为了与读者分享这些高价值的艺术作,《大橙报》将在《艺术空间》介绍这些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的名画。 《羔羊的崇拜》组话是希伯特和扬。范艾克兄弟的共同创作,但是,希伯特却在1426年突然去世,扬。范艾克遵守哥哥的托付,独立将组画完成。组画在1432年被隆重地安置在圣约翰教堂,这座教堂现已更名为圣巴蒙教堂。 《奏乐的天使》是组画内部画面的一部分,组画内部的上层,由左至右分别是:亚当、唱歌的天使们、童贞女、圣父上帝、施洗者圣约翰、奏乐的天使们(本画)、夏娃。下层从左至右依序是:法官团和基督骑士、膜拜神圣羔羊的仪式(组画的核心)、隐士和朝圣者。 《奏乐天使》的画面有著精确和平衡的角度布局,风琴的整体空间里的位置相当重要,观者的视线会随著风琴音管倾斜的线条而移动,加上右方站著的几位天使,尤其是穿著红袍、操控风琴音箱的金发天使,突显出前景弹奏风琴的天使身形。 收藏地点: 比利时,根特,圣巴蒙主教堂 Belgium ,Ghent, The St Bavo Cathedral 包著红头巾的男子 这幅肖像画的主角身份是个谜。由于男子流露出权贵所拥有的沉静睿智表情,所以有人认为这位男子是范艾克的上司或是一位权要,也有人认为他是名富商,甚至还有人因其面貌与范艾克的妻子神似,而认为这名男子是范艾克的岳父,但这些猜测至今都不曾获得证实。 在这幅画作上,相当吸引人目光的大块红色头巾突出了人物脸部的线条,眼部的皱纹和眼线位置的每一个细部,都表现的相当细腻,观者似乎能从主角的眼神看透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头巾皱褶的交会处具有完美的透视结构,配搭光线的运用,令人物相当具有真实感。 范艾克的肖像画,虽然受到意大利传统画风的影响很大,但在基本特微上却截然不同。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时期的肖像会将人物予以美化,而范艾克所创的发兰德斯派则实事求是,即使画面不上心悦目或比例失调,也要真实呈现人物的来源面貌。 收藏地点:伦敦,国立肖像书廊 London, The National Gallery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 作品:金门 让人拥抱神圣之感及肃穆之美
艺术空间 Art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 作品:金门 让人拥抱神圣之感及肃穆之美

Post Views: 51,688 欧洲的绘画史,美得就像一首诗:像一首千人共同携手演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交音乐、从大家所熟悉的中世纪绘画大师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甚至更早之前到现在,许许多多的大师们共同创造了千之百态的艺术风格与流派,让我们既惊叹又崇拜不已。 达文西推崇乔托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乔托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和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的画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山祖师。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斯近郊、同时也是建筑师。佛罗伦斯的圣玛利亚大教堂(Santa Maria Novella) 就是由他负责营建的。 为了与读者分享这些高价值的艺术作,《大橙报》将在《艺术空间》介绍这些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的名画。 年老无子嗣的若亚敬离家隐居、苦修一求子,上帝派遗天使长加百列,告诉每天在家里祈祷上帝赐子的圣安妮,她与久未见面的丈夫将在耶路撒冷的金门相会,两人相会后的拥吻将会为他们带来子嗣。据说在金门相会后,年事已高却长期未孕的圣安妮就怀了玛利亚。这幅壁画将信徒对宗教的诚恳,以及上帝对教徒的温情表露无遗。 在这幅画里,乔托只用一座城门来支撑全局,路旁信徒的注目构成整个画面的柜架,圣安妮与若亚敬两人头上交叠的光环,说明他们是画中的主要角色。只画了一半的牧羊人,则是表现出在画面以外,还有另一半的空间正延续着的技法。画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像真人一样,他们颈部肌肤的皱褶,以及身上自然垂着的长袍,都是现实生活人物的写照,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神圣之感及肃穆之美。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香港苏富比(Sothebys)今年10月7日 举办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
艺术空间 Art

香港苏富比(Sothebys)今年10月7日 举办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

Post Views: 48,945 今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Sothebys)拍卖行将举办让众人期待已久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成功举行,蓝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总成交额达2.11亿港元(2720万美元),为香港苏富比历来总成交额第二高之常设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 随着全球艺术拍卖界对中国市场持续地重视,观察家们渴望看到经济动荡是否击退了收躲家的热情,以及这些买家购买的根本动机(对冲通货膨胀、累积另类资产、多元化手中货币、以及提升鉴赏力)是否仍然保持不变。 然而,类似于最近其它的一些拍卖会,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拍卖的成功将取决于供给而非需求。正如佳士得(Christie’s)拍卖行亚洲总裁Franois Curiel今夏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相较于欧美市场,2012年上半年的亚洲艺术市场表现平平,而这并没有说明中国收躲家停止购买艺术品。相反的,他们只是在异国他乡寻找高质量的艺术品和古董。” 对于苏富比而言,10月7日的拍卖会将拍卖出一批让中国和全球收躲家如获珍宝的蓝筹艺术家的历史佳作,其中包括张晓刚的《天安门1号》、曾梵志的《火》以及杨少斌的《红色2号》。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美国涂鸦艺术家受看中 巴斯奎亚特(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拍出天价
艺术空间 Art

美国涂鸦艺术家受看中 巴斯奎亚特(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拍出天价

Post Views: 53,444 由美国涂鸦艺术家–尚米歇尔·巴斯奎亚特(Jean-Michel Basquiat)于1982年所完成的未具名作品获得以2千900万美元(约9千200万令吉)的价格,在佳士得(Christie)拍卖行成交。 这项预料能够为佳士得拍卖行进账2千300万美元至3千万美元之间(约7千300万令吉至9千500万令吉之间)的作品,是由一位未具名的电话竞标者所标得。 这项上述成交价格被视为“天价”,因为这作品于2002年从Phillips de Pury & Luxembourg(现称为Phillips拍卖行)手中购入时,收购价仅160万美元(逾500万令吉),但是,与同样出自于巴斯奎亚特,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于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成功售出的作品–瘾君子(Dustheads)之记录成交价格4千880万美元(近1亿5千500万令吉)相比之下可谓天渊之别。巧合的是,两幅画同样是1982年之作。 巴斯奎亚特的作品是伦敦长达一周的“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之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之一。佳士得的拍卖专场在这段时间之内应接不暇,被交易商以及收藏家挤得水泄不通。 佳士得“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环球主席布列特格维(Brett Gorvy)说:“在历经纽约和巴塞尔(两场拍卖会)后,要让客户继续专注可谓是一项挑战。” 尽管当天的成交价与5月所达致的成交记录4亿9千500万美元(约15亿7千万令吉)相比之下可谓相去甚远,格维对亚洲的拍卖活动较纽约方面更为活跃的情况感到意外。他说:“这可算是很显著的改变。更多的亚洲人和欧洲人参与竞标,而纽约方面则看到更多的俄罗斯人参与拍卖活动。” 更多亚洲人参与拍卖 在当天拍卖的64项作品之中,有13项无法成交。当天的成交价格共达1亿零840万美元(约3亿4千380万令吉),达致介于8千640万美元与1亿1千200万美元之间(约2亿7千400万令吉与3亿5千520万令吉之间)的预测。 苏格兰油画家彼得杜艾的作品在伦敦的拍卖会上可谓是星光闪闪。当天,居住在波多黎各的精神科医生兼杜艾作品的最大收藏家西撒莱耶斯,拍卖后者于1994年所绘的作品“Jetty”。这项作品料可进账610万美元与900万美元之间(1亿9千350万令吉与2亿8千550万令吉之间),共有4位人士参与竞标,而最终被一名电话竞标者以1千130万美元(约3千580万令吉)的价格成功标得。 毕加索“缪斯女神”作品之一 获亚洲买家以4480万美元买下 进入2013年之后,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片火热,据英国Artlyst网统计,今年2月伦敦艺术品市场拍卖已经拍出超过5亿元的拍品,印象派和现代派艺术作品成为重头戏。 有消息认为,印象派作品继续大热,将是今年的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一大趋势。 领跑整个伦敦2月拍卖的是巴勃罗.毕加索的一幅庄严的女性肖像“黄金缪斯”。这张绘于1932年的画作是毕加索的情妇,也是他艺术创作上重要的“缪斯女神”之一——玛丽.特雷斯.沃尔特的半身肖像画,由一位亚洲买家以4千480万美元(1亿3千888万令吉)购得。 在苏富比的拍卖中,借由埃贡.席勒创作于1914至1915年间的《恋人(与威莉的自画像)》,体现艺术家和模特的关系画作再次成为买家视野中的一个亮点。 与这幅画作同时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还有席勒的另外两张纸本杰作,这三幅杰作创作于席勒最巅峰时期(1914-1918年),它们均来自全球拥有最丰富的埃贡.席勒作品收藏的利奥波德博物馆,展现了席勒非凡构图技巧,并彰显其独到画风和出色笔法。 新一轮春拍中,最受期待的单品都是由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所创作,如阿米德奥莫迪里阿尼、巴勃罗.毕加索、瓦西里·康定斯基、亨利.马蒂斯、莫里斯.德.曼克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作品。 这预示着,经典印象派和大胆而色彩绚丽的德国印象派和现代派作品将成为未来拍卖的最大亮点。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名字,将成为世界买家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重现Van Gogh梵高“本色”
艺术空间 Art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重现Van Gogh梵高“本色”

Post Views: 53,437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进行修缮工作,主要是为了符合2010年收紧了的消防条例,改善空调系统,并重新粉刷墙壁和铺设新地板,然而,在外貌上,梵高博物馆的改变则不大。 梵高博物馆重开后的首个展览“Van Gogh at Work”,将是令人非常期待的,因为这次展览展出200幅梵高以及与他同期的艺术家作品。除了有梵高博物馆自己的馆藏,还外借了多幅珍贵作品一同展览,参观者可以同时看到博物馆藏有的《向日葵》,与从伦敦National Gallery借来另一版本的《向日葵》;9月起将展出两个版本的《睡房》,分别为自家馆藏,以及由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借出版本。 “Van Gogh at Work”展览是由今年5月1日开始展出直到明年1月12日,这次展览不仅仅是梵高名画的“大曝光”,共计145幅画作与速写即将亮相展览,与此同时,也是这博物馆经过8年研究的成果,展示梵高成为世上最为人崇敬画家的历程。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内的梵高博物馆是建于1973年,它的原设计是由已故建筑师里尔维德所规划,主要收藏荷兰画家凡高及其同时代者的作品。 该馆藏有的梵高作品是世界上最多的,收藏有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约为全部作品的4分之1,素描几百件(也有说上千件),还有梵高的几乎全部书信而备受瞩目,其中最知名的应属“群鸽”与“向日葵”。 值得一提的是,在“Van Gogh at Work”展览不仅展出梵高的画作,还将展出其生前所使用的笔刷和其他作画工具。在梵高生前的最后几个月,内科医生Paul-Ferdinand Gachet一直为他治疗,直到1890年梵高自杀身亡。之后,他便将梵高生前的画具保存至今。 大家都以为梵高是个无师自通的天才画家,但是研究显示他在37岁逝世前的10年开始,便极之努力钻研画艺。展览便展出他彷照一幅日本板画的临摹作品,虽非常似原着,却是以梵高标志的粗犷笔触完成。 最重要的发现是,研究人员比以前更了解梵高使用的颜料和色彩,原来梵高在绘画他于Arles的睡房墙壁时,用的是紫色,但颜料里的红色色素不稳定,可能早在梵高有生之年便已褪色,梵高的睡房便变成大家一直所认知的浅蓝色;博物馆还将“还原”成紫色的《睡房》,跟两幅真迹一起展出。以用色鲜明见称的梵高,原来比人们想像的更大胆。 总的来说,“Van Gogh at Work”展览目前在正在梵高博物馆上演,因此,有意更了解梵高这位天才画家的人士,不妨到阿姆斯特丹走一走,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