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 CNY Special

迎马年送蛇年 《大橙报》恭贺工商界“马年行大运”

Post Views: 49,041 一年容易又春天,一转眼的时间,全世界华人就要迎接马年的到来。比起蛇年,马年祝贺语更简单直接,一般用得最多的是“马年行大运”、“马到功成”、“龙马精神”、“一马当先”等。除了这些传统的祝贺语之外,创意无限的中国网友,也想出更多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新词,例如“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订单”以及“马上有对象”。这些祝贺语虽然有些反传统,但是却不失当中的好意头,所以,目前这些祝贺语已经成为现实的实体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中当红的热门祝贺语。因此,《大橙报》也趁着马年即将到来的喜气洋洋日子,恭贺工商界“新年如意,马年行大运!”

新春特辑 CNY Special

农历新年 华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Post Views: 56,266 华人农历新年,又叫“春节”,意为迎接新一年春天的节日。这一节日,也是华人社群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合家团圆的节日。华人新年也是华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此,华人新年的习俗繁多,类别多种多样。同时,由于华人居自五湖四海,遍布天下,所以受环境、文化的影响,传统习俗会皆因当地的地域色彩而进行演变,形成了一种地域特有的习俗。 (1)华人新年“吃”的习俗: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2)华人新年“准备”的习俗: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3)华人新年“过年”的习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是华人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10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新年期间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傩舞跳钟馗、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欲知更多威克曼钟表公司的详情,可浏览其官方网站:www.wakmann.ch

新春特辑 CNY Special

2013年葵巳蛇年 十二生肖流年运程

Post Views: 53,811 何宜娟硕士个人简介毕业于坤成女中的何宜娟硕士(Jane Hor)来自风水世家,是马来西亚已故的著名命理大师“江中月”(何延生)师父的千金。何宜娟硕士是马来西亚一位不可多得的风水相理顾问,她在大马各大媒体报章所撰写的文章大受读者欢迎之外,与电台合作节目而被昵称“娟姐”的她更是深入民心。 何宜娟硕士是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学士,并以“评论现代风水与室内设计之关系”的论文取得英国诺丁汉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何宜娟硕士热衷于专研风水学,掌相学及八字,并且对这方面的知识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现在是“玄机轩风水测划相理评论结婚择日暨中文名鉴定顾问中心”的风水相理顾问,其著作有“风水达人之居家风水”、“风水达人之职场风水DIY”、“寅虎运来”、“兔气扬眉”、“龙飞凤舞”和“蛇来运转”。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2013风水运势资讯,欢迎浏览www.janehor.com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新春特辑 CNY Special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风俗习惯 你知道多少?

Post Views: 70,901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一些古老的风俗更是数不胜数。关于农历新年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恐怕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也很遥远了,我们的上一辈或是年龄稍长的长辈们还是记忆犹新的,提及这些过年的讲究,他们还是津津乐道、夸夸其谈的。那么,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有着哪些你并不太熟悉的讲究呢?被我们遗忘和延传的又有多少呢?就让《大橙报》告诉你吧! 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正月初三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故家中有长辈的对这日会很在意,自己足不出户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留在家中免遇上口舌之争的凶煞。 正月初四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的民间俗语;“送神早接神迟”。同时这日可拜谢“灶君”,听说民间风俗对“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今年胜旧年。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还有一说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民间风俗是“人日”,意为“人人生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万物发芽也在这一天。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人们的习俗有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另外还有吃面祈寿、让小孩子晒出汗、用彩缕金帛剪刻人物贴在屏风上等风俗,不同地域风俗习惯也略有不同。 正月初八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习俗。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同时,在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据说,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就会瞎。 正月初九在道教传说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也有传说在唐朝时期,,黄巢的军队曾在新年间从北方到南方(也有人说是宋朝杨宗保,又有人说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总之就是传说),北方军队在遇到服饰与语言不同的福建居民时,由于听到这些居民自称是“狼”(闽南音“人”的读音),而大开杀戒。面对北方强兵的福建居民,只好纷纷逃到甘蔗园内躲避。一直到北兵弄清楚是怎回事,停止了杀戮。南方的福建人才走出蔗园。据说,侥幸仅存的福建人便把走出蔗园的日子,即正月初九日,用来补过新年,形成了后来正月初九才是福建人新年的的风俗。福建人习惯会在坛前拜祭两枝甘蔗,除了纪念当年从甘蔗林躲命之外,也祈求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健康长寿之意。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 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另还有一风俗,贺老鼠嫁女,也称“老鼠娶亲”。 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还有一些地方初十这一天忌针,说是在这一天如果动了针线活要心疼,因为十指连心。 正月十一开春旺地好收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天农家人会到田地里耕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正月十二祖宗堂前点新灯。在旧时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承家中香火,每当同姓村落里如果没有宗堂,那么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到来点新灯加添族簿,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点的灯在祖宗堂前张灯结彩,以示香火旺。 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这两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的时间。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作“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在这一天大马的某些地区,尤其是槟城会有“抛柑”的节目,源自闽南的民间顺口溜–“掷柑嫁好尪”,意即抛柑可以嫁到好夫婿的意思。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