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s: 54,441 2006年,金沙集团开始大肆的在澳 门、新加坡与美国同时启动了耗资数百亿美元的巨型项目,其中以澳门的金光大道最为出名,埃德森要把它打造成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大道。对于在澳门的扩张,埃德森说:“这是我一生中参与的最佳赌博,它毫无风险。”言犹在耳,2007年的金融风暴却成了对他对大的讽刺。 2007年,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初见端倪。然而,埃德森低估了此次风暴的破坏力,在对手们纷纷停止扩张计划时,他不以为然:“对于做类似的决定,在一生中,我已不下50次证明过自己,只有改变现状才能取得成功。”遗憾的是,这一次,他真的错了。 疯狂之举成了最大转机 其实,在此次金融风暴之前,埃德森的牌运一直很好。他建设的威尼斯人酒店几乎征服了所有来过拉斯维加斯的人。2004年进军澳门后,他的个人财富又在3年里翻了14倍。曾有媒体为他算过一笔账:在2005、2006这两年里,他的身家大约每小时增加100万美元。埃德森甚至扬言,要在2012年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 2009年3月10日,金沙股价已经从2007年底的139美元跌至1.42美元。在这段时间,拥有金沙集团70%股份的埃德森几乎每天损失1亿美元。当人们都以为他从此就会在博彩业上消失的时候,他重新的再站了起来,挖出口袋里的10亿美元借给金沙集团,并重组金沙集团内政及建立新的管理层,开始了他的翻身之路。 随着市场慢慢的回复,当初被人们所耻笑的几个巨型项目,变成了埃德森最大的武器。澳门的威尼斯人度假村和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娱乐城给了他最大的收复。在这几年里,他几乎已把这些钱都赚回来了——金沙股价上涨速度之快,让埃德森的资产净值已反弹至249亿美元,再度使他跻身美国10位最富有的人士之列。他本来似乎曾注定会成为体现过渡杠杆导致自作自受的陷阱的反面教材,但现年79岁的他却已成功完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最伟大的转机。 被生活所训练的胆识 曾经有人评价埃德森是一名“被残酷生活训练成的无所畏惧的职业赌徒”。这句话的含义有两个:首先艾德森出身底层,很小就要为生计奔忙。12岁,他就创立了一家小企业。在1989年买下拉斯维加斯金沙赌场酒店之前,艾德森总共创办过50多家公司。 像很多富豪一样,埃德森致富的经历也是从一贫如洗到家财万贯的美国式传奇。埃德森的父亲是来自立陶宛的移民,在波士顿开的士谋生,而母亲则在家中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以贴补家用。埃德森一家周围住的大多是爱尔兰的移民。小埃德森家境贫穷,父辈来自东欧,又是犹太人,受歧视在所难免,更糟糕的是,附近的孩子有时候会对他拳脚相加,让小埃德森苦不堪言。 艰苦的环境能让人一蹶不振,也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燃烧起成功的热望。埃德森从小就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冲动。12岁那年,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冒险。他从叔叔那里借来200美元,做起了卖报纸的生意。埃德森的生意规模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壮大。20岁的时候,他开始向汽车旅馆的房客推销洗发水和剃须膏等生活用品,那时候,旅馆还不免费提供这些东西。埃德森对商场的看法就是在于世界多变因而商机无限。他深知成功的秘诀没有神奇之处,只在于突破习俗的惯性,把握机遇,及时出手。埃德森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比大多数商人精明,但让我奇怪的是,很多明明摆在那里的机会却偏偏没有人看到。”埃德森当过抵押贷款经纪人、投资顾问和金融咨询师,他创建和经手的公司加起来至少有50家。 做生意就是要赚钱 40岁的时候,埃德森已经坐拥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似乎没有什么能妨碍他在商场上大展身手,因为机会对他来说从来不像灵感那样难以捉摸,机会随时出现在他的身边。这一次,他选择了一个前景惊人的新兴产业——IT业。就在PC概念刚刚出现不久的时候,埃德森就慧眼识珠,发现了PC蕴藏的巨大潜力。只不过,他没有选择和比尔·盖茨或斯蒂芬·乔布斯等人一争高下,而是明智地决定为他们提供服务。1979年12月,他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脑业展览Comdex,吸引了157家企业参展,其中就包括“苹果”。 Comdex为埃德森带来的不仅是滚滚而来的财源,还有“贪婪”的名声。他把展场以每平方英尺15美分的价格租下来,转手卖给展商时,价格已是每平方英尺40美元。他把每一个可以利用的角落都塞满广告。面对指责,他不屑地反问:“要不我怎么赚钱?” 1995年,埃德森把Comdex以8.62亿美元的高价卖给日本的软银,昔日衣不蔽体的穷小子,此时已是亿万富豪俱乐部的座上客。 新鲜感是成功的关键 更多的财富激起的是更大的野心,埃德森把目光瞄准了赌城拉斯维加斯。他花1.28亿美元购买了金沙赌场,两年后又将其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投资15亿美元打造的“威尼斯人”赌场度假村和120万平方英尺的金沙会展中心。就建筑艺术而言,“威尼斯人”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与妻子的一次威尼斯之旅让埃德森萌生了灵感,他神奇地在干旱的内陆城市拉斯维加斯创建了一个城中之城,一个沙漠中的水乡,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异国情调的胜地。走进“威尼斯人”,仿佛置身威尼斯的蓝天白云下,耳边是悠扬的渔歌,眼前是蜿蜒的水流和摇橹的小船。“威尼斯人”既是酒店,也是赌场,除了建筑的布局别具匠心之外,埃德森还为房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特色服务,赌徒、游客和商旅人士都喜欢流连于此。自从开办以来,这座改写拉斯维加斯建筑史的杰作收获了无数荣誉,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酒店之一。埃德森把原本充满铜臭和欲望的“罪恶之城”变成了一个流光溢彩而又欣欣向荣的梦幻乐园。迄今为止,他的“金沙会展中心”仍是美国唯一一家私人拥有并经营的会展中心。2004年12月,埃德森的“拉斯维加斯金沙公司”正式上市。 不过,埃德森对拉斯维加斯的增长空间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次在谈话中他说:“今天很多拉斯维加斯人在做白日梦,他们以为只要在这里盖一座建筑,不管盖的是什么,都会顾客盈门。”埃德森深知,任何市场都是有限的,这让他放眼海外,在其他地方寻找突破口,与拉斯维加斯和蒙地卡罗并列为世界三大赌区的澳门成了他的首选。 当时,为了振兴经济,澳门政府出了一系列政策,境外赌业巨头第一次获得澳门政府颁发的执照,得以染指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2004年5月,澳门金沙赌场开张,热闹程度只能用“盛况空前”来形容,3.5万人把这座中国境内第一家拉斯维加斯风格的赌场挤得水泄不通。金沙开幕后的10个小时内,营业额就突破了1000万澳元。在2004年到过澳门的1600万人中,有40%去了金沙赌场。埃德森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收回了2.65亿美元的全部投资。 澳门金沙赌场的成功延伸了涵括著名的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在内的金光大道的概念及建成,也让埃德森看到了亚洲的市场,于是乎再有了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娱乐城。虽然这一些计划都曾经带给了埃德森无数的烦恼,但也是这一些计划帮埃德森带回了风光的日子。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封面人物
中国地产大亨 许家印 XU JIAYIN 努力的追求成长
Post Views: 54,131 许家印说,他“个人经历很简单,但过程很艰难”。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中国河南。这是一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当地人常常以外出讨饭为生。幼年的许家印,母亲早逝,家境十分贫寒,依靠父亲节衣缩食供他念书,常常面临辍学的窘境。印象中最刻骨铭心的是自己经常带馒头到学校上课,可不到三天馒头便发霉。 生活的艰辛没有使许家印放弃求学的信念,反而坚定了他“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在亲友的扶助下,许家印发奋读书,在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年轻的许家印就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学习四年钢铁专业,然后被分配到中国河南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10年。 “舞钢是大型国企,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许家印被安排在热处理车间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许家印是工作狂人,在做车间主任的7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就算是除夕夜也一样。 这种工作习气许家印在后来也带到了恒大。广州的地产圈都知道,恒大永远有开不完的会,碰到年末,集团会议经常从白天开到深夜,再从深夜开到天亮。 第一次当总经理 许家印在舞钢十年,当了七年的车间主任。虽然工作勤勤恳恳,却一直未有提升。1992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要南下深圳去找工作。只是,没料到的是,23天过去,投出去的简历都像是跌入了大海,丝毫没有回音。后来经别人提醒才知道原来是简历做的太厚了,50页,根本不会有人去看。于是许家印就把简历改短,从50页改到了10页还是没用,再改,三、四次易稿后,只剩了2页,这时效果也立竿见影——有了5个候选单位。 精挑细选之后,许家印选择了一家刚成立不过一年、只有几个连锁店的规模的小企业,许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是觉得这个企业有前景,最主要的是它有一个好老板。 他的新职业是业务员。曾做过车间主任、管理300多号人的他开始一切重新来过。那时许家印就连见到公司里20岁的小女生,都会喊“师傅”。三个月后,许家印做成第一个单子,为公司带来10万元的业务额,这让老板对他另眼相看,他也从此不用再东奔西跑,当上了办公室的负责人。 1993年,这个企业又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要和舞钢合作,许家印于是很自然地兼任了这个新公司的总经理,不过这个“地位”只是个虚职,公司注册完以后老板再没投进去一分钱,无奈之下,许家印只能东挪西凑借了1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不过折腾了整一年,也还是没有任何成绩的出现。 次年,老板本来想要派许家印去长春的分公司当负责人,但许家印却选择了去广州——这个当时还是公司市场空白的地方打天下。就这样,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一个会计,还有两个员工,总共5个人,从深圳来到广州,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 反其道迎来成功 就像众多刚来广州打拼的异乡人一样,许家印在广州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价廉物美的城中村。城中村里的这间不见阳光的房子,白天是办公室,晚上就是5人的住处。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办公环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这家位于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 不过,幸运之神似乎对许家印总能眷顾,每每在他陷入低潮之时,总会有奇迹助他度过难关,后来的恒大上市波折、资金困难之时,也屡次出现。 当时,许家印的5人团队,通过相关渠道收购了一家公司,取得了一个名为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这个对许家印乃至恒大开发、营销风格影响深远的项目,可谓许家印创业路上的第一次飞跃。 当时广州楼市盛行的是大户型之风,一栋楼都是三房,只有拐角的地方才会做小面积。许家印却反其道而行之,1995年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全做小户型,效果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热销,在广州楼市轰动一时。 不过,当1997年5月珠岛花园二期销售了一半的时候,许家印选择了离开。临走时,许家印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出他的能力水平与贡献。许家印离开深圳老板的时候,项目通过审计,价值2亿多人民币,也就是说许家印花了2年半的时间,从零开始,为公司创造了2亿的流动基金,而在当时,许家印的工资只是每月3000多元人民币。 许家印的个性和价值观,在他人生第一次跳槽中已经略有体现:“我这个人好强,该我做的事我会做好,没做好是一回事,但做好了就要有体现。舞钢十年当了七年车间主任,总是不提拔,我肯定要走。”许家印说,他的出走与现在70后、80后的频繁跳槽不同,“他们跳得太多,已经没有了意义”。 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许家印认为“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发展的时间持续更长”,所以他把恒大的第一个项目锁定在海珠区广州工业大道的原广州农药厂地块上。 在当时这里还是工厂林立、污染严重、市政配套都滞后的远郊区。不过,即便这个地块,首期也需500万人民币的地价款,恒大最多只能从银行贷到300万,而且一穷二白的恒大还未必拿得到。 为了获得这个项目,许家印又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商务谈判技能,既描绘了个恒大的宏伟蓝图,也详细描述怎么付款方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300万终于到手,于是许家印立即开发,并复制珠岛花园的模式——小户型,薄利多销,快速回笼资金。 1996年6月8日,金碧花园破土动工,8月8日正式公开发售,开盘价定为2800元人民币/平方米,这个价位对于属于广州老城区的海珠楼盘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当天上午首期的323套住宅就全部卖完,一共回款8000多万元。第二期开发的时候,有了流动基金的恒大开始注重环境和配套,环境好了,售价自然也就高了,于是第二期的售价涨到了3500元/平方米。 作为新公司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创造了广州乃至中国地产史上一个奇迹: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 1998年6月23日,在广州市首次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上,恒大集团以1.3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一举投得位于原农药厂周边的5.3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在此之前还进行过几次征地。至此,5次扩地,实现了金碧花园占地52万平方米的发展目标。 金碧花园首期销售额8000多万,一下子就彻底解决了恒大现金流的问题。金碧花园的成功是恒大发展关键的一步。 多年后,许家印话当年,说金碧花园的实践让他明白:无论何时,企业运作最重要的问题都是流动基金,尤其是刚起步阶段。或许这个信念,是许家印在恒大此后的几次资金危机中得以脱身的根基。 意识的转变 接下来恒大的运转就自然而然转入了高速奔跑阶段。当时广州有1600多家房地产公司。而恒大成立的时候,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在1990年代初成立,比恒大要早5、6年。恒大采取的是在广州快马圈地的策略。到了1999年,仅仅用3年时间,恒大就进入了30强的第7位,到了2004年,恒大进入中国百强房企前10,并于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时间蝉联前十强。 了解恒大的人都知道,2004年对恒大而言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恒大是以规模取胜,之后度过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创阶段后,恒大开始走“规模+品牌”路线。 2004年后,恒大逐渐开始从产品上进行改革:金碧花园四期设计完后,他把全体员工拉到现场开会,许家印高呼“从今以后,公司都要宣传打造精品,创立品牌的口碑。 许家印首先动刀的是样板房,装修标准从最初金碧花园的每平方米400元一直提高到今天的2000元、3000元。 许家印将这一种动作称之为“意识的转变”,不管是中端还是高端产品,只要楼盘素质好,投入产出比就会高。于是再后来就有了如今媒体圈熟知的恒大精品战略:恒大在全国中高端产品有恒大城、恒大绿洲,高端产品有恒大华府,旅游地产则有恒大金碧天下。 一切在坚守中过去。恒大迅速调整开发建设计划,在2008年还不能完全开盘,速度还得稍微控制;财务管理上,基金还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通过许家印的私交,他成功募集到5亿多美金,这笔钱虽不富裕,但也够用了。到了2008年10月1日,恒大在全中国范围内的18个楼盘同时开盘,以“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的杀手锏展开营销,至2009年上半年,恒大地产实现了120多亿人民币的销售,许家印终于挺过了最残酷的严冬。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地产在香港上市,当天收盘市值705亿港元,使其成为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非国有企业,而拥有恒大地产近七成股份的许家印,身家瞬间升至422亿元人民币,超过同一天公布的2009年中国首富王传福396亿元人民币的身价,名声顿时大噪。 许家印除了是上市集团的老板,同时也是刚夺得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冠军和中国足协杯的双料冠军队伍-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拥有者。许家印在2010年时以一亿人民币把这一家俱乐部买下之后,便屡屡传出佳绩,今年更是以卫冕之势成为史上第一人。 广州恒大的成绩更凸显了老天对许家印的眷顾,似乎只要与许家印贴上关系的都能以突飞之势成为当中领域的表表者。这也许是许家印的福气,但是他努力不懈及追求成长的精神才是为人所敬仰的!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陈永裁 LUCIO TAN 我有的就是勇气
Post Views: 55,868 陈永裁除了是纵横商海的老手之外,还是一个慈善家。在成功之后的多年以来,他常常会广施善款,扶危济贫,特别是在捐资助学方面,更是不惜重金。他设立了“亚啤医学奖学金”,用于提高菲律宾的医疗水平;他以其父之名,成立了陈延奎基金会,该基金会的慈善项目大部分用于振兴教育,捐建校舍,令大批失学儿童获得读书的机会;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后,他捐款40万美元予以救助。这一切回馈社会的举动,都跟他小时候的遭遇起了相当大的关联。 创业失败,汲取经验 1934年7月17日,陈永栽出生于中国福建。他在4岁时便跟着父母到菲律宾去生活。但是很不幸的,9岁那年,陈永栽的父亲生了一场重病,母亲无奈的带着一家人回到家乡。只是祸不单行的,两年后,陈永裁的家乡遭遇灾荒,刚满11岁的陈永栽不得不跟着叔父再次来到菲律宾,并在一家烟厂当杂役,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在烟厂当杂役的那段日子,可以说是陈永栽一生中第一次面对人生的艰苦,当时的陈永栽一边赚钱养家,一边自学,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修完了马尼拉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的所有课程,并顺利毕业,生活的艰苦甚至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毕业后,陈永栽并没有立即离开烟厂,而是被烟厂提升为化学师继续留下来工作。不过,此时的陈永栽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化工知识和在烟厂多年的工作经验,又拥有与商界的密切联系,因而决定要开拓自己的事业。 1954年,决心创业的陈永栽离开了烟厂,在亲友的帮助下,刚满20岁的陈永栽创办了一家淀粉加工厂。但他在商海的第一次闯荡以失败告终。在一次菲律宾举行的某个企业家论坛上,陈永栽曾谈起最初的这次创业经历:“众所周知,我是白手起家的——和成千上万有志向的其他菲律宾商人一样。那时,我没有什么积蓄,有的只是勇气。我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首先创办了一家玉米淀粉小加工厂,但由于竞争激烈,我在商海里的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陈永栽没有被挫折打败。从初次经商的失败中,陈永栽学到了一个宝贵经验,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关键是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淀粉加工厂尝试失败后不久,跌倒后的陈永栽又迅速站了起来,用借来的本钱,开办了一家化学制品生产和贸易公司。当时用的全是是二手机器和破旧卡车,但当初谁也想不到,这家公司后来成为陈永栽庞大事业的基石。 不畏风雨,坚持到底 1965年,在马尼拉的一所小房子里,陈永栽和他当年在烟厂一起工作的朋友们,创办如今有名的“福川”烟厂。“福川”取英文fortune的音和意,烟厂用的同样是二手设备。 实际上,在创办烟厂的1965年,菲律宾烟草市场竞争已十分激烈。一家资本少而又毫无名声的小烟厂怎么样才能挤进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额,这个问题摆在了陈永栽面前,陈永栽的分析充满一个商人的敏锐与智慧:高档烟价格太贵,消费者不多;低档烟质量太差,不能持久留住消费者;中档香烟消费者众多,各阶层都喜欢,价格不贵,又不失身份,生产这类香烟能获得稳定利润。于是他决定投产中档香烟,并要求质量超过其他厂家。经过努力,福川烟厂的产品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事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创业时期也不可能避免风险与挫折。1968年,烟厂生意刚刚有所起色,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却摧毁了福川烟厂的厂房,大多数设备被毁。面对天灾,陈永栽表现出坚毅的勇气,他和工人们一起不分昼夜的抢修厂房,挑拣被雨水淋湿的烟草,修理面目全非的机器。 遭受打击的陈永栽和一般人与众不同的是,他非但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坚定了要将事业做成功的决心。于是为了彻底改变落后的制烟设备,他把世界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和现代化的卷烟机引进菲律宾,并在此后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使福川烟厂的设备和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如今,福川烟厂已发展成为菲律宾最大的香烟制造公司,并占据菲律宾七成以上的香烟市场份额,在欧美、日本和中东的香烟市场上都有一席之地,陈永栽本人因此成为赫赫有名的“烟草大王”。 面对风险,抓住机遇 从此,陈永栽的事业迎来全面崛起时期,业务范围扩展到银行、酿酒、航空、旅馆等诸多行业。他在1970年创设的福牧农场,发展成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养猪场;他在1982年投资创办的亚洲啤酒厂,成为菲律宾第二大啤酒厂;1970年代后期,陈永栽开始涉足金融业,收购了面临倒闭的通用银行,更名为菲律宾“联盟银行”,并亲自担任董事长。 陈永栽的商业王国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中建立起来,但陈永栽并不是一味的追逐利润,有一个例子是,1999年,陈永栽收购了马尼拉世纪公园喜来登酒店,他对喜来登酒店每年的丰厚利润似乎并不热衷,他说:“我经营酒店的目的是让一些朋友聚聚头,赚钱倒是次要。”回顾起自己的事业,陈永栽的总结是:“许多人想知道我‘从无到有’的成功秘诀。其实,我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的就是努力工作,面对风险,抓住机遇。” 陈永栽又是一个个性豪爽的人,而且经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大决定。他常说:“人家不敢摸的老虎屁股我敢去摸。一件事不干则已,干必干好。”1995年,陈永栽收购连年亏损的菲律宾国有航空公司时说,“菲航”代表菲律宾,不能垮,我要办好“菲航”,为菲律宾争光。信心十足的陈永栽向股东们保证,菲航在6年内将扭亏为盈,否则他愿以约定的股价购入其他股东的股份。这句保证的背后,是一旦不能扭亏陈永栽将损失100亿比索。此后陈永栽大刀阔斧地进行管理改革,注资40亿美元,陆续更新了40架飞机,并开辟了多条国际新航线,菲航终于从2000年开始扭亏为盈,陈永栽此举深受菲律宾人敬佩。喜欢挑战的陈永栽,其冒险精神从中可见一斑。 中华古典,文化传承 在菲律宾长大的陈永栽,对中华古典名著非常喜爱、甚至精通。陈永栽的身上溢满儒雅的气质,作为商人的他可以说是一位儒商。而这一切是有着深远的原因的。 还是在烟厂当杂役时,即使每天工作很劳累,但收工之后,陈永栽仍会坚持在灯下阅读中国的文学小说,《三国演义》这样的描写群雄争霸战术与策略的著作深深的吸引了少年陈永栽。 对中国古典名著的爱好,几乎一直伴随了陈永栽的成长,并影响着他的一些为人处世风格。即使如今成了富豪,陈永栽最大的业余兴趣仍然是阅读历史、地理著作。据说,陈永栽和任何人谈话,或演讲、接受采访时,几乎都会引用书中的典故,来说明当前事件中的道理。 陈永栽经常把中国历史和成语的道理,应用在处理问题上。1998年,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陈永栽被问及为何投资长期亏损的菲律宾航空公司、又如何扭转乾坤,他就讲述了汉朝名将班超的故事,表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置之死地的决心,哪有死而后生的变数?” 陈永栽不但自己对中华古代文化非常入迷,也要求子女具备中华文化的素养。他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们都在华文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并坚持在家中讲华语。他还仿照父亲教育自己的方法,让孩子们从小背诵古诗词,有的还被送到北京大学进修中国文学与历史。其对华文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陈永栽常说“中华文化是孕育了5000多年的文明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珍贵的财富,源自中国,却属于全世界”。针对目前菲律宾华裔新生代已不大懂华文的情况,陈永栽在菲律宾大力呼吁要振兴华文教育,一再出资开展“挽救行动”和“留根工程”,5年来,陈永栽资助来华短期培训的菲律宾华裔多达2000多人。不但资助学生,陈永栽还出资组织菲律宾华文学校的教师到厦门、泉州等地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华文学校的教学水平。 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陈永栽是一个传奇,从平凡到辉煌,从贫穷到富有的经历听起来更像是神话。而这种传奇与神话却是陈永栽通过一步步的奋斗换来的,是真实的。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香港股坛狙击手 刘銮雄 JOSEPH LAU 精彩不断的故事人生
Post Views: 56,872 刘銮雄人如其名,颇有“枭雄”色彩。他外表冷峻,常以夹克外套加衬衣、保镖开道的造型出场。冷酷外形符合他“股坛狙击手”的称号,一生当中豪不缺少精彩的故事。现年61岁、人称“大刘”的刘銮雄,在今年香港富豪榜上排名第五,身家达65亿美元,是香港知名房产商之一。他的主要业务华人置业集团主攻商物业,在香港铜锣湾、尖沙咀和湾仔等区域均有购物商场和办公室大楼,并在近年来大力拓展中国、澳门及英国的商业和豪宅业务。 刘銮雄,1951年生于香港,祖籍潮州,具有潮汕人的精明,对数字极为敏感。1978年与友人梁英伟创办“爱美高公司”,以家族生意生产吊扇为主。而“爱美高”这个名字也一直为刘銮雄所钟爱,所有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均归于爱美高中国控股公司名下。 70年代中后期,石油危机阴影仍未退尽,欧美陷在一片节约能源声中,加之当时怀旧气氛的弥漫,爱美高生产的古典吊顶风扇在美国市场大行其道。1983年期间,刘銮雄藉着风扇生意之便,开始投资美国市场的“国库债券”,经过数百个晨昏错乱的日子,刘銮雄赚回了人生的第一个亿美金。1983年8月,爱美高实业上市,其在当时总资产已达5亿港币。 备受争议的股市狙击手 1985年初,刘銮雄与梁英伟意见分歧,刘銮雄把手上股份配售给基金。可他并未走远,梁氏主持下的爱美高,时值当时港元上升,公司产品严重滞销,股价下跌,刘銮雄趁机在市场大笔扫入,一招“狮子回头”,已经重掌大权。而刘这一出一进,已有2亿港元落袋。至时以后,刘銮雄“股市狙击手”的名声日隆。 股市狙击在美国很早就流行,狙击手法是:当一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不稳,而该公司的资产值又很高时,就很容易为企业狙击手所垂涎,在市场吸纳到相当的股份后提出全面收购,迫使对方以高价买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将整间公司易手,从中赚取利润。因此,股市狙击手极不受企业大股东欢迎,被人们称之为“绿色敲诈”。 1986年1月,刘銮雄瞄准的又一个目标是庄氏家族的能达科技,以庄氏家族买回刘銮雄手上的股票为结束,刘銮雄获利650余万元。再战告捷,刘銮雄豪气顿生。随即盯上华人置业。收购华人置业是刘銮雄最得意的一战,因为当时刘銮雄的手上一股都没有,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成功。但两个月后,刘銮雄创造了奇迹,拥有华置大部分股份的香港两大知名富豪家族冯平山和李冠春先后被拼出局,将华置拱手相让。 在刘銮雄接手华人置业后,商场中人无不刮目相看。身家日渐富贵的刘銮雄懂得享受,花钱只图一个“喜欢”。刘銮雄对车牌极为讲究,在香港政府的公开拍卖中,先后以近4000万港币拿下20多个车牌,其中11、2222分属两部劳斯莱斯,最心爱的66则挂在花800万港币买的宾士上。 市井股民们的明灯 对于“股坛狙击手”的称号,刘銮雄对此作出解释说一半对,一半错,因为他是被迫还击的。刘銮雄口中的“被动还击”指的就是当年在香港企业界里脍炙人口的“大酒店争夺战”。 大酒店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酒店企业,拥有闻名遐迩的半岛酒店和浅水湾酒店,嘉道理家族和梁仲豪家族为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不过,因为公司的作风保守,被投资者评级为“不思进取”,加上净资产值高,可以说先天就带有了被“狙击”的诱因。半岛酒店是香港当时唯一的6星级酒店,古色古香,是许多人所喜欢选择的一家酒店的。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刘銮雄豪不犹豫以旗下中华娱乐行和爱美高连同丽新制衣以每股53港元接手。为争取大酒店董事席位、掌实权,刘銮雄和嘉道理家族展开了一年龙虎斗,最后以嘉道理接手刘手上大酒店股份为终结,此举刘氏旗下中华娱乐行获利达9200万,爱美高则赚取4200万。 经此几役,刘銮雄当时在股坛呼风唤雨,凡是他染指的股票必然大升,甚至只要与他名字扯上关系的都脱胎换骨,股民们对他更是如痴如醉的爱戴。 香港铜锣湾店铺王 1997年10月,对香港来说是一场不可思议的灾难,全球性股市暴跌祸及香港,跌势不仅令许多小投资者血本无归。股灾使得香港人狂热的头脑逐渐冷静下来,刘銮雄在这一段时间几乎销声匿迹。但股灾似乎并没有使刘銮雄伤筋动骨。在股灾之后,能够再投资的人已不多,但刘氏一系列的上市公司包括私人家族对外投资很快就超过10亿美金,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也占到了其中的一半。 2002年6月,刘氏兄弟以私人名义与上海九百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购得九百百货商场,双方各占50%股权,项目总投资逾20亿元人民币。自1992年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办事处,刘氏在中国内地的投资遍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近10个沿海发达城市,各项投资累计到位资金超过港币60亿元之多,每年可以得到4000万-5000万元的租金收入,对于集团的营收贡献微乎其微。但刘銮雄并没有看轻中国内地市场,在2002年至2003年间,刘銮雄曾亲自在内地考察有一年半之多。 刘銮雄60亿元中国内地攻略,其实是试图仿效他在香港的范本-铜锣湾。铜锣湾崇光百货大楼,位于香港岛所谓“金箭嘴”的黄金购物地段,是区内购物心脏地带,属于香港的“地标”物业,不仅位置绝佳,还是香港业务最佳的百货公司,在金融风暴肆虐的1998年度创下历史最高营业额纪录。自从其母公司日本崇光破产之后,在多家财团的争夺中,香港崇光最终由刘銮雄兄弟联同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以35.5亿港元力压群雄,成功购入。刘銮雄收购崇光,意在崇光丰厚的租金回报。完成此次收购后,其在铜锣湾所拥有的物业面积已经高达约12.8万平方米,可以说已成为香港铜锣湾“铺王”。 刘銮雄身上各种交织缠绕的元素:金钱、美人、股市阻击手、飞机游艇、名车豪宅等等,几乎满足了一个人对香港纸醉金迷生活的全部想象。他也由此成为香港最有争议但却决不能被忽视的人物,他的渗透力贯穿特区政府到民间巷尾茶餐厅。这个人爱憎分明,衣食住行、投资及至情感往往有惊人之举,凡是事关刘銮雄,不管新闻、绯闻还是旧议,香港的一众报纸期刊都会不约而同堆放在封面位置显示。 而现在的刘銮雄年届花甲,已经不喝酒,不开Party,做个孝顺儿子,向一切的绯闻说再见,精心的经营家庭,与5个孩子享受天伦。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靠科技创亿万财富 林百里BARRY LAM 不随波逐流
Post Views: 54,699 如今在科技行业中提起林百里这个名字,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台湾科技界中的举足轻重的钜子之一。 在最新公布的2012年台湾富豪榜当中,林百里以42亿美元的身家成为台湾排名第五的富豪,较鸿海集团领导人郭台铭的48亿美元财富少6亿美元而已。 出身寒微的林百里是通过创办广达电脑公司(Quanta Computer),以及通过他那锲而不舍的拼博精神,而成功累积起今天的庞大财富。 其实,林百里在出世时不只没有含着金锁匙,而且还是一贫如洗。林百里在1949年于中国上海出世,当时大学毕业的林父带着家人到了香港,在调景岭落脚。 瘦弱的林百里与众多兄弟姐妹挤在贫民窟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营养状况极差,即使日后到台湾念书,他的体重长期只有40多公斤。 1966年,林百里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由于他的华语不好很难与人沟通,常被台湾同学嘲笑,再加上他个性害羞又非常自负,求学期间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没有人会相信这样一个身体瘦弱,而且性格孤僻的学生,会成为科技界的达人。然而人生的际遇有时却是那么神奇,往往会出人们料想不到奇迹,林百里偏偏就是成功创造了这个奇迹的人。 尽管林百里性格孤僻,但是他还是有一位性格随和的同学–温世仁经常与他在一起,此外,两人还联手设计出了台湾第一台电脑。 凭借这个设计,让他们的生活大为改善。温世仁这样形容两人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他说:“白天要应付探望的长官和媒体,晚上才有时间做研究。” 大学毕业后,林百里与温世仁合作先后创立了三爱电子和金宝电子,林百里还担任金宝电子总经理。就在这时,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1987年,一场大火烧掉了金宝旗下的一家电脑公司,损失几亿新台币,但是这一次的打击,并没有把林百里击倒,这场大火反而烧出了林百里自己创业的雄心。 第二年5月,39岁的他与朋友在台北租了两层楼,建立了广达第一条电脑生产线,并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生产出了自己的产品。 为了得到订单,林百里常常自己背着电脑去拜访客户,现场展示。他还随身带着一台打印机,只要取得订单,就当场印出报价单。到岛外出差时,林百里也是背着笔记本电脑走街串巷,连一杯饮料都舍不得喝。 曾经有客户把他的电脑扔在地上,但他还是很客气地把产品捡起来,笑着说:“您看,我们设计的东西质量这么好,摔都摔不坏。” 林百里就是凭借这个过人的毅力和忍耐力,而使得广达的产品获得欧美厂家的青睐,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提电脑生产厂商之一。如今林百里执掌的广达电脑公司是惠普(HP)及苹果(Apple)的一家供应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提电脑制造商之一。 此外,面对智能手机及手提电脑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广达电脑依然能够稳控市场份额。所以,该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不只没有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反而还上涨了25%。 林百里还在香港上市的半导体供应商晶门科技(Soloman Systech International)及台湾富邦金控(Fubon Financial)担任董事的职位 。 目前林百里每年都入选福布斯富豪榜单,而且排名位置每一年都前向迈进,他在200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450位, 201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已经提前到第342位的位置,今年他更上一层楼,于201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中名列第296位的位置。 富豪榜排名向前进 所以,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有拼搏的精神,任何人都可以创造一番事业。其实,林百里能够成就这番大事业,除了他那股锲而不舍的拼博精神之外,他拥有自己独创的“乌龟哲学”。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但是要一个人当一只慢吞吞的乌龟,却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林百里的逻辑是:“慢没关系,只要最终走得到就可以了。” 他还常跟员工说:乌龟如果和兔子比,一定赢不了。乌龟要的只是跟自己的过去比,那样就会一步比一步往前。而兔子跟乌龟比,一定会懈怠。而且,林百里常常把自己比作“飞天乌龟”。意思是走的慢,但不表示企图心小。随着路愈走愈远,有一天乌龟也会飞上天。 后来外界也发现自比为“飞天乌龟”的林百里,经营事业的手法确实像一咬住就不放的乌龟,力气比牛还大,而且穷追不舍。而个性低调不张扬的他,管理上则采取恐怖平衡式法则,让干部彼此竞争,除了与他从小长大的总经理梁次震之外,他不曾和任何员工推心置腹,一定好目标,谁也不敢打折扣。 此外,生肖属牛又是金牛座的林百里,正如他的生肖与星座一般,不仅像牛一样勤奋工作,还有金牛座精打细算的特质,早年他在大热天背着电脑去找客户时,连一杯饮料也舍不得买来喝,睡的是汽车旅馆,即使如今身价达到42亿美元,他还是经常喝豆浆、吃便当。 尽管他的事业已经上了轨道,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因为他知道科技界发展是一日千里的,如果没有敏感的触觉,比同业先走一步,他的事业很快就会被超越。 乌龟快跑积极转型 因此,有人发现,过去一步一脚印的低调广达电脑,最近彷佛瞬间装上引擎的“快跑乌龟”,加速上下游垂直整合。 这主要是因为除了投资笔电塑胶机壳厂上海展运,林百里又收购日本研精舍上海厂,提高金属外壳自制率。此外,他也投入资金取得多媒体及网路等晶片的Tilera Corp.的特别股,投入云端运算晶片设计。 林百里的最新目标是让广达电脑成为全球最大的三C企业。这意味着,过去专注笔电ODM代工制造的广达,将变成林百里新三C,即“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连结”(connectivity)、“消费端载具”(client device),提供客户云端运算需求下,一条龙式的“系统解决方桉供应者”(solution provider)。 林百里最近也表示:“我从不随波逐流、不做重复的东西,我不去蓝海,因为蓝海终会走到red sea,我去云端。” 对于创业的方程式,林百里也自己的一套理论,简称为“TBB”。T是Technology(指科技、技术)、B是User behavior(指消费者行为)、另一个B是Business model(指商业模式)。 他说,他观察到消费者行为在改变,继而影响商业模式改变。能有创意的从技术端、消费者行为端设计出不同产品,让使用者更喜欢,就会催生成功创业。 改变旧的商业模式,也是创业的好方法。比如美国有家DVD出租公司改变租赁方式,改以邮寄DVD到消费者手上。因为它没有店面,成本低,这就是改变商业模式后,产生新的价值。 所以,他建议先思考创业的TBB,再想获利的“VPP”。什么是VPP?当新产品创造新的Value(价值)时,消费者要愿意给Price(价格),最后才是Profit(获利)。创新要能创造价值,使用者愿意为此价值付出的价格若大于成本,就能带来利润。 事业与艺术能兼顾 另一方面,林百里不仅是一位企业家,他也爱画成痴也是众所周知。据了解,他不但收藏了很多张大千的仕女图,还收藏了不少齐白石的作品。 其实,在台湾的众多企业家中,能够把企业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又能把兴趣玩得尽兴的企业家并不多。像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在过世的前夕都还在巡视美国的工厂,曾经与林百里一起创业,而目前已经过世的温世仁,在临终前除了事业之外,更奔走于西部的儿童教育和信息落差。 但是林百里的工作观却很有意思。他曾经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一个董事长为什么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要是这么算,那英特尔的老板要管的事情更多,他不是应该24小时不睡觉了吗?其实,一个董事长一天应该工作两个小时,玩20个小时;或是顶多工作三个小时,也就是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 他自己正是这种工作观的实践者。他四处看画、看精彩的艺术作品,从中找出宏伟、深远的意境;他喜爱贝多芬,陶醉在千万元级别的高档音响中;他还喜欢听昆曲……林百里就是这样一位事业与艺术生活兼顾的亿万富豪。 […]
杨受成ALBERT YEUNG SAU SHING 不屈不挠 屡败屡战 就算跌倒也要自己爬起来
Post Views: 56,658 熟悉香港娱乐圈的人,对杨受成这个人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一位名字经常出现在娱乐新闻里头的香港娱乐大亨,由其掌帅的英皇集团,业务横跨多个领域。从当初发迹的钟表行到令他名声大噪的娱乐媒体业,每一个都是在香港铿锵有声的品牌与企业。他的英皇娱乐,更是打造了不少个当今香港娱乐圈的天王天后。 在香港的众多富豪当中,杨受成恐怕是最讲究“派头”的一个。他曾公开对传媒说:“工作之余,我喜欢穿靓衣、驾名车、吃好的东西,人需要享受生活,人生才有意义。”杨受成的这些奢华习惯,与他的成就搭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与他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有关。杨受成本人的经历也算得上是香港商界的一个传奇,打从创立自己的事业开始便在商海中浮浮沉沉,几经起落却又从失败中活了过来。 从父亲遇骗看透人情冷暖 杨受成在1944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杨成早年从中国潮安县一个人到香港闯天下,做过劳工、卖旧衣、卖旧墨水笔、摆地摊,辛勤地积累了一笔小资金,1942年在香港的上海街买了一个铺位,取名成安记,经营钟表零售和维修。第二年,杨受成出生在这个已有点家业的经商家庭。在这样的家庭背景熏陶下,杨受成小小年纪便显示出做生意的浓厚兴趣。当然商海风云也让他目染了变幻莫测的商机以及人间的沧桑。 上世纪50年代,刚步入少年时期的杨受成目睹了他父亲一夜间倾家荡产的惨景。父亲在一次买卖中遇到骗子,被骗子以偷龙换凤的手法骗去了钱财。这一骗,几乎是杨家的所有财产。许多债主在收到风声之后,都上到了杨家讨债,并辱骂杨受成的父亲不守信用,借钱不还。这一切的情景,都被杨受成看在眼里。因此,这件事使杨受成懂事了很多,也暗自立志,长大一定要出人头地,替父亲争口气。中学还没有毕业,对经商有浓厚兴趣的杨受成干脆放弃了学业,开始正式帮助父亲做生意,从此走上经商之路,并摸索出一套赚钱之道。 不屈不挠的诚意打动代理商 1964年,重振旗鼓的杨受成父亲在香港弥敦道开设了一间“天文台表行”。开业之初生意十分冷淡。杨受成当时便在想:做生意一定不能墨守成规,守株待免,等客上门,一定要主动出来找客源。那时候香港人的消费水平还相当低,反而具有较强购买力和购买欲的是旅港的游客。 于是他到码头带引一些澳洲邮轮的游客到表行买表,后来他还到机场和一些导游联络,给予介绍客路的酒店司机等人回佣,还自己跑到日本和当地的旅行社联络,安排游客到表行购物。这种做法使“天文台表行”的名声大开,带着巨大购买欲望的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杨家的“天文台表行”很快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港币。 直至60年代初,杨家的钟表店已在香港小有名气,但是由于公司财力仍然薄弱,只能像其他钟表店一样,对欧米茄(Omega)和劳力士(Rolex)等名牌表的分销权,只有看的份。然而,一心想要搞大的杨受成抱着碰运气的心情到欧米茄表香港区代理的安天时洋行,拜见瑞士籍犹太裔老板Abert Barceha,恳求给他欧米茄的分销权,结果就是受到坦诚的拒绝。 虽然被拒绝,但这位犹太人却被这个小伙子的一片热心所动,告诉他将来或许考虑给他欧米茄副厂的天梭表(Tissot)的分销权。看到机会难得,杨受成也不理会这是不是犹太商人所说的客套话,死缠烂打的一个月总有数天到这个商人家里去,每次登门必探问天梭表的代理分销权何时才能够落实。最终犹太商人还是磨不过杨受成的诚意,给了他天梭表的代理权。于是,在1965年杨受成又开了一家名为英皇钟表珠宝行。由于杨受成的销售很可观,后来又成功地获得了欧米茄表的分销权。1968年,他在父亲的担保下,向银行贷款20万元,在“天文台表行”对面开设了欧米茄表专卖店。1969年,他取得了劳力士副厂帝陀表(Tudor)分销权;1970年,再次获得了劳力士的分销权,奠定了英皇表行在同业中的地位。 从老板变成打工仔 杨受成在钟表经营上取得很大成功之后,他看到地产业有前景,便利用钟表赚得的利润,进军地产。1973年,他把英皇钟表珠宝及若干物业,以“好世界”的名义上市,其父杨成任主席,杨受成任董事总经理。获得公众资金的支持之后,杨受成更积极地发展地产,扩充钟表珠宝的零售业务,事业如日中天。到1976年、1977年,杨受成又进军证券业,并大量购进物业,使“好世界”拥有25个的地皮,在大屿山也拥有数百万尺土地,准备兴建大型度假村。 正当他在地产市场呼风唤雨之际,在一次其一位香港骑师友人的偶打官司里,杨受成因为替当事人出头,多次探访原告而在1981年被控妨碍司法公正判入狱9个月。后因服刑表现良好,刑期被缩减为半年。 此期间,他的生意交由弟妹打理。出狱时,正值香港出现信心危机,地产市场一落千丈,好世界因此债台高筑,欠债高达3.2亿元。好世界股份也不得不在交易所停牌,并由汇丰银行(HSBC)宣布接管,这无疑给杨受成又一个沉重打击。平时称兄道弟的朋友们此时也形同陌路,让杨受成深感人间冷暖。然而,他没有因此自卑、气馁。一直以来就无比坚强的他,深知自己跌倒了唯有爬起来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王道。 杨受成经过短暂的失落,瞬间又继续昂起头来。在一次会计师行提出资产重组计划,除拍卖物业资产外,由汇丰银行与杨受成订立8年协议,以月薪2万元聘请他,1.5万元聘他的弟妹,继续经营英皇钟表,所得利润用以还债。顿时,杨受成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仔”,但他坚信自己能东山再起。1984中,他说服汇丰再借出1000万元,开设“宝石城”。建成后的“宝石城”成为了最受游客欢迎的珠宝零售市场。杨受成仅用3年的时间,就偿还了近亿元的债款,还余下4000万元的尾数。 1986年,他向加拿大皇家信托银行贷款4000万元,向汇丰购回了原来的资产。事业控制权再次回到自己手中之后,杨受成便马不停蹄的向金融业大举进军,发展外汇和黄金买卖,大量购入股票和物业,事业又有了一个“大翻身”,位列香港超级富豪之列。目前,他是英皇金融集团的主要股东,经营业务包括地产、外汇、证券、黄金、钟表及珠宝等,另持有部分英皇地产股权。 天王天后云集的英皇娱乐 真正令杨受成广为人认识的是1992年他收购飞图唱片公司,并将其纳入英皇娱乐旗下,从此开始建立他的娱乐王国,成为香港娱乐圈现今的风云人物。其英皇集团近来在香港娱乐圈拥有一股庞大的力量,谢霆锋、容祖儿、古巨基、Twins、张家辉等多位当今香港当红歌手艺人都是英皇娱乐的旗下艺人。就连新一代歌声陈奕迅还有叶倩文、林子祥、王杰等经典歌手都曾经在英皇效力过。除了娱乐界之外,杨受成在媒体业的成绩也是相当的辉煌。其英皇旗下的新传媒集团在香港的报刊业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播的素材上至经济旅游下至潮流八卦,每一份都是港人皆知的报刊。 但是,杨受成也曾因为旗下的八卦周刊而惹上了不少的官司。在他收购了几份娱乐杂志后,旗下刊物不断“爆料”牵涉众多香港名人富豪及艺人的私隐而闹出许多的风波。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他旗下的某一个周刊刊登了某女艺人的不堪往事,而引发香港艺人上街游行的大事件。最后,一直采取永不逃避的心态的杨受成以英皇总裁的身份出面向社会大众道歉,并宣布其惹祸周刊停刊才停息风波。 自传《争气》透露真实杨受成 杨受成也在今年3月推出了个人自传《争气》,由香港第一才子陶杰为他执笔述说他从小至今的坎坷经历。这一本自传《争气》全书以杨受成口头亲述,及其家庭成员和其他社会名流的回忆汇编而成,内容包括杨受成的家庭、婚恋,以及其奋斗建立事业版图的经历,并揭露香港政坛、商场、演艺界等多位重量级人物的趣事及彼此间的渊源。在香港推出之后,《争气》便成为畅销书籍在香港的书籍排行榜位列前茅,更多次因销量甚佳而加印。 虽然杨受成在成名之后的人生,总是在是非里游窜。但是杨受成在香港娱乐圈的地位依然是万人景仰,依然是掌握着香港演艺圈的大半江山。而他叱咤商界的传奇人生,也不会因为一些无聊的花边新闻而有所改变。他的不屈不挠是应该让人仿习的;他的屡败屡战是值得让人敬佩的!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