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Hong Kong) 高居榜首
商业 国际动态与经济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Hong Kong) 高居榜首

Post Views: 50,219 香港(Hong Kong)连续20年高居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榜首,但与次席的新加坡(Singapore),差距收窄。同时,廉洁度下跌。而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Malaysia)的排名则大跃进,排名由56名急升至37名。 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及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联合公布最新全球经济自由度报告,香港今年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得分90.1分,较去年上升0.8分,连续20年高踞榜首。新加坡继续排第2,得分是89.4分,与香港的差距收窄,澳洲则排在第3。 报告指出,香港在廉洁程度的得分全球排名13,较去年下跌1位。研究机构解释,香港贪污情况仍然偏低,但担心商界利益影响行政及立法机关。 马来西亚排位急升至37位 马来西亚得分上升3.5分至69.6分,排名由56名急升至37名,但惟在亚太区42国家和地区中,排名还是维持在第九位。 马来西亚在衡量经济自由度10个项目里,有7项目显著改善,包括财务自由、投资自由、劳力自由及商业自由,其总体得分也高于全球和区域平均水平。马来西亚在商业自由得85.6分、财政自由84.6分、货币自由81.0分、劳力自由78.5分、贸易自由获76.4分、政府开销得75.6分。 另外,中国(China)的得分虽然上升,但排名较去年跌一名,全球排名第137。 而美国(United States)排名第12位,相比2013年下降了两名,并且是连续第七年下降。传统基金会在一份同时公布的报告中说:“近年来,美国的整体经济政策方向导致政府规模和许可权显著扩大,加快了对经济自由的侵蚀,直接导致美国经济自由度跌出前10名之列。” 经济自由度指数由美国传统基金会编制,评分涵盖市场开放、法治水平、政府干预及监管效率4方面。报告分析全球178国家及地区,划分成“自由”至“受压制”等5个级别。 2014年全球各国经济自由度平均得分60.3分,高于2013年平均得分0.7%,创下该指数创立20年来最高平均分。 瑞士(Switzerland)、纽西兰(New Zealand)和加拿大(Canada)位列第四至第六位。进步最快的国家是缅甸(Myamar),得益于其投资、商业自由和劳工自由方面的改善。最后,不出意料,朝鲜(North Korea)保留了其作为最不自由经济体的位置。   振兴经济推出干预措施 美国排名下跌至12位 20年来,全球经济自由度报告指数一直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致力于实现自由企业的程度。指数通过评估10个方面的状况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打出从0至100的分数,这些方面包括财政稳健状况、政府规模以及产权。 致力于实现自由企业会产生有力的影响:那些经济自由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增速、长期繁荣情况以及社会进步程度都一贯明显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比如,博茨瓦纳( Botswana)通过低税率和稳定的政治而取得了进展。 另一方面,那些经济自由度降低的国家或地区则面临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社会状况恶化的风险。比如说,巴西政府对经济的大举干预在继续限制经济的活力,并引发了不公平感。 不难看出美国经济自由度为何降低。政府支出就像脱缰的野马,导致美国债务规模飙升,即便是超过43%的边际税率也无法填补政府支出的缺口。美国总统欧巴马(Obama)政府继续在用监管规定来束缚整个经济,包括医疗保健、金融和能源领域。这些干预措施同时伤及个人自由和国家繁荣。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中国经济表现稳健
商业 国际动态与经济

2013年获7.7%增长 中国经济表现稳健

Post Views: 48,940 尽管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仍然不明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China)经济的表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万8845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速与2012年持平。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看来,2013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分季度看,去年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其中四季度环比增长1.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能耗强度看,全年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人口就业总体平稳。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从年龄构成看,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6%。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8万人。 马建堂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下一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进步、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中国经济2013年中出现反弹,但是法新社调查显示,去年中国经济未能加快速度,仍陷于十多年来增长最低点。随着政府整顿地方债务问题和“影子银行”,中国2014年再现减速前景。 对14名经济学家的问卷显示,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中位数预测值为7.7%,与2012年的实际结果相当。中国国家统计局定于下周一公布去年第四季度和全年GDP数据。 进入2013年,中国经济原本有望加快增长,但此后希望破灭,增长率连续两季度下降,直至7月至9月有所上扬。不过,最后3个月的表现好坏不一。 根据法新社的调查,第四季度的中位数预测值为7.6%,而2014全年将减至7.5%。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姚伟说,今年政府的重心将是“减债”,即着手处理信贷增长问题。中国领导人表示要转变增长模式,让消费者和其他私有部门发挥主导作用。这种情况下,外界普遍认为今后数年中国经济将放缓脚步。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经常是两位数,但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下周一的数字将表明,中国自2002年以来首次连续3年个位数增长。2013年11月,中国政府承诺深化经济改革,誓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这改变了以前“市场仅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说法。“看来,政府改革的决心比三四年前大”,野村国际的一名经济学家说。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全球贫富悬殊问题 成为未来10年最大风险
商业 国际动态与经济

全球贫富悬殊问题 成为未来10年最大风险

Post Views: 48,769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在伦敦(London)发布的《2014年全球风险》报告表示,最富裕人口和最贫困人口之间长期存在的收入水平差距,将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的最大全球性风险。报告还表示,财政危机是潜在的破坏性最大风险之一。 在这份年度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超过700名专家进行了意见调查,并评估了31个风险因素,涵盖经济、环境、地缘政治、社会和科技等五大方面。 报告显示,最有可能发生的全球性风险,从高概率到低概率排列分别为贫富收入差别、极端性气候、高失业率与不充分就业、气候变化以及网络攻击。潜在破坏性最大的五大风险因素则分别为财政危机、气候变化、水危机、高失业率与不充分就业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崩溃。 报告称,长期且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将威胁到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发展的稳定。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实际财富缩水,目前贫富差距加剧导致了相关担忧升温。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也给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收入两极化问题。 关于公共财政危机,世界经济论坛表示,欧元区(Eurozone)国家已经着手控制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但是各界对全球关键经济体财政危机的担忧仍然挥之不去,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公共债务水平高企,且其国内政治僵局将使这一问题严重化。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还特别提到了一对孪生挑战,那就是全球性的就业岗位缩减和教育成本的上升。报告认为,在部分发达国家当中,青年失业率超过了50%,新兴经济体当中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这都需要终身教育机制来解决。但目前高等教育成本却日益攀升,导致不少高校学生因个人债务高企而辍学,或毕业工作后面临较大债务偿还压力。 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将于本月22日至25日在瑞士(Switzerland)东部小城达沃斯(Davos)举行,本届论坛的会议主题为“重塑世界:对社会、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对于未来十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判断,中国(China)经济学家的观点分歧较大。36%的经济学家认为在下一个十年中国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恶化。 在调查中,认为贫富差距会得到改善,形成橄榄型中产阶层的占经济学家总数28%;认为贫富差距维持目前状态的占19%。此外,将近二成(17%)的经济学家认为对此事“不好说”。四项调研数据呈现较为均匀的分布状态,显示对此问题,经济学家有较大分歧。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主办的英文经济学专业期刊《China Economist》拥有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家数据库。这次调查从该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700位经济学家,通过“调查圈”专业平台进行问卷调查,于两周内收到有效样本171个,其中约27%来自科研机构,另外大部分来自高校。 新京报是此次调查的战略合作方,参与问卷设计,以上述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公众展开同题调查。目前收到5000多份有效调查问卷。 这项公众调查显示,对类似贫富差距,改革红利,未来十年“中国梦”等问题上,公众和经济学家意见呈现各种异同数据,显示知识精英和公众对当前中国社会问题不同角度的关注和思考。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日本经济能否走出阴霾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 成败是关键
商业 国际动态与经济

日本经济能否走出阴霾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 成败是关键

Post Views: 49,057 对于“安倍经济学”,外人是充满期待,希望这一次真的可以将日本失落了十多年的经济拉回正轨。高盛(Goldman Sachs)的经济学家最近发布报告指出,从几个方面来看,2014年都是“安倍经济学”的关键之年,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也将2014年视为安倍经济学的考验期。 高盛表示,几方面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包括工资走势、出口发展以及内阁支持率。 从工资来看,高盛指出,日本的整体和基本工资平均而言都开始实现同比上涨,但涨幅介于0.2%至0.5%之间。安倍政府一直在号召大企业将部分利润增幅用于上调工资,高盛认为,部分迹象表明这些企业或将作出回应。 不过,日本70%以上的岗位来自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像大企业那样受益于安倍经济学。高盛认为,中小企业将继续吸收日元走软造成的投入成本上升,而且消费税上调之后可能还会这么做。“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这些企业提高工资就显得有些苛刻了。”高盛指出,从固定就业向非固定就业转变,也会对工资构成下行压力。 从出口来看,高盛认为,截至目前日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长弱于市场预期。高盛预计,随着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全球经济从2014年开始复苏并推动外需改善,日元对出口的提振作用将逐步体现出来,但还存在两大风险。 首先,日本制造业持续向海外转移;其次,日元极度强劲的持续时间过长,这有可能已使得日本生产商丧失了相对外国竞争对手的“实际”产品竞争力。 就内阁支持率而言,去年12月份的民意调查均显示,日本内阁支持率在政府通过新的保密法之后大幅下滑。日本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到40%的受访者相信,安倍经济学能最终促成日本经济的复苏。 高盛表示,由于支持率仍然在50%左右,眼下还不必担忧政府稳定问题,但2014年经济和政治议程充斥着各种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鉴于内阁支持率可能是事件如何进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对此密切关注。” 海外投资人今年将密切关注日本政府支持率的发展,而安倍政府将在多方面面临挑战。高盛指出,投资人最关注的,一方面可能是政府将需要强大的民意支持来推进结构改革,作为“第三只箭”的核心内容;其次,日本政府还需要有较高的民意支持率来抵消消费税提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高盛认为,2014年日本的经济、政治领域依然有不少可能影响安倍内阁支持率的因素存在。在经济方面,不确定因素包括4月份预期中的消费税上调,2013年补充预算案中的刺激措施的实际效果,以及日本央行会否再度放送货币政策,等等。 在政治层面,高盛的经济学家指出,值得关注的因素包括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所带来的后遗症,包括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以及有关修宪的讨论和重启核电站相关事宜。这些事态的发展都将直接决定日本内阁的支持率。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 以“三支箭”为基本方针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是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Abe Shinzō)在第二次安倍内阁任内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以货币贬值为主体。 安倍经济学的日文名称是由安倍(Abe)和经济学(economics)的造语而来,此一名词于2012年11月起被广泛地使用,于2006年,第一次安倍内阁自由民主党干事长中川秀直就曾经使用此称呼。 为了摆脱日本的经济通货紧缩,安倍经济学设立通货膨胀目标制度﹝inflation targeting﹞,修改《日本银行法》,推行大胆的宽鬆货币政策。另外,因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曾推出以他命名的“里根经济学”,所以安倍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 安倍经济学以以下三项为基本方针,安倍称之为“三支箭”。 ·大胆的金融政策 ·迅速的财政政策 ·鼓励民间投资的成长策略 而个别政策,如下所示,有时都会被提及。 ·2%通涨目标 ·改变日圆汇率高企 ·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措施 ·大规模的公共投资 ·透过日本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公共事业国债并长期持有[9] ·负银行贴现率 ·修改《日本银行法》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国际油价写8个月新低 有利纾缓物价上涨走势
商业 国际动态与经济

国际油价写8个月新低 有利纾缓物价上涨走势

Post Views: 48,995 在全球物价一片上涨中,突然之间传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国际油价仍在延续自去年12月底以来的颓势。由于国际油价是物价上涨的根源之一,所以,它的价格走势出现颓势有利缓和国际物价上涨的趋势。 根据报道,受到供应及库存方面因素影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于2014年1月9日曾经一度逼近91美元,创下八个月来新低。 在2014年1月10日的电子盘中,已连跌多日的油价出现技术性反弹。在连续大跌后,市场上短线看涨油价的声音占据上风。不过,从今年全年的前景来看,油市的基本面似乎并不乐观。这对于原油进口大户,例如中国等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上月中国原油净进口再创新高。 自去年12月30日以来,受地缘政治局势改善以及供应基本面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陷入新一轮下跌。 2014年1月9日的纽约市场,主力WTI轻质低硫原油期货收跌0.7%,至每桶91.66美元,创下去年5月1日以来最低水平。过去八个交易日中,油价有七天都在下跌,过去八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达到8.6%。 近期油价持续走低,除了美联储宣布要启动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退出的因素,利比亚局势是一大诱因。 作为油盟第八大产油国,也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利比亚境内一大型油田持续数月的抗议示威活动已停止,该国的原油产出有望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美国的库存和供应数据也利空油价。 连续大跌后,国际油价2014年1月10日电子盘中出现反弹,纽约主力原油期货涨1%左右,重上92美元。 原油期货分析师表示,纽约原油期货10日电子盘中的反弹可能是技术性因素所致。他表示,当前WTI原油期货并未出现超卖迹象,决定油价后市走势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最新调查显示,上个月美国非农就业可能增长19.7万。 彭博进行的调查显示,37位受访分析师和交易员中,17位都预计纽约油价下周将走高,仅有8人预计会下跌。而在一周前,有近六成受访者看跌油价。 原油继续供过于求 2014年油价展望看跌 展望2014年全年,一些机构对油价看法偏悲观。 美银美林列出的今年五大商品投资主题中,“做空原油”首当其冲。该行认为,美联储退出QE的因素可能导致美元走强、流动性缩减,进而使得前几年的商品牛市被迫中止。 而从基本面来看,美国本土受到页岩气革命影响,原油将继续供过于求,WTI纽约原油期货面临下行压力。另外,伊朗原油回归国际市场以及利比亚原油供应恢复,也可能进一步缓解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压力,进而给能源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

经济数据时好时坏 美国(United Sates) 复苏步伐仍存变数
商业 国际动态与经济

经济数据时好时坏 美国(United Sates) 复苏步伐仍存变数

Post Views: 49,023 美国(United Sates)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时好时坏,令人对美国经济未来展望的心情是七上八下,一时之间不知应该乐观还是悲观的好。 美国最新公布的失业率意外大幅降至6.7%,这距离美联储设定的6.5%门槛仅有0.2个百分点之差。不过,就在美联储刚下定决心开始削减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规模的时候,新增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失业率大降之间的矛盾给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的告别“演出”制造了一些麻烦。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美国失业率从11月的7%降至6.7%,创下自2008年10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与去年年初相比下降1.2个百分点。 6.7%的失业率看上去挺漂亮,但是考虑到参与就业的人数也出现大幅下降,这份数据似乎并不是很乐观。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7.4万个,大幅低于预期。此外,去年12月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为62.8%,跌至1978年以来的新低,显示有更多求职者离开劳动力大军,这解释了为何新增就业极低的情况下,失业率还创出新低。 有经济学家认为,近期的恶劣天气无疑是影响美国就业市场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建筑等行业受影响最为明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数据的波动性,美国就业市场总体来说在缓慢改善。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十国集团(Group of Ten, 简称 G10)外汇策略全球负责人拉斯金表示,这份非农就业报告是最让人感到迷惑的就业报告之一,今后几个月美国失业率或加速下降。 就在伯南克即将卸任之际,这份让人感到迷惑的非农就业报告给美联储开了个“玩笑”,也让市场再度猜测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脚步。 众所周知,就业数据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美联储在2013 年12月份的政策会议后宣布,从今年1月起将每月的资产购买规模从850亿美元削减至750亿美元,并表示如果未来经济表现符合预期,将继续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System)将于2014年1月28日至29日召开今年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该行是否会继续削减购债规模。美联储里士满地区储备银行行长拉克表示,单月数据不足以反映出趋势变化,某一份就业报告通常不会对美联储的政策产生影响,但预计美联储将在1月底的会议上考虑把购债规模再度削减100亿美元。 对于美国最新公布的2013年12月非农就业数据,高盛集团(Golman Sachs)发布报告表示,欠佳的就业数据将令美联储不会把削减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的进度执行得过于激进,但是美国总体经济状况仍然向好的局面则会令美联储继续推进这一进程而不至于使之停滞。 报告表示,恶劣气候状况对于美国就业状况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了此前各界的预料,而鉴于奇寒天气一直延续至今,此后2014年1月的就业状况也会受到影响。因而,之前预计就业人数会在2013年12月继续增加20万以上的业内机构此次都“大跌眼镜”。 报告认为,从具体分项数据来看,由于建筑业等需要户外作业的工作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下大面积停摆,美国总体就业人数增幅意外降低到了2011年初以来最低值。而在就业参与率下降的状况下,失业率也不升反降。不过,这项暂时性的因素料难以持久——天气好转后,就业市场就会回到此前的正轨之上。 报告指出,在当前的就业市场环境和总体经济格局下,预计美联储在本月月底的下一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将会宣布把量化宽松措施月度购债规模自2月起再缩减100亿美元。 欲了解更多,请参阅《大橙报》(BIG ORANGE)电子报www.bigorange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