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s: 9,462 以柔道战略驰骋商场 “成功的挑战者不是去硬碰硬,而是利用对手们的块头和力量将他们打倒。”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而这就是柔道战略的核心思想。 大卫B·尤费(David B. Yoffie)和玛丽·夸克(Mary Kwak)的力作《柔道战略:创业公司的必读圣经》(Judo Strategy: Turning Your Competitors’ Strength to Your Advantage)便是一本讲述这核心思想的精彩著作。 作者认为,掌握移动原则,管理者将学会如何取得领先地位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最初优势。掌握平衡原则,管理者能成功地与竞争者竞争并对对手的进攻予以还击。掌握杠杆借力原则,管理者能将竞争者的优势转化为其战略上的阻碍。 这本书将帮助任何公司成为更有效的竞争者。由于本书包含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者和战略家的见解,所以本书负有双重职责;它既能帮助你击败行业巨头,同时也能教你去保护自己过去通过艰苦战斗获得的地位免遭挑战者的威胁。 柔道三原则: 移动丶平衡丶杠杆借力 柔道就是利用对手的体能和力量,借力打力,使体力处于劣势的人能够战胜在体力方面占优势的对手。 柔道战略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根本上说,柔道隐喻着怎样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显然,所有的隐喻都有局限性,它们的比喻有时是不那么全面的。但柔道隐喻可以帮助你掌握柔道战略的思维框架。想象一下柔道比赛的情景,你很容易就能理解如何在移动中击败一个强大的对手。 为了帮助你掌握柔道战略,你要探讨三个原则来训练你的思维:移动,平衡,杠杆借力。三个原则提供了不同的战术模式。 移动原则使你的竞争对手失去平衡和最初的优势。平衡原则有助于你进入竞争并且在攻击中生存下来。杠杆原则能够使你击倒对手。这三项原则一起使用时,能够帮助你打败任何规模的竞争对手。 在商业领域中竞争 须运用针对性的战术组合 作者指出,柔道战略不是一个必须亦步亦趋的僵化模式。跟柔道比赛一样,商业领域中的竞争对手各有渊源。因此,每次面临挑战时,都需要运用自己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没人能准确预测您在经营中需要运用哪种柔道战术,具体的柔道战术得由你自己决定。但是,这本书旨在为你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帮你掌握柔道战略的基本原则和一套战术,然后把这些战术用到下一场柔道比赛中。 柔道战略是: 避免硬碰硬的思维模式 三个竞争原则:移动丶平衡和杠杆 一整套战略和战术 胜利的最终保障 不是力量和重量而是技能 规模较小的公司需要使用柔道战略,因为柔道比赛更重视战术而不是规模和实力。通过掌握移动丶平衡和杠杆原则,柔道战略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又防止对手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一个柔道运动员或者柔道高手知道这种力量在合适的时机会产生作用,只要战术运用得当,甚至一个孩子都可以击败强大的对手。
专栏 Column (all post)
通过企业“再造”让企业合理化
Post Views: 9,852 通过企业“再造”让企业合理化 全球十大管理学大师之一的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在他著作书籍《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企业改革应该是彻底的丶根本的,特别是应该彻底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 作者表示,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通过对企业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1.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 根据企业现行的作业程序,绘制细致、明了的作业流程图。一般地说,原来的作业程序是与过去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并由一 定的组织结构、作业规范作为其保证的。当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现有作业程序难以适应时,作业效率或组织结构的效能就会降低。因此,必须从以下方面分析现行作业流程的问题: A.功能障碍: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上具有不可分性的团队工作(TNE),个人可完成的工作额度就会发生变化,这就会使原来的作业流程或者支离破碎增加管理成本、或者核算单位太大造成权责利脱节,并会造成组织机构设计的不合理,形成企业发展的瓶颈。 B.重要性:不同的作业流程环节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发展,顾客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作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重要性也在变化。 C.可行性:根据市场、技术变化的特点及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流程再造的切入点。为了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更具有针对性,还必须深入现场,具体观测、分析现存作业流程的功能、制约因素以及表现的关键问题。 2.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为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鼓励创新。在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时,可以考虑: A.将现在的数项业务或工作组合,合并为一; B.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 C.给予职工参与决策的权力; D.为同一种工作流程设置若干种进行方式; E.工作应当超越组织的界限,在最适当的场所进行; F.尽量减少检查、控制、调整等管理工作; G.设置项目负责人(Case maneger)。 对于提出的多个流程改进方案,还要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选取可行性强的方案。 3.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企业业务流程的实施,是以相应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业务规范、沟通渠道甚至企业文化作为保证的,所以,只有以流程改进为核心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实施企业再造方案,必然会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必须精心组织,谨慎推进。既要态度坚定,克服阻力,又要积极宣传,形成共识,以保证企业再造的顺利进行。 企业再造方案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企业再造的终结。在社会发展日益加快的时代,企业总是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对企业再造方案不断地进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带领团队成功的管理策略
Post Views: 11,256 带领团队成功的管理策略 一个人成功,不如两个人成功;两个人成功,不如团队成功。这就是《这是我们的船》(It`s Our Ship)著作麥可·艾伯拉萧夫(Michael Abrashoff)的作者所期许的。 众所周知,优秀的管理者,除了要赢得部属的信任,更要获得上司的支持。营造上下一心丶团结一致的氛围是管理者的责任,当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的船,你的船才能发挥最大动能往前奔驰。 在《这是我们的船》著作中,麥可·艾伯拉萧夫分享了他短短两年,运用领导技巧把混乱不堪的班福特舰打造成明星军舰。军舰上的口号是:“这是你的船!”作者发挥领导力使每个官兵对军舰负有责任,继而把他们塑造成能独当一面的部属,因此班福特舰也成为太平洋舰队中最优秀的军舰。 班福特舰尽管优秀,但如果其他军舰任务失败,也代表舰队失败,这样班福特舰是不是优秀并不重要。所以这不只是“你的”船,而是“我们的”船,它既属於船上的每一分子,也是舰队的一部分,全舰官兵需要对舰队更高层次的目标任务负责。 因此,作为部门主管不只要向下管理带好自己的部门,更要做好向上管理为上司排忧解难,与其他部门相互支援,这样公司才会真正成功。 欢迎大家上船:领导者应该懂得吸引对的人才,运用热忱丶欢迎来带领新员工上任,并使他们快乐且期待每一天的工作。下马威只会使新成员感到惶恐,惶恐只会阻碍任务的达成。 成功的组织必须卓越:优秀的领导者要向员工展现何谓卓越,并激励他们自动自发完成任务。透过群策群力,建立员工自信,给予低阶员工尊严,让每个人都能共享组织成功的利益。领导者越快将它变成「我们的」船,“你们的”船越能全速前进。 创造直言敢谏的环境:没有人喜欢坏消息,但面对现实吧,坏消息也是有益的。领导者应该作为员工的表率,把坏消息在第一时间公开回报给长官,并私下挑战上级不合理的决策(但要注意措辞)。 位阶不重要,重要的是团结:不团结的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员工会感到厌恶而开始懒散,伺机跳槽,组织很快就会瘫痪。要打造一支高效率的团队,不可缺少的步骤包括:制止未经思考的对立丶凝聚众人的力量丶订立高标准丶尽可能地使工作变得有趣,并不吝给予赞美。 以员工为第一优先:下属能够看清领导者是否只顾自己,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部属,这种领导者将会不受下属欢迎,甚至遭受唾弃。你应该表现出你以员工为优先丶尊重员工丶适当授权,以及帮助员工取得佳绩。 引导员工做重要的事:你可以重申公司过去的成就以激励员工丶确保所有人都了解其工作的必要性丶强调核心价值丶避免分散注意并专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迎风航行必须承担风险:领导者在航向风险的汪洋时,必须替自己的赌注避险,避开不值得的风险,并分辨何种风险是不容忽视的。 真我本色,以身作则:作为领导者,部属会密切观察你的一言一行,从中寻找关於你的个性丶心中真正的想法,以及你对他们的期望等相关线索。优秀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最佳表现可以化为四字箴言:做对的事。
第一,掌握突破性创新的规律
Post Views: 10,002 由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撰写的《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一书,是值得经理人一读的管理书籍之一。 此书于2010年出版,内容分析了电脑丶汽车丶钢铁等行业的创新模式,一针见血地指出,良好的管理是导致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通过一些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公司的成败的经验教训,书中提出了抓住破坏性创新现象的一些原则。 第一,掌握突破性创新的规律 克里斯滕森在其代表作中主要是区分了两种创新:持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突破性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这一区别,不同于传统的根本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和渐进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之间的区别,它不是着眼于技术变迁本身,而是着眼于人们所谓的丶或者用克里斯滕森的话来说企业的”价值 体系的变化”,即人们用以评价产品的标准的变化。 应对突破性技术的五个原则 突破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而且这些规律是如此有力,经理人员如果忽视或是对抗它们,那么要在突破性技术的风暴中驾驭自己的公司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1)企业依赖客户和投资者以获得资源。 有些企业在一波又一波的延续性技术(它们的客户所需要的那种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位置,但是在更为简单的突破性技术面前却反复栽跟头。这一例证支持了”资源依赖论” (theory of resource dependence)。 (2)小市场无法满足大公司成长的需要。 突破性技术通常会使新兴市场得以产生。有确凿的证据显示,率 先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企业,比后来者具有明显的先行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但是随着这些公司的成功和壮大,它们也将越来越难以进入更新的市场,尽管这种更新市场的未来前景注定会更为广阔。 (3)无法分析尚未存在的市场。 可靠的市场调研和周详的计划,以及随后对计划的有力执行,是良好管理的标志。 当应用于延续性技术创新时,这些做法都是十分可贵的。在磁盘驱动器行业发展史上,那些既有企业在每一次延续性创新中之所以都能够处于领先地位,其实以上做法正是最基本的原因。 (4)一个组织的潜在能力也决定了它的缺陷所在。 当经理人员要处理一个创新问题的时候,他们总是本能地试图调派有能力的人员来做这项工作。一旦他们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大多数的经理人员都会设想,由这些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也一定能够成功完成任务。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组织所具有的潜能和在其中工作的人员是两回事。 一个组织的潜能存在于两个方面:第 一是它的运行程序。这是一套方法,人们从中学会将劳动丶能源丶原材料丶信息以及资金和技术等投入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出。 第二是这个组织的价值观,它是组织中的管理者和雇员在做出优先选择决策时所使用的一把无形的尺子。人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人们可以学会成就各种不同的事情 (5)技术供给可能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
免费:商业的未来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宣称:“唯有变化是永恒”。
Post Views: 9,842 免费:商业的未来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宣称:“唯有变化是永恒”。 在电力刚刚出现的爱迪生时代,如果有人说,未来的电力将像廉价的自来水一样,使用时一打开龙头就能立即接通,那么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痴人说梦。但最终在英萨尔等先行者的不懈努力下,这一切变成了现实——廉价的电力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社会。 同样,在这个经济社会里,当企业的利益是为了追求利润 化时,如果有人写了一本书推崇未来的“免费商业”模式,那么很多人也许会不以为然。但最终,这一切也将变成现实——因为它所代表的是未来的商业发展趋向。 互联网时代 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 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它对人的心理丶观念甚至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重构都是革命性的。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时代也正在改写这个经济社会的商业模式。 一种商业模式既可以统摄未来的市场,也可以挤垮当前的市场——在我们这个现代经济社会里,这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进入21世纪的时代 免费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在《免费:商业的未来 》(Free: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这本书中,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en)认为,新型的“免费”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策略,而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卓越能力。在上世纪“免费”是一种强有力的推销手段,而在21世纪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究竟什么是免费商业模式?根据克里斯•安德森的说法,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电脑字节为基础上的经济学,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 这是数字化时代一个独有特征,如果某样东西成了软件,那么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不可避免地趋于零化。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也是 ,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在原子经济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周围的物品都在逐渐升值。但是在字节经济的网络世界中,物品变得越来越便宜。 “免费文化” 正在人们的生活中崛起 免费商业模式所基于的是庞大的消费群体,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人气赚足了,名声响了,这就是盈利的基础。 我们看到,“免费文化”正在人们的生活中崛起,即有很多东西人们觉得不付钱就享受是理所当然的。而一旦公司突破传统思维,接受价格并非完全取决于产品成本的观念,新的机遇就会突如其来。 当然,免费商业模式也并不是完全像尼古拉斯•卡尔眼中的电和自来水一样,一打开开关就能马上接通。如果克里斯•安德森是“爱迪生”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无数个塞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去推动这种未来的商业模式。英萨尔是一位英国出生的美国商业巨头,他让人类进入“灯火通明”的良夜。
管理者为什麽无法留住一流人才?
Post Views: 10,427 管理者为什麽无法留住一流人才? 美国矽谷(Silicon Valley)的大公司,例如谷歌(Google)丶特斯拉(Tesla)丶脸书(Facebook)以及Airbnb等等,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汇集了一批超级能干的人才。为什么这样的公司总能够留住人才,这确实是值得令企业家深思的问题。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Kai-Fu Lee)有一篇文章对这样的情况有很好分析,能够让企业家知道什麽样的企业文化能引起一流人才的认同,以及管理者怎麽做才能吸引并留住一流人才,非常值得企业家参考。 1丶情怀是驱动发展的法宝 Airbnb拥有很强的企业文化,而它的企业文化基本上就是三个字——归属感。 所以在Airbnb的网站丶每一张照片,包括你去住宿的每一家房东,都不是说要多赚点外快,而是精心的把自己的爱丶自己的心注入到了产品,无论是Airbnb的产品,还是你住的每一个房间。 笔者表示,当他们35个人到了Airbnb参观的时候,引导他们参观的有4位导游,而这4位都是公司的员工,他们放下了自己的工作,来做引导。 为什麽会有4个导游?试想如果只有一个导游,後面的人可能听不清楚,他们是这麽重视每一个人的体验。他们为笔者及朋友介绍了公司上市的途径丶融资困难,创始人如何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去租别的房子,不断的布置,去尝试等等。 笔者从他们的眼中里看到了,他们对公司及公司文化的认可,还有对每一个访客发自内心的主人翁心态。 对于脸书,笔者看到的又是什麽呢? 笔者表示,脸书这家公司是希望通过分享,让世界更为开放丶更为紧密的连接。笔者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美丽开放的downtown,里面有咖啡厅,有游乐厅,大家可以留言,好像代表了地图,把全世界每一个世界公民都联结在一起的梦想。所以走进一家公司,如果它是一家有文化的公司,它就会很直接传递出公司的文化。 透过这几家公司笔者看到的矽谷不是只有一种文化,实际上矽谷是一片非常好的土壤,它基於开放丶科技丶分享,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苗子丶不同的种子,发展出了很多伟大的公司。 2丶招揽人才能靠文化吗? 一家好公司的领导,要真心地相信自己公司的使命和文化,要不然还不如不要。 笔者举例,如果你上班每天看到老板跟自己说,本身公司的文化就是用本身的知识创造自身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你会相信吗?你会激励吗?你会相信对自己的工作有指引的效果吗?还是你觉得骗谁呀。 所以一个好的文化和使命,不但可以让每个员工上班的时候可以自我激励,而且对他衡量每个工作是有非常直接丶细腻丶客观丶可评估的一个引导力量。 3丶你为什麽无法留住一流人才 离开矽谷,笔者自己在微软的团队,也看到非常多顶尖的奇才。微软研究院或者谷歌工程师做的好,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於汇集了这一批超级厉害的能人。那麽怎麽样做好人才的管理呢?笔者特地分享他个人的经验。 作为创业公司的CEO,你30%的时间应该花在人才上,其他你该花的时间是树立公司的文化丶让自己更强大,这三件事情应该占到你80%丶90%的时间。 随着公司的壮大,你一定要非常清晰地找到那10%的核心员工。 在国外有一个说法,就是如果你的公司碰到了问题,大船可能要沉了,但是你还有很少的资金,只能交给整个公司中10%或者5%的人让他们去探明方向。 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清楚这10%的人他们是谁,要对他们有相当程度的认可,要给他们很好的待遇,要了解他们想要什麽,放权给他们。 一个老板对於员工做了好的事情,光是发钱奖励是不够的。你作为老板一定要了解你的员工牛在什麽地方,或者是他有什麽东西是别人不具备的,你花点时间去理解员工,会比给员工任何的激励都重要。 另外,对员工的放权也很重要。一个伟大的CEO要对公司方向有非常清晰的掌舵和把控,但是他对於如何去执行技术丶产品丶售後丶销售丶市场,也能让每个能人在他的领域里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一个什麽都要管得很细腻的老板,是没有办法留住一流人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