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智能手机鼻祖 黑莓(Blackberry) 不敌苹果(Apple)和三星(Samsung) 主动放弃手机自主生产
Post Views: 36,261 发明智能手机、吸引了大批拥趸的加拿大(Canada)企业–黑莓公司(Blackberry)已经停止了手机的自主生产。 黑莓将手机生产外包给外国的合作伙伴,并将注意力完全放到利润率更高、不断增长的软件业务,至此,在这场实则很久以前就输给苹果(Apple)和三星(Samsung)的战争中,黑莓终于认输了。 该公司于2016年9月28日表示,已与一家印尼(Indonesia)公司就生产、分销黑莓品牌设备达成了授权协议。同时还在与中国(China)和印度(India)生产商就达成协议展开讨论。 自首席执行员程守宗(John Chen)近三年以前上任后,黑莓将其部分生产外包给了富士康(鸿海集团)(Foxconn),焦点实则已转移,而当天的消息正式确认了公司的转型。 剥离亏损的智能手机生产业务将令公司更加容易持续地实现盈利。该公司仍将设计智能手机应用,以及Alphabet Inc.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安卓系统版本。 程守宗表示,公司战略正达到拐点。财务根基扎实,目前的重点是要转向软件领域。 他指出,新的战略将会提高利润率,还可能增加黑莓品牌手机的销售量,因获得授权的制造商在新兴市场中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例如印尼、南非(South Africa)和尼日利亚(Nigeria)。 虽然黑莓最新款手机–DTEK50已经几乎完全通过外包生产,但上述消息对于曾几何时市场价值达到800亿美元的黑莓而言,无疑是标志性事件。目前该公司市值43亿美元。 黑莓智能手机 曾是市场主导品牌 黑莓是于1999年创立。其特色是支援推动式电子邮件、行动电话、文字短信、互联网传真、网页浏览及其他无线资讯服务。较新的型号亦加入个人数码助理功能如电话簿、行事历等及话音通讯功能。大部分黑莓设备附设小型但完整的QWERTY键盘,方便用户输入文字。 黑莓手机曾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品牌,2006年,黑莓在美国(United States)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8%,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美国上至总统下到寻常百姓,很多人都是黑莓忠实的用户。 但在和苹果的iPhone系列手机以及谷歌(Google)的安卓系列手机的竞争当中,黑莓却成为了失败者,而且黑莓这一品牌价值自2012年已经严重贬值了。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外号“史帝夫·乔布斯”(Steve Jobs) 法国(France)公司伊利亚德(Iliad SA)创办人 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 像条鲶鱼左冲右颠覆法国(France)电讯业
Post Views: 43,636 引言 对法国(France)亿万富豪兼伊利亚德公司(Iliad SA)创办人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来说,他生来仿佛就是为了颠覆。如今,他在法国电讯业的横冲直撞已经惊动法国总统修改提案,以追上其他欧洲(Europe)国家。鉴于他的贡献,法国媒体集体送给他一个外号:“史帝夫·乔布斯”(Steve Jobs)。但是实际上,他更像一条鲶鱼,左冲右突中,僵化的市场就此风生水起。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他的成长故事。 根据《福布斯》(Forbes)的最新资料显示,法国(France)亿万富豪兼伊利亚德公司(Iliad SA)创办人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在截至2015年9月9日为止的财富净值达85亿美元,在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136位,而在法国富豪排行榜上则排名第9位。 这笔财富部分来自于他所创办的上市公司–伊利亚德公司(Iliad)约55%股权。这家公司是在2004年上市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曾经在近期内一度创下237.95欧元的历史高点,而截至2015年9月8日为止的闭市价格则达197.45欧元。若以其股票总额5845万4000股计算,他所持有的股权价值约达64亿欧元。 尼尔是法国电讯的狂人,他的出现逼使了法国电讯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法国总统法朗西斯·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于2014年5月修正了本身在2013年制定的一项提案,用以在十年内扩大该国的高速通信网络。与许多人想象的发达国家不一样,该国的电讯业其实很糟糕。 在城市里,尽管资费并不便宜,但网络和手机通信常常毫无预兆就出现问题。在边远乡村,人们或许要跑上一个山坡挥舞手机,才有可能发送一个短信。为此,Orange、SFR、Bouygues三家法国电讯公司饱受诟病。 但从2009年开始,全新的竞争者Free公司横空出世,公司创始人泽维尔·尼发誓要用超低的价格“血洗”法国电讯业。 他的确做到了,并迅速占领了全国10%的市场。 对尼尔来说,他生来仿佛就是为了颠覆。1991年,他就创建了法国首家网络服务供应商WorldNet;2002年,他推出的“自由机顶盒”,提供不限时长的通话、看电视以及上网,首创“三网合一”,推动行业洗牌;如今,他在法国电讯业的横冲直撞,已经惊动总统修改提案,以追上瑞士(Switzerland)、比利时(Belgium)和葡萄牙(Portugal)等其他欧洲(Europe)国家。 鉴于尼尔的贡献,法国媒体集体送给他一个外号:“史帝夫·乔布斯”(Steve Jobs)。但是实际上,他更像一条鲶鱼,左冲右突中,僵化的市场就此风生水起。 尼尔18岁那一年 开始了创业之旅 尼尔生于1967年8月25日,从小在克雷泰伊(Creteil)长大,这是巴黎(Paris)东南郊区一个毫无魅力的工人阶层塔楼住宅区。14岁时,在一家制药公司担任专利顾问的父亲给了他一个礼物:英国(United Kingdom)科学家克里夫·辛克莱尔爵士(Sir Clive Sinclair)开发的一台Sinclair ZX81电脑。这个黑匣子的内存只有1K,没有显示器,有个卡式录音带存储器。他回忆时说:“机器很小,也很便宜,但对我来说是个革命。” 靠着这台机器,他自学了20世纪80年代的BASIC、C和Assembler等编程语言。 1985年,18岁的尼尔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商业冒险:当时,法国电讯的工程师们已开发出了因特网的雏形——Minitel电脑网络。用电话线连接的Minitel电脑终端能让用户做些简单事务,比如彼此之间发送短信。尼尔正是利用了这个电脑网络提供的邮箱和留言板,编写出一款聊天室软件,提供聊天服务。 那时互联网尚未兴起,使用Minitel的人们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蜂拥而至尼尔的聊天室。后来,由于聊天室涉及不雅内容,结果被关停。 还不满20岁的尼尔,此时已经显露出非同寻常的冷静和理性。他并不把这个挫折放在心上。在他的世界里,为失败痛心或懊悔是非常不明智的,赶快找到另一条路,才是重中之重。 转机在1991年到来。大学都没读,一直呆在车库里探索电脑世界的尼尔,在24岁这年创办了法国首家互联网服务提供机构Worldnet。 当时,不少法国人仍觉得Minitel才是未来的希望,尼尔的眼光则更为敏锐。他说:“那时没人相信互联网会成功。” 尼尔的超前眼光让他在2000年一跃成为富豪–在互联网泡沫最为鼎盛的时候,尼尔将Worldnet以5000多万美元卖出,那时,他才33岁。 手握5000万美元的尼尔,将重心都转到了自己在1998年创建的伊利亚德公司(Iliad SA)上来。这位自学成才的程序高手透露,创建伊利亚德公司的时候,自己想得更多的是思想意识,而不是商业命题。 他说:“你家里已经有了电、有了水,我觉得,你还应该有其他的联系。在我看来,那就是互联网,你可以用它干所有的事情–你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 尼尔的绝妙创想以2002年“自由机顶盒”(Free box)的推出而得到实现,这是一种宽带调制解调器,将上网、看电视和打电话的所有功能都集成到了一个整齐的盒子里,提供不限时长的固定电话和电视通话,且包月费用仅需29.99欧元。 竞争对手们慌了。他们雇了大批的销售人员,花了大价钱打广告,以期能够抢到市场份额。不过,自由机顶盒却保持了轻量运作的战术–他们所提供的数据计划太诱人了,消费者很难无视这一点。所以,竞争者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着降价。 果不其然,在这场价格战之后,自由机顶盒的很多竞争者被市场淘汰了。在美国(United States),直到2005年,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Time Warner)才推出了类似的东西。尼尔说:“我们发明了“三网合一”的概念,其他所有的市场都是照抄我们的。” 今天,自由机顶盒在法国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必备品。 尼尔于2009年 迎来事业的高峰 如果说尼尔的颠覆此前都还是小打小闹的话,2009年,他真正迎来事业高峰。 当时,法国电讯业有三大综合运营商Orange、SFR以及Bouygues,市场看似竞争激烈,实则另有玄机:例如,当一名客户选择新运营商签约iPhone时,只要能提供原有公司过去三个月的话费发票就能获得100欧元以上的现金返还。 貌似惨烈的价格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默契:近年,合约价格不断攀升,顾客需要每月缴纳约45到70欧元才能用上一个仅够通话几小时的数据计划,微小的让利更像是一种“哄骗”消费者的商业策略,消费者付出的资费,堪称欧洲最贵。 于是,在杀出重围以2亿4000万欧元买下3G牌照后,伊利亚德的子公司–Free杀进法国电讯业。尼尔向消费者描绘这样一幅场景:通话不限时长,短信不限次数,数据流量同样上不封顶(超过3G后速度减缓)。同等数据计划以往需要50欧元,还要附加一个跟运营商签订的两年合同。 而在Free,这样一个数据计划的售价只有19.99欧元且无须签订任何“卖身契”。对于已使用自由机顶盒的忠实客户,Free还提供5欧元的减免;对于使用电话不多的客户,Free甚至提供了每月仅需2欧元的服务。消费者终于感受到了Free–天马行空的自由。 当然,电讯业的基础建设十分昂贵。因此,尼尔很早就开始为今天的事业精心布局。几年前,Free开始向其互联网用户捆绑销售无限量拨打电话业务,并借机将网络资费提高到35.99美元。由于资费增加不多但功效增加太多,大量用户蜂拥而至,成本增加有限的公司因此赚得巨大利润。这正是尼尔发动价格战的底气。 当然,在尼尔强有力的市场手段刺激下,三大公司也纷纷降价。法国人多年没能实现的电讯降价梦想,就因为一个搅局者的出现,变成了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尼尔的性格不拘小节,不打领带,披肩长发,一看就是特立独行。他每天会收到2000封电子邮件,为节约时间,他喜欢用“是”或者“不”来回复邮件。 尼尔是大财主之一 MyRepublic […]
澳洲(Australia)主要城市 房价于2017年12月普遍降温
Post Views: 10,781 澳洲(Australia)主要城市 房价于2017年12月普遍降温 澳洲(Australia)主要城市2017年12月房价普遍下跌,随着投资性借贷的收紧,一度炙手可热的悉尼楼市持续降温,这令监管者松了一口气,但可能对消费者支出造成拖累。 地产研究机构CoreLogic发布的12月房价指数显示,几个首府城市的合计房价指数较11月下跌0.4%。年度房价涨幅从11月的5.2%降至4.3%,较2017年年中的10.5%大幅减速。 悉尼(Sydney)地区12月房价环比下跌0.9%,同比涨幅降至3.1%,远低于年初高峰时的17%。不过,与2012年2月达到的周期性低点相比,悉尼房价仍上涨71%。 墨尔本(Melbourne)的情况略好一些,部分受益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当地12月房价环比下跌0.2%,同比涨幅为8.9%。大城市以外的房价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8%。 专家预测于2018年 澳洲房价有望恢复涨势 尽管澳洲一些重量级房地产市场(比如悉尼)房价开始下跌,但一些专家预测,澳洲2018的房价仍将大幅上涨。 墨尔本的房价预计将在2018上升7%-12%,而悉尼房价预计将增长4-8%,SQM Research公司的市场经理Louis Christopher同时表示堪培拉的房价预计价格将上涨5-9%。 这些预期都属于“基本情况”,前提是澳洲银行利率能够保持稳定,则能反映出预测结果。如果银行监管机构采取抑制放贷活动的话,澳币则将继续保持稳定。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