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世界多国纷纷抢进 伊斯兰金融(Islamic Finance)商机大
Post Views: 41,327 有专家预言,金融风暴之后,伊斯兰的“赚钱体系”将席卷全世界,其实,许多国家企业已经在抢赚“伊斯兰财”。所谓伊斯兰金融(Islamic Finance),是以遵循“伊斯兰律法”(《Shariah》)为前提的金融体系,其最大特点是“严禁利息”。 或许很多人会问:“不收利息,不准投机,那么伊斯兰金融到底如何生存与发展?”其实,伊斯兰金融机构不收利息不投机,主要采用变通方式获得利润。如允许在一定原则和条件下收取费用、酬金和佣金。 那么,无法收付利息的“伊斯兰金融”到底如何运作?如何投资?其实,伊斯兰金融是允许在一定原则和条件下收取费用、酬金和佣金。 例如一个公司要贷款购买一套设备,伊斯兰银行不是直接向贷款公司提供资金,而是自己先将设备买回来,然后以成本加价方式或分期付款方式出售给客户。合同付款期内,无论经济如何变动,总数不变,银行在客户付款之前对货物享有所有权。 目前,世界上的伊斯兰金融的核心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Malaysia)、埃及(Egypt)、迪拜(Dubai)、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此外,英国(United Kingdom)、新加坡(Singapore)、香港(Hong Kong)、印尼(Indonesia)、土耳其(Turkey)以及其他中东国家,也在积极开发“伊斯兰金融”的潜能。目前的伊斯兰金融市场,已有大批中东油元资金涌入;而非伊斯兰教国家也竞相投入商品开发、基础建设的计划。 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宗旨是将伊斯兰原则、法律及传统体现在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原则下,促进对那些从事伊斯兰教法允许的商业及贸易活动企业投资。 按照巴林(Bahrain)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执行司长阿都拉曼艾巴克的说法,伊斯兰金融其实是一种建立在良好道德标准上的金融业务模式,而巴林就是要维持和发展成为中东乃至全世界的伊斯兰金融中心。 作为一种金融业态,伊斯兰金融最早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沙特在世界伊斯兰大会上提出了建立国际伊斯兰银行的建议。70年代末,随着巴林离岸银行中心出现后,一批伊斯兰银行受当地优惠条件和业务机会吸引,纷纷移师巴林,使巴林成为世界伊斯兰银行中心。 巴林聚集了世界上最集中的伊斯兰金融机构,当中包括许多致力于发展伊斯兰金融的组织,如伊斯兰金融机构会计和审计组织(AAOIFI)、国际伊斯兰金融市场(IIFM)、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总理事会等。 最近10年来,伊斯兰金融发展要远远好于传统金融业,阿都拉曼艾巴克认为伊斯兰金融抗压能力更强,不允许出售债务和禁止投机等让伊斯兰金融具备了自我保护机制。同时随着欧美国家对金融业监管越来越严格,传统银行业发展空间受到了遏制,给了伊斯兰金融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非穆斯林而言,伊斯兰金融是值得去研究、探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基于良好的道德标准,可以帮助人们加强自律性,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自我满足感。” 至于伊斯兰金融和传统金融业孰轻孰重,巴林采取了同时发展。“我们认为应该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有些机构会选择只做传统金融,有些机构可能会选择只做伊斯兰金融,但我们同时也允许传统金融机构向市场提供伊斯兰金融产品。如传统银行往往可以设立一个伊斯兰业务窗口,向公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伊斯兰金融有4种交易方式 伊斯兰银行的金融信贷活动一般采取4种方式: 参予股份制。银行向借方的发展项目提供贷款时,以股份的形式投入,双方按协议分配利润。 盈亏分摊制。银行与顾客(即存款者和借贷者)结为伙伴关系,双方按照协议共同分担经营的亏损或参加利润的分配。 加价制。银行在资助贸易时,从标高价格中获取收入。当客户申请贷款购买某种货物时,双方达成协议,由银行出资购买,在到期偿还贷款时,银行收取高于原先物品的价格,其中的差额就是银行收益。 手续费制。凡汇款、信用证、中长期贷款、外贸贷款等均按款额和期限,由银行收取2~4%的手续费,用以支付银行的管理费和通货膨胀的差额。为了鼓励扩大存款,对存款人可按银行经营的情况和存款额的多少,参加利润分成、获得存款奖金和货币的保值金,并在申请贷款、使用支票等方面给予优待。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通过贯彻各种金融方针政策 齐鲁证券(Qilu Securities) 崛起成为中国能力最强做市商
Post Views: 40,157 引言 身为中国(China)龙头券商之一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Qilu Securities Co., Ltd.)成立于2001年5月15日,注册资本达52亿1200万人民币,员工近5000人,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设有224家证券营业部、27家分公司。近几年,该公司共为100多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服务,实现融资额近千亿人民币,为200多家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目前公司服务客户400万,管理客户资产7000亿人民币。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该证券行的成长故事。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Qilu Securities Co., Ltd.)的前身为“山东省齐鲁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5日,是中国大型综合类券商,注册资本达52亿1200万人民币,员工近5000人,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设有224家证券营业部、27家分公司。 该证券行控制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Luzheng Futures Co., Ltd.)、鲁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Luzheng Chuangye Investment Limited)、齐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Qilu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齐鲁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Qilu Security Assets Management Limited),参股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Wanjia Asset Management Co.,Ltd.)、齐鲁股权交易中心(Qilu Equity Trust Trading Center),形成集证券、基金、期货、直投为一体的综合性证券控股集团。 近几年,齐鲁证券共为100多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服务,实现融资额近千亿人民币,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财务顾问服务。目前公司服务客户400万,管理客户资产7000亿人民币。 齐鲁证券最近被票选为中国做市商能力最强的一家券商。它为124家上市企业提供做市服务。新三板做市企业股票平均市盈率约91.47倍。 广州文华新三板上市 齐鲁证券是合作伙伴 最近齐鲁证券也获得文华大系统股东集体投票,成为广州文华新三板上市的合作伙伴。文华与齐鲁证券共同组建“文华齐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文华系”企业在新三板提供做市业务。文华大系统是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实践中民营企业的先行者,在多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 齐鲁证券旗下公司及业务: 鲁证期货 鲁证期货是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山东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由齐鲁证券出资控制,将泉鑫、齐鲁,以及三隆3家期货公司“合三为一”重组而来的大型专业期货公司。前者总部设于山东济南(Jinan,Shandong),是山东省最大的期货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7亿5000万人民币,员工500余人,在中国设有24家期货营业部,同时依托齐鲁证券遍布中国各地的200余家营业网点,形成覆盖中国的服务网络。 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并且不断开展场外衍生品等各类创新业务。该公司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席位,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4家全面结算会员之一。 鲁证创业投资 鲁证创业投资是齐鲁证券的专业直接投资子公司。后者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直接股权投资业务试点后,于2010年5月份在深圳(Shenzhen)成立了鲁证创业投资。 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9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了创业投资业务、创业投资咨询业务、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的管理服务业务,以及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 齐鲁国际控股 齐鲁国际控股是由齐鲁证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在香港(Hongkong)特别行政区依照当地法律注册成立的境外全资子公司。 该公司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通过下设的各全资业务子公司,从事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规管的证券经纪、期货、投资移民、债券等各类证券业务。 齐鲁国际控股依托其母公司的内地资源和优势,应用国际的管理理念、金融创新、服务水平,致力于为中国内地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完善的境外投、融资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动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搭建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金融桥梁,促进两地金融业的共同发展,为中国证券行业的国际化和竞争力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齐鲁证券(上海)资产管理 齐鲁证券(上海)资产管理(简称齐鲁证券资管)是齐鲁证券旗下专注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前者于2014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其注册地在上海(Shanghai),办公地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 齐鲁证券资管针对客户在投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开发并建立涵盖股票型、量化型、债券型、固收型等多种类型的完善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线。目前已有的包括齐鲁海锐、齐鲁青辰、齐鲁先锋、齐鲁锦通、齐鲁北极星、齐鲁星河、齐鲁星汉等系列。 除传统的集合理财计划,齐鲁证券资管还充分发挥个性化定制特色,在充分揭示风险并获得客户授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券商主动管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该公司依托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解决能力,尤其是在股权质押融资、衍生品等投资领域,建立起不同风险收益配比的完备产品线,向全方位的资产管理、资产配置领域进军。 万家基金管理 万家基金管理,原名为天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23日正式成立。2006年2月20日正式更名为现有名称。 […]
“股神”巴菲特赞叹的富豪 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 以投资与并购建起企业王国
Post Views: 12,309 综观富豪榜,大多富豪都是依靠创办企业来积累财富,而巴西(Brazil)商人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却是通过其精准的投资和并购,一步步打造起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位企业大亨的成长故事。 现年80岁的巴西(Brazil)富豪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看似默默无名,其实是个私募并购的大投资家。 他是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隐形霸主。根据《福布斯》杂志2019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显示,截至2019年9月19日为止,雷曼以其个人资产净值228亿美元位列第35位,在巴西则是排名第2。 综观富豪榜,大多数富豪都是依靠创办企业来积累财富,而这一位巴西商人却是通过其精准的投资和并购,一步步打造起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他一口气鲸吞百威、汉堡王、亨氏、卡夫、蒂姆·霍顿斯等食品业品牌巨头,掌控了一个3000多亿美元食品饮料的帝国。其胃口之巨大、牙齿之锋利,以及锁定一个目标必定拿下的信念,让美国(United States)投资大师、“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都赞叹不已。 1939年8月26日,豪尔赫·保罗·雷曼出生于里约热内卢,他的父亲是一位1920年代移民至巴西的瑞士(Switzerland)商人。他从小在体育方面表现得很有天赋。 1961年,雷曼以网球体育特优生的身份被哈佛大学录取,随后从该大学毕业。大学毕业之后,他回到巴西成了一名出色的网球运动员,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他曾5次夺得全国网球冠军,并且参加了两次戴维斯杯(Davis Cup)和温布顿网球锦标赛。在这段期间,他也曾短暂担任过《巴西日报》的财经专栏作家。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是雷曼的一条人生准则。虽然他的球技在巴西首屈一指,但在国际赛中,他意识到自己并不能冲出重围,随即便果断选择放弃体育生涯,下海从商。 遇到两位最重要伙伴 组成“巴西三剑客” 哈佛毕业后的雷曼先后在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以及高盛(Goldman Sachs)当过管理培训生。其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合作伙伴–卡洛斯·阿尔贝托·斯库彼拉(Carlos Alberto Sicupira)与马塞尔·赫尔曼·泰里斯(Marcel Herrmann Telles),3人之后被合称为“巴西三剑客”。 32岁时,存下不少钱的雷曼拉着两个合伙人,决定出手大干一场。1971年,雷曼买下一个经纪公司,模彷高盛的合伙人制度,三剑客共同成立了投行加兰蒂亚(Garantia)。1980年代,巴西不断通过货币超发刺激经济,让加兰蒂亚这一类的投资银行赚不少钱。 然而,1998年,巴西爆发股灾,股价大跌。雷曼的投行也受到影响,这时候,他再一次见好就收,将公司以近7亿美元果断卖给老东家瑞士信贷。 拿着这笔钱,2004年,他与两位同伴东山再起,成立了3G资本(3G Capital)。3代表3个合伙人、G代表让他们共同致富的加兰蒂亚,从此专注于并购。作为一家巴西私人股本公司,3G资本的投资资金都是从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募集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