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重建后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Gwadar,Pakistan)于2016年11月13日正式开航,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庆祝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包括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陆军参谋长拉希勒以及中国(China)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在内的中巴官员见证了首批中国商船从瓜达尔港出海。
瓜达尔港是个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的深水不冻港,坐落于盛产石油的波斯湾(Persian Gulf)以及阿曼(Oman)海峡的战略要地,距离卡拉奇(Karachi)460公里,距离伊朗(Iran)边界75公里。
根据媒体报道,半个多世纪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瓜达尔港就引起了美苏两大国的激烈争夺。今天,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计划重要部分的瓜达尔港在中国的投资下成功建成,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又是第一支自北向南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西部地区的车队,这一些都证明着“一走廊、多通道”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
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仅仅两年后,就从阿曼手中购得瓜达尔港。随后的历史演变显示出巴基斯坦人的远见。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海军封锁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最主要港口和海军基地卡拉奇,令这个海岸线并不短的国家陷入困境。卡拉奇港在英国殖民者的建设下,是设施最齐全的港口,但不足之处在于,卡拉奇港距离印巴边境只有200多公里。于是,归入巴基斯坦不久的瓜达尔港,就成了前苏联寻求南方出海口的目标。
于是,这个原先并不起眼的港口,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和大国利益的交汇点。
在防务智库globalsecurity的介绍中,瓜达尔港是一个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深水不冻港,坐落于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和阿曼海峡的战略要地,距离卡拉奇460公里,距离伊朗边界75公里。对于巴基斯坦来说,瓜达尔港是个相对卡拉奇之外,另一个经济、军事以及战略要地的可替代选择。同样的,它还是伊朗的南部港口恰赫巴哈尔(Chabahar)的竞争者,后者的目标是成为利润丰厚的中亚贸易的出海通道。
旁遮普大学学者纳希达·纳森(Naheeda Naseem)认为,可以预见,中东地区在未来几年将发生一系列政治冲突,因而寻找可替代港口以保证波斯湾原油出口的稳定非常重要。卡拉奇本来是个更好的选择,但它目前的负担已经过于沉重。
在美、俄或明或暗的博弈下,令瓜达尔港的开发迟迟得不到启动,巴基斯坦政府不得不另寻他途。
美国与俄罗斯各有盘算
巴基斯坦将眼光投向中国
1999年穆沙拉夫总统执政后,决定上马瓜达尔深水港项目,并且请求中国政府援建。穆沙拉夫于2000年7月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广泛的共识。中国于2001年作出援建决定。当年8月,中巴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瓜达尔港项目一期工程融资协议。
外电报道认为,中国在阿拉伯海的沿岸建立港口,也是为了避开政治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传统上,波斯湾是美国(United States)的势力范围,美国不会放松对那里的高度警戒。中国放弃波斯湾,同时也是绕开与美国发生利益冲撞的危险。
中国很早就开始实行“绕开波斯湾”的政策。中国从安曼(Amman)大量进口石油便是一例。从安曼进口中国的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1%。瓜达尔港口则更使中国具备脱离海湾的能力。
有了瓜达尔,中国将可以触及非洲(Africa)石油。与非洲石油新兴国家,如赤道的几内亚(Guinea)、喀麦隆(Cameroon)、加蓬(Gabon)以及安哥拉(Angola)等。中国已签有石油协定,与苏丹(Sudan)的石油合同更是早在实施当中。苏丹港正是在红海海岸。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南亚专家泰里斯总结道:“这样,中国在未来便占有了一处从海湾源源不断供给石油的重要地理位置。”
于是,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巨资援建之下,瓜达尔港的进展迅速,于2005年结束了第一期项目工程。
然而,在2006年的竞标当中,新加坡港务国际公司击败中国夺得了这一个重要港口的运营权。不过,由于新方负责后货运量严重不足,最终于2013年将运营权转移给中国企业。
此时的中国已经与2002年开始援建瓜达尔港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从新加坡(Singapore)手中接过瓜达尔港运营权,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区域性的,且将是全球性的。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标志着向西开放战略的正式形成。借助于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喀什经济特区,瓜达尔港成为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海洋起点。随着瓜达尔港迎来新生,“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一个落地成果也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