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份都在赔钱的亚马逊(Amazon),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其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曾说过:“衡量亚马逊的最终财务指标,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最想推动的是每股自由现金流。”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其中的道理。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1995年创立亚马逊(Amazon)。20多年之后的今天,亚马逊市值已经达到34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全球第二大的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
在过去的20年里,亚马逊的营业收入实现近指数式的增长,但营利却一直接近于零。
为什么亚马逊一直不赚钱?
一个在很多年份都在赔钱的公司,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表面看起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一个公司的价值,是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而不是利润。恰如贝佐斯在2004年致股东的信里写到的:
“衡量亚马逊的最终财务指标,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最想推动的是每股自由现金流。”
但这其实是和我们的商业常识相违背的,绝大部分公司都在强调利润,几乎所有人从接触商业开始,就知道公司的目标是为了营利。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贝佐斯曾用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今天你发明一个交通工具,可以快速的运送乘客。这个交通工具很昂贵,其制造成本是1.6亿元。我们假设这个交通工具可以使用4年,每年最多运输乘客10万人次。每一次乘坐票价1000元,同时需要450元的能源成本,和50元的人工和其他成本。
我们设想这个生意是快速成长的,在第一年就能达到10万人次乘坐,完全使用了所有运输能力。所以在扣掉所有成本和折旧后,这项业务净利润是1000万,10%的净利率。
这个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净利润,所以基于上面的数据,创始人决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达到销售额和净利率的翻倍增长,所以在接下来的第2年到第4年分别增加了1个,2个和4个这样的交通工具。
让人欣喜的结果: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100%,4年累计净利率达到1.5亿。如果只考虑利润表,投资者一定非常开心。
然而,当我们看一下现金流量表的话,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在未来的4年里,这一项业务产生的累计自由现金流是-5.3亿。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只关注营利情况,没有办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在为股东创造价值。
而从现金流的角度,你很容易地就会发现,在上面的例子里,越是减少新交通工具的投入,现金流状况就越好。但是即便我们只投资了第1年一个交通工具,累计现金流量也是直到第4年才超过原始的交通工具投入1.6亿。当我们把这4年的现金流贴现(假设12%的贴现率),这些现金流的现值依然小于原始投入1.6亿。
很明显,不管增长率是多少,我们都不应该做这项业务,因为这项业务根本上就是有问题的。
同时,在这个例子里我们能清楚的看到营利和自由现金流的对立,这在实际商业环境中其实时常发生。
公司最终目的不是营利
而是最大化自由现金流
我们引入一个简单的公式: Y=f(x),其中Y表示公司的价值,x表示公司拥有者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x,也有不同的Y,那公司的本质是什么呢?
是f,是资本的效率。不同的公司,存在的最本质差别是资本的运用效率不同。
资本效率的分子是自由现金流,而分母是投入的资本。当投入的资本恒定,提高资本效率的唯一方式是最大化自由现金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的最终目的不是营利,而是更好的利用其资本,最大化自由现金流。利润只是自由现金流的一种形式而已。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们来看一看亚马逊这家公司。
以2004年为例,当年亚马逊的销售额大概70亿美元,由于非常快的库存周转,当年的库存产品所占用的资金只有4.8亿美元。
另一个数据会更让你惊讶:2014年亚马逊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46亿美元,只占到了当年销售额的4%。
用一种最为粗略的方法推断。我们来假设亚马逊供应商的账期是3个月,而且亚马逊的利润率是零,上述数据意味着,亚马逊年初的时候投资了4.8+2.46=7.26亿美元以保证其正常运转,由于账期的原因,亚马逊多出了70/4=17.5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用年初的7.26亿资金,换来了17.5亿资金的自由使用权,高达2.5倍。多么惊人的资本效率。
当我们想清楚这些数字背后的真相,开头的问题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最后,如果你带着最大化自由现金流,和资本效率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亚马逊的战略和创新,我保证你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