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s: 46,524 移动互联网红利尾巴拖过的2016年里,众多互联网细分领域相继遭遇被市场看冷、在资本处遇冷的窘况,共享经济却成为中国(China)少有的大热领域之一。 根据资料显示,提到知识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那么首先要分一下互联网经济的盈利模式,然后详细分析一下以下要谈的事情。 一:流量变现模式 将海量的流量想办法转变为盈利。举例有二:广告(如谷歌(Google),按广告点击收费)、导流(如360浏览器,按导入的流量多少收费)。 关于流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理解其价值。比如,若你想开一家卖鞋的店铺,在租金合理的前提下,你一般会选择热闹的商业街;你想摆摊卖鸡蛋灌饼,在交得起保护费的前提下,你一般会选择居民区的大门口、地铁站出口,或者是写字楼密集的地区。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有很多人经过,而这些人,很多是带着需求的,很可能会产生购买行为。 另一方面,你有否注意到类似这样的细节:很多超市,如果它有2层楼的话,入口一般在2层;如果是3层楼,入口则十有八九在3层;而它们的出口,不出意外,一定会在1层。这种设置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让你多在超市中停留。换句话讲,超市的经营者认为,你在超市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多买东西。 在互联网产品之中,将虚拟的流量转化为真实的收入,同样是一种基础的盈利模式。流量变现模式的逻辑是:先获得大量的流量,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告、流量分发等方式赚钱。 二:佣金分成模式 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提成。举例:B2C电商平台(如天猫(Tmall),按卖出商品的价格提成)、支付(如支付宝(Alipay),按收款金额提成)、团购(与流量变现模式的区别是,不一定需要先获得海量流量,用户可能会自己主动去找)、游戏平台(与游戏收入分成,这一个跟流量变现有点儿像,但还是放在佣金分成模式里面了,因为这里赚的钱其实是来源于游戏,并非来源于流量本身)。 佣金和分成都不是互联网发明的名词,而是在整个商业社会之中由来已久的概念。找律师打官司,官司打赢了,要付钱;找中介买房子,房子买到了,要付钱;想把生意做到外地,但是人生地不熟,找代理商帮忙,要把售卖产品得到的一部分钱分给代理商。这些都是已经形成的商业秩序,而这些商业秩序在互联网行业被沿用,形成了这第二种盈利模式:佣金与分成。 佣金与分成模式的逻辑是:帮助客户达成交易,并且从交易金额中扣除一定的费用。这种逻辑在传统行业由来已久,但由于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的融通,一旦信息融通,交易则更容易达成。所以这种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内尤其重要。 三:增值服务模式 基础功能免费,高级功能收费。举例:游戏(卖道具)、QQ(卖各种会员,QQshow之类)。 四:收费服务模式 就是“增值服务模式”去掉“基础功能免费”的部分,所有功能都是收费的。举例:企业邮箱(就是卖邮箱服务的)、计算能力提供商(卖服务器、数据库等等)、贩卖信息和内容(如XX网站,也有的XX网站是“基础信息免费,高级信息收费”,那就算增值服务…) 知识分享平台三大主流模式 隐形知识模式:分答、在行及其他知识分享平台为代表,用户提出需求,专家们通过面谈、电话交谈、语音模式向需求者提供服务,用户向专家付费。 该模式浅度交流为主,需求者选定所需知识领域的专家并付费提问,知识提供者根据需求者的提问回答。这一种隐形模式多以知识提供方的过往经验、知识沉淀、价值观所产出的非创作型、非结构化、非文本化的内容。 显性知识模式:道客巴巴任务平台悬赏解决需求,类似于猪八戒,区别的是:猪八戒提供的是产品,而道客巴巴强调的是知识服务。在这些平台上,需求者提出了明确的需求,例如在道客巴巴任务平台上,寻求知识提供者分析自己程序BUG原因所在、生活上某些困惑的解答、职场上具体问题解决经验等。 兴趣知识模式:以值乎为代表,收费阅读,类似网络文学收费阅读,是趣味知识类型知识分享,兴趣同实用一样是驱动人获取知识两大动力原因之一。值乎于2016年4月由知乎推出,用户关注知乎公众号后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码信息,而其他人必须付费才能看到,付费后觉得满意钱就归作者,不满意钱就归知乎官方。这一类知识分享平台主要以兴趣推动,用户只对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付费。 三种模式各有千秋,未来会以其不同的属性发展壮大,至于粉丝知识交易、实用知识交易还是兴趣知识交易谁会成为未来知识分享经济的主流,这要看哪一个模式用户群更大,三者都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同的模式下也是对应着不同的盈利模式。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Post Views: 35,824 科技的发达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经营模式,如果传统行业经营者不朝创新和革新的方向前进的话,他们将会被科技所带来的洪流所洗刷掉。 最近传媒报道一个非常贴切的个案,完全反映出当前这个发展的趋势,那就是一位经营汉堡包的业者,如何与科技相遇相知,然而将科技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澳洲(Australia)人东尼·普隆凯特(Tony Plunkett)。他经营连锁餐厅麦当劳(McDonald’s)已30年,他以为自己对于如何靠着煎汉堡赚钱已经了若指掌,于是他在2015年出走,在澳洲墨尔本(Melbourne)独自创业。 但是不久普隆凯特发现,他的事业被网络彻底颠覆,自此他与美国(United States)的叫车服务公司–优步(Uber)的送餐服务–UberEATS签约合作。 普隆凯特在悉尼(Sydney)1间紧闭的夜店内租下厨房,8月成立澳洲首间仅仰赖优步外送的餐厅–On It Burgers。 普隆凯特向媒体表示:“当你自己处理送餐服务时,你需要司机将车开回来,而那段时间属于空白时段,你不需要优步司机回头,他只会开往别处。” 普隆凯特的案例反映出数位科技带动的餐饮界激变。正当Just Eat、GrubHub、delivery Hero等大型订餐网站强力说服餐饮业者提供网路订餐外送服务之际,UberEATS的来临揭示餐厅老板的新选择–桌位和外送员都非必需品。 除厨房之外,其他的一切全部委外处理,不只重塑对成本斤斤计较的餐饮业,也直接威胁订餐网站,他们还在竞相并购以抢夺市场独霸地位。 英国食品外卖创业公司 Deliveroo 计划扩大自行车递送服务 在澳洲,因为基本工资高,餐厅更急于削减人手。根据做网站流量分析的SimilarWeb,UberEATS软体进入澳洲市场的前四个月(4至7月)访客流量增加近60%。 英国(United Kingdom)食品外卖创业公司Deliveroo,最近刚筹资2.75亿美元,也看到旗下澳洲网站流量增加,正计划扩大自行车递送服务,将对那些仰赖餐厅自雇司机的订餐网站,造成额外的威胁。 市场竞争使澳洲线上订餐数增加至每月逾百万人次–这样的规模让业者可以考虑扩大经营,也协助推动餐饮业的成长,速率约为整体零售销售的三倍。 线上订餐的外送业务成长也仍然飞快,2016年来的前5个月,每个月都至少增加39%。 普朗凯特已经开始计划提供早餐和宵夜菜单,让自己的小店可以24小时不打烊,而且如果有利润的话,他也打算在店前设置用餐区。 UberEATS的到来伴随着一波新潮流,那就是餐厅业者将完全不需餐桌及外送司机。 普隆凯特的经历反映出,数位科技带来日益扩大、横扫餐饮服务产业的剧变。 UberEATS是优步所推出的独立外卖服务,该服务最早于加拿大(Canada)测试,测试结果显然让优步满意,目前每个城市平均有100多家餐厅加盟UberEATS。 Uber for everything是优步推出一系列衍生服务的宗旨,在租车服务外,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UberEATS在西班牙巴塞罗那(Barcelona,Spain)和美国洛杉矶(Los Angeles,United States)推出后大受欢迎,2015年4月28日,优步正式宣布将UberEATS推广到纽约和芝加哥市场,优步承诺在10分钟内将新鲜食品送到客户手中。 由于所有餐食的配送时间为10分钟,优步选择与当地餐馆合作,推出适用于快捷配送的菜品,用户可在优步的服务页面下单,使用信用卡进行快捷支付。透过手机客户端,用户可查询餐食的配送位置。 UberEATS和优步的评价系统是不一样的,不是5星评价,而是一个大拇指朝上或朝下,并且客户能单独对食品和交付服务进行评分。 优步(Uber) 与阿玛逊(Amazon) 抢进餐饮外送 除了优步之外,亚马逊(Amazon)也在8月份将食物外送服务扩展至休士顿地区的95家餐厅。 针对外食主义的工作者,亚马逊稍早前宣布在美国西雅图推出名为Daily Dish的餐点外送服务,让Prime Now会员身分用户可透过Prime Now App点餐,当用户在每日上午11点前完成订餐,服务合作餐厅便会在中午12点至12点半之间将餐点送达指定地点。 亚马逊的食物外送服务目前只提供给每年缴99美元的Prime Now会员,这一些会员不必另外支付外送费,就能以与在餐厅内用餐的相同价格享有一小时内送达的外送服务。 此项服务大致上为亚马逊目前逐步推行的单日送达服务变种应用,同时部分服务模式也源自亚马逊已经推行一段时间的餐饮外送服务,至于服务合作对象暂时以服务地区境内餐厅为主。而现阶段主要以西雅图地区作为首波推行地区,未来也会计划推广到美国境内其他城市。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Post Views: 11,581 身为英国(United Kingdom)第二大无线电视经营商的独立电视台(ITV),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18年度全球最有价值的25个媒体品牌排行榜”(Top 25 most valuable media brands 2018)的榜单中排名第14位。独立电视台在1955年设立,目的是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提供竞争。现在就随《大橙报》,近距离了解这一家媒体品牌。 英国(United Kingdom)无线电视经营商 独立电视台(ITV) 跻身全球最有价值25个媒体品牌排行榜 英国(United Kingdom)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18年度全球最有价值的25个媒体品牌排行榜”(Top 25 most valuable media brands 2018),前三名都是美国(United States)品牌。 迪士尼名列第一,品牌价值325.9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5%。福克斯名列第二,品牌价值170.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8%。NBC名列第三,品牌价值148.6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8%。 美国品牌在榜单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前十名中有八个美国品牌,整个榜单的25个品牌中美国品牌则占了17个。美国上榜品牌的总价值占到了榜单品牌总价值的86%。 身为英国第二大无线电视经营商的独立电视台(Independent Television,简称ITV)在此次的榜单中排名第14位。独立电视台是在1955年设立,目的是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提供竞争。 1955年英国国会在1954年通过1954年电视法,于英国全国开设新的免费电视频道–独立电视,为观众提供英国广播公司(当时是全英国的电视频道市场垄断者)以外的另一种选择。 同时政府成立了“独立电视管理局”来管理及监察全国的独立电视频道。当时,电视台的讯号被设定为第三波谱内的第九频道(Band III,Channel 9)。 独立电视运作时 先在三个地区开播 当时,独立电视在三个地区:伦敦地区、中英格兰地区,北英格兰地区率先启播。至于在地区电视台之内,再把经营权分为两份–周日(星期一至五)跟周末。随后其他地区的频道亦陆续投入服务;跟此3地区不同,经营者所获得的是整条频道全日的经营权。 1967年,英国政府公布了全国独立电视的新经营权分布;然而,除伦敦以外,所有地区变成只有单一的电视经营权。这一项经营权变动却引发了员工发起罢工;在1968年8月,负责发送讯号的技工所进行的罢工行动更令全国的独立电视网络瘫痪。当时需要组成“独立电视紧急全国服务”,以提供有限度的电视广播。 5年后在电台法实施之际,独立电视管理局扩大职能,并改名为“独立广播管理局”(IBA)。1990年广播法的推行,除了令独立电视台正式定名为“第三台”之外(因英国广播公司拥有两个地面电视台),竞投经营权的基准亦由“招贤选秀”改变为“价高者得”。而“独立电视委员会”取代独立广播管理局,负责监管第三台及第四台的运作。 除此之外,由于法案放宽经营者的收购合并限制,所以触发起经营者之间的并购潮: 卡尔顿传播—卡尔顿电视的母公司收购中部电视台(1994年)及西郡电视台(1996年)。 子午电视台母公司MAI于1994年收购安吉利亚电视台。1996年跟联合报业合并为“联合新闻传媒集团”(UNM)后,翌年收购夏力电视台。 1997年,格拉纳达电视收购伦敦周末电视台(LWT)以及已于1992年合并的“约克郡-泰恩-蒂斯电视台”,组成“格拉纳达传媒集团”。 前身为苏格兰电视台的“苏格兰传媒集团”于1997年收购另一间苏格兰电视经营者—格兰扁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