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ne 封面人物

美国(United States) 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创始人 彼得·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 “机遇是二选一的题目,即眼前利益或长远利益,我选择肯定是长远利益。”

1_1引言

美国(United States)这个资本自由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奇创业故事,而当中彼得·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希腊(Greece)移民,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只拿着200美元到麻省理工上学闯世界,过后他先后领导了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创建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而且还曾经活跃于美国政界,退休时成为亿万富翁。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位商业奇才的致富故事。

彼得·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是美国(United States)的一位希腊(Greece)移民,拿着200美元到麻省理工上学闯世界,也展开了他人生的奇异旅程,创造无数让人惊艳的奇迹。

彼得森于1926年6月5日出生于美国。 1947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95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62年被《生活》杂志选为40岁以下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

1971年出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际经济事务助理;1972年2月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国家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和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1985年他与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共同组建小型并购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该公司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一家金融咨询服务机构。

在商界里,年龄并不是创业的障碍,因为彼得森不甘于安享晚年,于1985年,也就是彼得森59岁的那年,他和小他近21岁的施瓦茨曼各自出资20万美元,创办了一家小型并购公司,这就是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2007年6月,已经成长为私募股权巨头的黑石集团成功上市,81岁的彼得森卖掉了股票,账户上多了18亿美元,他笑称自己“一夜暴富”。

2008年底,已82岁高龄的彼得森退休。以往专注于赚钱的他,开始严肃地思考怎样更好地花钱。像许多亿万富翁一样,他将目光投向慈善和他真正关心的议题:美国国家债务。

同年,彼得森斥资10亿美元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有两名:他和他的儿子麦克尔·彼得森,基金会关注的议题从美国的财政问题、消费、税收、医疗保障到个人责任等。

回顾过去,无论在政府或企业,彼得森其实是一个政治家、活动家,经历过无数次江湖恶斗。所以,他的智慧结晶是非常值得后辈参考的。彼得森也毫无吝啬地出书分享他的人生历程,他著作的《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黑石创始人彼得•彼得森自传》便是值得大家参考的企业书籍之一。

在这自传中,彼得森坦言:“在生意方面,很多人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年仅三四十的我能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谋得要职,比如广告业、制造业还有金融领域,我是如何做到的?”

他也表示:“也许大家还有一个隐藏未说出的问题:我是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在公共政策领域,如果说我所热爱的公共事务是我的第二事业的话,我还经常被问到,我是如何在不怠慢原有事业的同时投入这第二份事业的?”

对于这些问题,彼得森回答:“我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的某些成功是因为走好运。”

他说,他确实有过不少很好的运气。然而事实是:“我看到了我的机遇,我便抓住了它们。”他给于创业者或就业者的劝告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要问自己:“哪些在我身上适用?哪些和我的兴趣、能力、激情挂的上钩?”他在他的著作中分享了7堂课

第1堂课: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也许我学到的第1堂课是: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
集中关注你的优势能否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你的比较优势。

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

当我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付诸实践后,我学到了重要的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第3堂课: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我不满于仅仅知道我所知道的,或者我以为我所知道的。我想要去记录它们、谈论它们,甚至向他人传播它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热诚、投入。他们不仅改造着我的思维,还扩展了我的思维。于是,在我写作稿件、草拟演讲稿或别的讲座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思考和记录好点子是不够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第4堂课: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当一些不能挣钱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时(这种事经常接踵而至),我得做出些艰难的选择。我应该将机会全揽下,揽下大部分,还是选择其中几个?当我想法活跃,对感兴趣的事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时候,我了解种种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做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所以,我最终只选择其中的一二。我的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幸福”。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我时常会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网而被某个知名机构的董事会席位所吸引,但如果这个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我会拒绝。

因为我对某些领域的事情特别有激情,而且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它们上面,我不仅会十分乐意在这些机构的事务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愿意参与它的管理,以及它的筹资活动(这点很重要)。

第5堂课: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接下来的第5堂课尤为重要。它关乎我们的人生之路应该如何去走。

父母让我知道,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他们的教导,我才敢对不值得我付出的人说“不”。虽然这几个“不”明显会带来一些短期损失,但是一般情况下,长期收益最终会出现。
第6堂课: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在这个方面,我的经历基本上都是没找到平衡点的负面教材。我经历过两次离婚,因为我除了工作和成就什么都不看重。

某些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将放慢速度。拿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执行总裁意味着丧失更多的收入。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琼和孩子们,还有我的朋友和各种公共政策事务活动上。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第7堂课:选择长远利益

第7堂课的内容是职业生涯建议。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给诱惑了。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事先对未来雇主作全面的考察,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还可以避免很多风险。如果我在进雷曼之前也做了这样的工作,那我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加入它。

彼得森也总结地说,回望过去,他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他的选择一直都是—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