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亚马逊(Amazon)无人店开放 进店购物到结账用时不到一分钟
Post Views: 10,844 亚马逊(Amazon)无人店开放 进店购物到结账用时不到一分钟 经过一年的内部测试后,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的无人便利店终于对外营业。 美国(United States)当地时间2018年1月22日,亚马逊位于其美国西雅图(Seattle)总部的无人便利店终于对外开放,主打不用排队结账、离店时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自动结算的购物体验。 新开张的Amazon Go占地面积1800平方英尺(约合167平方米),主要经营较难在网店销售的生鲜食品和副食商品。在店内购物前需要先下载Amazon Go的应用程式(App),同时绑定支付方式,进店时打开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并在四个旋转门前扫描进入商店。 进入商店后,天花板上的摄像机和货架上的传感器等会追踪顾客拿起的、及每件最终进入他们购物袋的物品。 当顾客在商店中走动时,每件商品都会被添加到他们的数字购物清单中。若他们拿起商品再放回去,商店的系统也会从虚拟购物篮中取出物品。 亚马逊把自己的结账技术称作为“拿了就走”技术(Just Walk Out Technology)。顾名思义,即顾客完成购物后直接离店即可,亚马逊会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自动结算,顾客通过亚马逊账号支付。 Amazon Go无人店的内部装饰看起来和任何高端便利店没有太大区别。当顾客走近冷藏饮料、巧克力和其他零食的货架时,会发现许多有机或素食的零食商品可供挑选。 安装了传感器的货架看起来与普通货架别无二致,但是却可以感知到商品被移除或被放回的动作。 店内商品有一个特点是,没有单独品种的水果,也没有重量或大小不同的物品。做好的三明治、沙拉等都被装在塑料盒子里,包装上贴着可读取的点状标识,便于结算时的信息读取。同一类产品(如沙拉等)重量和价格都相同,这样便于结算。 安排一名亚马逊员工 负责检查客户身份证 该商店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品杂货——包括牛奶、调味品、咖啡、茶和卫生纸等,还在后面设立了一个卖小瓶葡萄酒和啤酒的货架,但会有一名亚马逊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身份证。 Amazon Go还有一样非常受欢迎的商品–净菜食材,即可以在30分钟内做好一道菜所需的半成品,据说是亚马逊员工的最爱。 这家Amazon Go的店面一次只能容纳包括店员在内的97人。 Amazon Go副总裁贾尼·普利尼(Gianna Puerini)介绍说,有时候一些顾客从进店到结账,总共花费时间不到一分钟。 尽管公众对亚马逊的无人店兴趣浓厚,但公司目前还没有计划开更多Amazon Go门店或出口该技术。 亚马逊现在把员工试用一年多的无人便利店向公众开放,显然还有教育市场的目的。普利尼表示说,现在便利店对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能够怎样为所有人服务。 亚马逊研究这项技术已经有5年时间。 有专家认为,Amazon Go的技术方案难度大、错误率高且成本不菲,因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而在Amazon Go之前,中国(China)已经投入运营的无人店项目已经大量涌现,比如天虹Well Go、苏宁无人店、京东无人店和缤果盒子等。尽管这些项目不近相同–有些已采用技术要求较高的人脸识别结算扣款,有些还需要人工扫码;有些主打出售日常便利用品,有些则主打毛利较高的IP的商品,但这些商品都是殊途同归,打的都是“无人店”这张牌,且都在试水阶段。而无人店到底是风口还是陷阱,还取决于最终的规模化效果。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代号为“泰坦” 苹果公司(Apple Inc.) 传秘密研发无人驾驶电动汽车
Post Views: 43,945 美国(United States)苹果公司(Apple Inc.)正在秘密研发代号为“泰坦”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试图与特斯拉(Tesla)公司、谷歌(Google)公司等共同角逐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根据媒体报道,大约半个月前,有人在美国旧金山湾区街头发现一辆神秘的小型箱式货车,车顶布满复杂的照相机和传感器系统。此车经查为苹果公司所租用。因此,美国媒体猜测,苹果可能像特斯拉、谷歌那样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也可能仿照“谷歌街景”的做法,以改进苹果地图应用。 媒体报道,“苹果汽车”是一个动真格的项目。知情人士表示,苹果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项目代号为“泰坦”,外形像小型箱式货车。苹果首席执行员蒂姆·库克(Tim Cook)大约一年前批准该项目,并指派负责产品设计的高级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领导这一项目,此人以前曾在福特(Ford)汽车公司担任工程师。 据报道,这次扎德斯基获准组建上千人的研发团队,可从苹果其他部门挖人。目前大约数百名研发人员在距离苹果总部几英里的一个秘密地点为“泰坦”项目工作。他们在探索适合汽车制造的不同类型的机器人、金属和材料。 技术设计团队中有苹果去年招募的知名工业设计师马克·纽森(Marc Newson),他曾为福特公司设计了一辆概念车。另外,原马赛迪-奔驰(Mercedes-Benz)北美研发中心总裁约翰·琼沃思(Johann Jungwirth)也在去年跳槽,加盟了苹果。 报道表示,从研发团队规模和团队中一些重量级人物来看,表明苹果对于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项目还是认真的。据传苹果高管还曾赴奥地利与高端汽车制造商接洽。 有关苹果电动汽车项目的更多细节尚不得而知,苹果公司对这篇报道也不予置评。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骑摩托车不必再担心会翻车
Post Views: 10,982 骑摩托车不必再担心会翻车 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现在一些摩托车厂商们也瞄准了这一前沿科技。早在2017年年初,本田(Honda)就在CES上推出了Riding Assist摩托车智能系统,驾驶员就算在车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也不必害怕翻车。 最近宝马(BMW)就在一辆R1200GS测试了他们的摩托车自动驾驶技术。据媒体报道,苹果丶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等多家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 自动驾驶技术落实于摩托车 在大多数人看来,自动驾驶技术更适合自身稳定性更强的汽车,在摩托车上可能很难实现,但宝马就已经成功在摩托车上实现了自动驾驶,目前也已公布了相关的视频。宝马摩托车自动驾驶的视频是在当地时间2018年9月11日公布,视频时长1分38秒,完成自动驾驶的是一辆宝马R1200GS摩托车,是在宝马位于法国南部Miramas的测试场地上所进行的,视频在前个周拍摄。 降低摩托车车手所面临的风险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宝马R1200GS摩托车自行启动并且加速,在赛道上转向过弯,最后自主减速停下。 不过宝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自动驾驶摩托车上路,而是减少因为摩托车车手注意力不集中而面临的风险。它其实是一项主动驾驶辅助技术,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实现加速丶转向丶减速,车停时还会放下侧撑,不过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倾斜的角度不能太大。 宝马旗下负责摩托车事务的宝马Motorrad已表示,他们并没有移除摩托车驾驶员或发展自动驾驶摩托车的计划,他们研发自动驾驶摩托车是希望相关的技术能用于改善摩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摩托车在科技加持下更安全更方便 要想实现摩托车的主动驾驶,宝马应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未来的摩托车在科技的加持下,一定会更安全更方便。 自动驾驶摩托其实拥有一定的难处,因为摩托车有天然弊端——平衡性很差。这和初学自行车会摔跤是同一个道理,何况普通摩托车都有100公斤以上,控制平衡更难。 早前Honda Riding Assist自动平衡试验摩托打开了突破口。喜欢玩黑科技的本田,结合了平衡车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经验,通过AI系统来主动维持车辆的稳定,不管有没有人乘坐,都能自行保持平衡,即使车辆停在原地轮子不转,车轮也可自行不断微调而屹立不倒。 更重要的是,自平衡技术能够在车手失去平衡时仍然让摩托车维持平衡。遇到急转弯,这套自平衡系统还能有效降低翻车风险。看似不经意,它其实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平衡控制技术的认知。 此前美国两轮汽车公司 Lit Motors 的自动平衡摩托车已经足够惊艳,其原理是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来维持平衡。现在来看,相比陀螺仪这样的传统好手,AI 技术有更大的想象力和发挥空间,只可惜,本田这次还没有量产计划。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