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百事(PepsiCo)首位印度裔女掌门 卢英德(Indra Krishnamurthy Nooyi) 凭借卓越东方智慧掌控西方商业帝国
Post Views: 42,552 引言 作为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世界500强公司–百事(PepsiCo)的首位印度(India)裔女掌门,卢英德(Indra Krishnamurthy Nooyi)需要担当、转换的角色和立场实在很多:理性与感性、健康与财富、目的与过程、娱乐与工作、家庭与工作。但她凭借卓越的东方智慧,做得确实不错。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她的成长故事。 美国(United States)是许多人逐梦的地方,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只要有本事美国的跨国企业就会让你领导,例如百事(PepsiCo)这样一家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领导者,于2006年便开始让来自印度(India)的女中豪杰卢英德(Indra Krishnamurthy Nooyi)领导。 自2006年起,她一直担任百事公司总裁(CEO),在她身上有太多闪耀的荣誉:从2006至2009年,连续4年蝉联了美国(United States)的《财富》杂志(Fortune Magazine)评出的“美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性”的第一名。 在2008年和2009年,她都位居美国《福布斯》杂志(Forbes)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女性”的第三名。2010年7月,她又成为《福布斯》杂志评选出的30名全球女性典范之一。 根据《福布斯》的最新资料显示,卢英德在“2015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中排名第15名。 母亲刻意栽培 卢英德自小树立远大理想 卢英德之所以能成为卢英德,与她早年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1955年10月28日,她出生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金奈县(Chennai,Tamil Nadu)的一个婆罗门社区(Brahman),祖父是位退休的地区法官,父亲在海得拉巴国有银行工作,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其父母共养育了两个女儿–她和本身的姐姐,由她的母亲负责两个孩子的教养。 在卢英德还很小的时候,卢英德的母亲就有意识地让卢英德树立远大的理想。她回忆时说,她家每天都会一家人一起吃晚饭,父亲总是很快就吃完,母亲把她和姐姐喂饱之后才开始自己慢慢吃。 母亲在她吃饭的时候总会给卢英德和姐姐出各种演讲题目,比如假设你们两个人当了印度总统,你们会做什么?然后她和姐姐就会绞尽脑汁地准备,等母亲吃完饭之后就演讲给母亲听,最后由母亲投票给表现比较好的人。 每次演讲完毕之后,母亲还会让她们签字署名,比如“卢英德总统”之类的。卢英德后来回忆说这种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这种力量促使她一步一步向前走。 卢英德的中学是在一所天主教学校上的,当时她是一个辩论家和摇滚迷,甚至组建了一支女子摇滚乐队。虽然这支乐队只会唱很少几支歌曲,但是她们曾经轰动一时。 随后,在科尔加塔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Calcutta)接受的金融营销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和在印度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India)两年的工作生涯,为卢英德打开商业艺术的大门,也让她在1978年做出赴美国求学的决定。 到美国逐梦的时候 身上只有500美元 根据卢英德回忆:“当时我到美国时,身上只有500美元,以及耶鲁大学(Yale)提供的一份奖学金,”她回忆道,“1978年,带着一种移民的感觉,我来到了美国:我必须找到一份特别棒的工作,否则的话,我将会去哪里呢?”她说道,每天她都问自己:“我今天有权当上这个公司的CEO吗?” 她表示,慈父般的祖父对她的影响“巨大”,他灌输给她两个基本理念:“首先,如果你获得了一份工作,就要真正把它干好。你必须不断问自己,‘我是否已尽我所能?’” “第二,他教导我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实现目标,要记住,自己不知道的要比知道的多得多。” 在完成耶鲁大学的公共和私人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后,她加盟波士顿咨询集团(BCG)。 6年后,她转投摩托罗拉(Motorola),担任副总裁和负责企业战略和规划的主管。接着,她为瑞士瑞典电力公司Asea Brown Boveri效力4年,然后加盟百事。 果断拟定发展战略 卢英德让百事“瘦身” 1994年,卢英德加入不久,百事正处于调整期,在海外市场很难赶上可口可乐(Coca-Cola)。该公司的餐馆业务–包括必胜客(Pizzahut)、肯德基(KFC)、意大利比萨饼以及特柯贝尔墨西哥餐厅(Taco Bell)等运营停滞,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而当时,可口可乐是华尔街(Wall Street)耀眼明星,也是百事董事会会议室里的热门话题。 对各地市场做了一番调研后,卢英德对百事的发展战略已了然于胸,首先,她开始了“瘦身”计划,对企业进行重组。 她当时判断,美国快餐市场已趋于饱和,不动产是一个越来越难获利的投资。1997年,百事剥离了餐厅业务–包括了必胜客、肯德基等,该公司每年310亿美元的营业额因此缩减了三分之一。 第二年即1998年,卢英德提出用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纯果乐公司(Tropicana),后来又用140亿美元收购了桂格公司(Quaker Oats)。纯果乐和桂格在美国是众所周知的健康食品品牌,她的这一举措,除了改善百事的业务结构外,还让公众感觉到该公司越来越健康,也提高了该公司的知名度。 随着战略重组的逐渐收效,百事的业绩越来越好,2005年,该公司股票市值历史性地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世界第一大食品与饮料公司。尽管在此后,百事市值多时曾被可口可乐超越,但不可否认的是,百事从此已成为后者不相上下的对手了。 2006年8月,卢英德接任总裁。2007年5月2日,她又当选百事的董事长。 工作越来越忙 卢英德愧疚无暇照顾家庭 卢英德认为,一个新型总裁必须有很好的情商。她认为总裁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与员工平等相处。她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她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她的化妆师从不会中途退场。相比让人感觉冷冰冰的职业装,她更喜欢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纱丽,经常穿着纱丽出现在大小场合。 […]
美国高盛集团总裁(United States Goldman Sachs Group CEO) 劳尔德·贝兰克梵 Lloyd Blankfein 要与有野心的人为伍才会成功
Post Views: 49,375 美国纽约(New York, United States)高盛集团总裁(Goldman Sachs Group CEO)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从一个贫困区长大的孩子,如今掌管世界上最大金融机构。所以,他认为人生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不要自我设限,他鼓励与那些一样具有野心的人为伍,因为不可预测性是生活最伟大的一点。你改变,这个世界也在改变。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看看眼前这名穷小子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业。 网址:www.goldmansachs.com 尽管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已经是世界上最让人羡慕,最让业界急于仿效的投资银行,但是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这位于2006年初才上任的新总裁(CEO)仍然卖力地工作着,向整个世界证明着自己和自己的公司。 他很幽默地说:“I am a worrier(焦虑的人) not a warrior(斗士)”(全句意思是我是一个焦虑者而并非一个斗士)。贝兰克梵的话让人感觉到高盛CEO这个华尔街(Wall Street)乃至全世界都备受关注的角色演绎起来并非那么轻松。 时至今日,贝兰克梵在高盛工作了近26年,高盛每个业务部分几乎都有他涉足的痕迹。从一个金牌销售员到公司CEO,贝兰克梵的经历真有如戏剧般的感觉。几年前人们还总能看到他不时地进行高尔夫休闲之旅,穿着及膝的袜子,就着冰淇淋奶酪吃百吉饼时还总是背着一个塑料包,里面放着他的黑莓手机,体重比现在重很多。而如今贝兰克梵总是一身正装出现在自己华尔街的办公室里,神态里多了从容和镇定。 凭借优秀的交易技能,贝兰克梵走到了高盛集团的最高位置。2006年因为带领高盛继续乘风快速前进,贝兰克梵本人再获丰厚回报,年终奖高达5340万美元,也创下了华尔街投资银行年终奖金的新纪录。 可以说,如今的贝兰克梵称得上华尔街的财神爷。但是如果了解他的出身背景,那么贝兰克梵的奋斗历程也可说是一个典型的“华尔街神话”。 贝兰克梵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斯区,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邮件分拣员,住在布鲁克林的廉租房区长大,那是纽约市最糟糕的廉租房区之一。曾经贫困杂乱的成长环境和贝兰克梵今天在华尔街顶级金融巨头高盛的工作环境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让人不敢想象,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然后就是这样让人不敢想象的距离被贝兰克梵成功的跨越了。 他认为,自己是在一个有着无限机遇的世界长大的。他说:“我每天晚上都会读书,阅读向我展开了整个世界。我喜欢读历史,尤其是传记。在传记里面,总是能看到一个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人,最终如何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他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传记最吸引我的一点是,书中的人物在自己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前五十页当中,是不会知道他或者是她会在第三百页的时候取得的成功。他们并不知道将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伟大。” 他说,这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保持乐观的一个极好理由。所有人都仅仅在自己那本传记的前五十页,还有几百页的路要走。 贝兰克梵在漫长的成长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走出纽约东区。他参加了大学入学试,发誓一定要进大学。后来。他成功了。去读大学的时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纽约市。 “大学是一个令我心生敬畏的地方。其他学生似乎很自然的充满信心,很多人都曾到处旅行,看起来对这个世界十分了解。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办法忘记我当时的不安全感,但是这种感觉让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当他认识到自己的定位时,即变得更有野心了。野心是他内心的声音,这个(野心)可以而且应该努力去超越人生的处境或者是限制。所以他尽力去克服障碍,扛住压力,打消自我怀疑,做到这些都是因为他有足够的野心。 贝兰克梵表示,虽然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在财务上获得了保障,但是他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并没有足够激情。而且,因为并不爱的工作,他将永不可能从中得到满足,或者是真的擅长这份工作。 他说:“更爱这种工作的人会更积极地专注于它。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乐趣,对我来说,这永远是一份苦差。” 他指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很幸运能够认识,并且与很多全国顶级的CEO以及商界领袖们共同工作。我总是能够被造就他们成功的那种激情所打动。他们也许非常有钱,权势惊人,但是他们的激情远远超越了金钱和权力。” 他强调,只要头脑中有一个更大目标,钱与权相当有益。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激情,或者是没有动力为你的孩子打造比你自己更好人生,那么你就不会有那些让你持续前进的东西。 贝兰克梵提出 迈向成功人生的建议 以下是贝兰克梵提出迈向成功人生的几项建议: 1.信心真的很重要。 要认识到你已经赢得了自信的权力。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克服了巨大的障碍才有现在的成就。有了其他起步更早的人所没有的能力,这些能力将会在你的余生为你效力。“我进入大学并读完它的努力最终成为我的一个优势。它们都会在之后的人生中变成我的优势。所以,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 2.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工作。 你会做得更好,而且做得更长。虽然是这样说,在一个艰难的经济形势中,需要因为家庭压力做出一些让步,你并不是总能够在职业选择上承担风险。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将会有很多次的妥协。 但是,不要让一时的必要选择成为一生惯性的借口。要不断试图让自己走到正确的地方。 3.做一个全面、完整的人。 很多人会继续接受教育或者是职业培训。学习维持生计必须的东西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忘了阅读,学习历史,文化以及时事。这样你会变得更吸引人,对你自己也更加有趣,会在你的工作上更加成功。 4.参与社区活动。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做了很多事情来让自己进步。但是年纪越大,我越来越能够从服务和帮助他人进步中得到满足。事实上,我最初结识麦罗校长和拉瓜迪亚社区大学就是因为我们共同发起的这个1万家小企业项目。 5.要明白人生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不要自我设限。 试试和那些一样具有野心的人为伍,让你置身于可以成长的环境中——在那种你不仅仅可以让自己进步,其他人也会推动你前进的环境。不可预测性是生活最伟大的一点。你改变,这个世界也在改变。 Previous Post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