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印度南部 南印度(South India) 散发无穷魅力及永恒光辉
Post Views: 12,158 南印度(South India),是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国度,生态观察、传统舞蹈、民俗文化、古老宫廷以及神庙等,都让游客拥有不同的体验。 大橙传媒集团CEO陈叡兰(Ace Tang)最近在IndiGo和印度旅游局的邀请下,到印度一游,并亲身感受到南印度另一番风情。 这次南印度之旅走过地区包括以“花园城市”和“印度硅谷”著称的班加罗尔 (Bangalore)。它是高科技专家的天堂,是印度 IT 公司最密集的地方。 迈索尔( Mysore)在英国占领印度之前,是一直统治卡纳塔克邦大约150年的迈索尔王国的政治首都。 如今迈索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排名第二最清洁的城市,也是该邦的文化中心,与喀拉拉邦接壤。 迈索尔位于伽蒙迪神山山麓,在卡纳达语意思中是印度神话中的大魔神玛依刹居住的地方,传说玛依刹被伽蒙迪女神杀死,现在在神山山顶有伽蒙迪女神庙。迈索尔盛产茉莉,有自己独特的绘画和纱丽品种。 果阿和喀拉拉邦是以著名的海滩和池塘闻名印度,棕榈树星罗棋布地装饰着岸边,如今这里挤满了游客和度蜜月的人。 在印度西海岸,毗连喀拉拉邦和果阿的果达古(Coorg)值得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旅游线路的游客一游。这是一片宁静平和的净土,淳朴清洁的池塘尚未被尘世沾染,周边点缀着零零落落的村庄,海边沙滩和肥沃的丘陵地带也罕有人至。 以下是这些地区的部份景点: ·提普苏丹王宫 Tipu Sultan’Fort 优雅的提普苏丹王宫以其柚木柱和装饰壁画而著称。身为迈索尔王国统治者的提普苏丹在18世纪建造的宫殿和城墙的遗址就在这里。这是印度非常少见的木质结构宫殿,也是一处有趣的历史遗迹。 提普苏丹,是印度南部邦国迈索尔的军事首领。1787年获巴迪沙(大王)称号。在印度历史上,他被视为反抗英国(United Kingdom)殖民侵略的民族英雄。 在这里,游客可以理解到提普苏丹的英勇事迹。当年,提普苏丹在孤军作战的形势下,率兵10万围困英军据点曼加洛尔,迫使英军于1784年3月签订《曼加洛尔条约》。 1799年2月14日,英国发动第四次与迈索尔的战争,由于迈索尔首相和轻骑兵司令被殖民者收买,致使战争开始不到两个月,英军便兵分两路长驱直入,将迈索尔的都城塞林伽巴丹的军事要塞团团围困,在经过两星期的炮轰之后,他的宫堡被毁,弹尽粮绝。 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他仍身先士卒,率部奋勇抵抗,于1799年5月4日在激战中阵亡。 ·班加罗尔宫 Bangalore Palace 班加罗尔宫在19世纪时竣工,曾被英国军官及印度皇室用作府邸及商务中心。宫殿糅合了蒙兀儿皇宫与英格兰与诺曼第防御城堡的风格。 当游客从花园慢慢进入宫殿时,可以欣赏一下宫殿外围尖锐的城塔和炮塔。楼高两层的宫殿内部总共有35个房间。 由一楼进入宫殿,都铎风格顿时映入眼帘,由木樑到浮凋画,到新古典主义的花卉凋刻装饰牆,一切均尽显气派。喜欢古董的人有福了,因为房中的椅子和柜子大多来自维多利亚或爱德华时代。 上到二楼可参观杜尔巴厅(Durbar Hall),这里曾是国王与众臣聚议的地方。内部光鲜明亮,每条樑柱、吊灯和装饰镜子都散发出皇室的贵气。游客们更可发现在牆上的象头凋饰和镶嵌了珍珠的餐桌。这里曾被前印度政治家–迈索尔亲王(Sir Mirza […]
摩洛哥(Morocco)第一大城市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洋溢着多彩的情调与风情
Post Views: 53,862 辽阔蔚蓝的大海上,一座白色的城市渐渐显现出来。北非的空气里,弥漫的是阿拉伯、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合味道。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就位于这个遥远的异域,充满着异国的风情,洋溢着多彩的情调。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畅游这个诗一般的城市吧!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e)是摩洛哥(Morocco)的第一大城市,东北距首都拉巴特88公里,濒临大西洋,树木常青,气候宜人。在西班牙语中卡萨布兰卡是“白色屋子”之意。人们已经搞不清楚是因为有了“卡萨布兰卡”这个城市名字之后,才建造了白色的房子,还是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是白色的,才有了“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总之,卡萨布兰卡满街都是白色的建筑物。 卡萨布兰卡,如同人脑海中升起的海市山楼,一切亦幻亦真。或许只因为“卡萨布兰卡”这几个字,像一种魔咒,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投入到他的怀抱。但凡到过卡萨布兰卡的人,无不说它是一座很浪漫、很有味道的城市,每一个街道的拐角、每一座建筑,甚至是街上行走的原住民都带着一种被岁月打磨的神采,让人时常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哈桑二世清真寺 (Hassan II Mosque) 这是摩洛哥最大的清真寺, 目前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仅次于沙地阿拉伯的圣城麦加(Mecca)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建立于1987年8月, 并于1993年8月启用, 是卡萨布兰卡的主要地标之一。 清真寺拥有铸铁的阳台,温柔敦厚的圆弧线条外观,雪白的高墙大院映衬着棕榈树的枝叶,自有一股旧殖民地所特有的闲情逸致。 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以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 它高高地耸立在大西洋边,非常醒目,像一只正待驶向大海的白色航船,迎着海风,迎着晶莹的海浪。 卡萨布兰卡双子塔 (Casablance Twin Centre) 这个位于卡萨布兰卡市西边的双子塔,体现了摩洛哥的经济和社会的愿景,主要功能是商务和国际金融活动中心,以及是主要人口居住区的门户。 它由双塔楼组成,顶层提供了卡萨布兰卡市和哈桑二世清真寺的独特全景,两个相连的30层高的塔楼组成一座桥梁,通过它们的双子设计和简单浮雕,展示了一个现代化高科技形象,而当地传统则通过对大理石,石膏和瓷砖的材料使用体现出来,其建筑设计富有摩尔式传统的比例和美学的启发。 此双子塔的西塔(A座)有写字楼和零售区,而东塔(B座)则是一个5星级酒店,从空间宽敞的5层楼高的购物中心(非洲目前最大的购物中心)挺拔而出。每座塔楼都有一个7.2米高的大堂以及五层的地下停车场。 卡萨布兰卡科技园(Casablance Technopark) 成立于2001年的卡萨布兰卡科技园是一家企业科技资讯中心,是该城市首要的科技园。它的使命是致力于提升摩洛哥的工艺资讯通讯技术发展,园内有多家的软件工程和资讯通讯企业。 该园主要的活动包括提供电子学习培训,以及作为专门从事资讯通讯科技的跨国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接力中心。 在科技园附近有很多星级酒店,可供商务活动用途或住宿。 卡萨布兰卡天主教堂(Casablanca Cathedral) 此教堂的前身是罗马天主教堂,目前被喻为耶稣的圣心(Sacred Heart of Jesus)。它始建于1930,终止宗教活动于1956年。自摩洛哥独立后,就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开放给游客参观, 这座教堂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图尔农(Paul Tournon)设计,采用了新哥特式(Neo-Gothic)的设计风格, 具有法国风味的独特建筑,整座白色外观的建筑物就耸立在卡萨布兰卡的城市心脏地带,为该城市形成有趣的景象。它的独特之处,也因为是摩洛哥回教国少有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堂之一。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穿着泰国服饰在泰式古城园区游玩 泰国(Thailand) 创新玩法让游客亲身体验人文历史
Post Views: 11,473 无论是华丽辉煌的寺庙、浓厚的宗教风情、水清沙白的海滩又或者是充满异国风情的历史文化,都为泰国(Thailand)增添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位于北碧府(Kanchanaburi)的茉莉之城(Mallika)于2016年开张后,更让游客多一份惊喜,因为游客必须穿着泰国服饰在泰式古城园区里,成为一种最佳人文体验旅游方式。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一睹泰国的美景风光。 穿着泰国服饰在泰式古城园区游玩 泰国(Thailand) 创新玩法让游客亲身体验人文历史 泰国(Thailand),旧称“暹罗”,是东南亚(South East Asia)著名的旅游国家,东临寮国(Laos)和柬埔寨(Cambodia),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Malaysia),西接缅甸(Myammar)和安达曼海。这个被称为“微笑国度”的地方,已成为全球游客最爱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无论是华丽辉煌的寺庙、浓厚的宗教风情、水清沙白的海滩又或者是充满异国风情的历史文化,都为泰国增添了一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当地人友好、舒心的泰式微笑和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都会让游客们心里有暖暖的归属感。 例如美味丰富的泰式小吃、创意又自然的特色甜点以及价格美丽的丰富海鲜,也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理由;物美价廉的纪念品、低调奢华的泰丝、时尚复古的服饰设计,让在泰国购物变得充实而有乐趣。 在泰国旅游局(TAT)的邀请之下,大橙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陈叡萳(Ace Tang)于最近到泰国走一趟,感受了泰国不一样的旅游气氛,当中最让陈叡萳(Ace Tang)惊喜的是茉莉之城(Mallika),因为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创新的玩法,那就是“穿着泰国传统服饰逛古城”。 欲知更多有关泰国旅游的详情,可浏览:https://www.tourismthailand.org/ 1. 茉莉之城 Mallika 茉莉之城(Mallika),又称天堂之城,位于泰国的北碧府(Kanchanaburi),距离曼谷(Bangkok)约2小时车程。 它是艺术大学建筑系主任设计,耗资200亿泰铢打造,自2016年底开业到现在,短短时间,已经在泰国国内的Instagram、面子书(Facebook)掀起热烈讨论。 要说这究竟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大概用几个词就可以形容:豪华、好玩、全方位泰式文化体验。 整个园区足足占地有9.6万平方米,园区大致分为四个区域,中间是护城河,由桥梁把各区连接起来。 里面的建筑、美食、服饰都是按照拉玛五世,即朱拉隆功时期复制,最让人惊讶的是,连工作人员的说话用词,口音腔调都跟那个年代几乎一样,真的让人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以往大家来到泰国旅游大部份都是参观皇宫或水上市场的行程居多,现在游客来到泰国已经可以深刻道地的了解到泰国文化与历史。他们可以入境随俗的穿上当地的服饰逛老街市集。 2. 桂河大桥 Bridge of River Kwai 位于泰国的北碧府(Kanchanaburi)的桂河桥,是一座铁路桥,它连接泰国和缅甸的一条长约415公里的铁路和一部分。这景点距离曼谷(Bangkok)约2小时车程。 当时,日军为征服缅甸和缅甸以西的亚洲国家,急需要一条供应线,便于1942年9月16日起,先后役使6.1万名盟军战俘和20万名亚洲(Asia)劳工,用16个月便修完了原计划需要6年时间才能完工的铁路。 由于当时铁路沿线气候和生活条件恶劣,加之日军的残酷役使,先后有1.6万名战俘和近10万名劳工死于劳累、疾病和营养不良。因此这条铁路也被称为“死亡铁路”。 战争接近尾声时,大桥被盟军炸毁。战后,泰国政府重新修建。现在的桂河大桥共有11节钢梁,全长300米,并仍在使用之中。 游客可以在大桥上行走,领略桂河的秀美。也可在北碧府境内的任何一个火车站搭乘开往桂河桥方向的列车。沿途山清水秀,泰国中部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并且有机会接触到普通泰国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3.香氛蜡烛聚落 Baan Hom Tien 香氛蜡烛聚落Baan Hom Tien是位于拉差汶里府(Ratchaburi)的愿拼县(Suan Phueng)。在这个距离曼谷(Bangkok)约2小时车程的景点,也是当地热门景点之一,到附近玩也不妨可以将之排入行程内。 这里也是许多人喜欢外拍的景点,可以拍到很多不同景色的照片,喜欢蜡烛的游客更不能错过了,因为这里有贩售许多各式各样不同造型的蜡烛,自用送礼两相宜。 值得一提的是,香氛蜡烛聚落所生产的黄豆蜡烛和棕榈蜡烛很受欧美欢迎,因为制作的质量很好,陆续都还有外销。 由创办人所制作的高品质蜡烛受到欧洲高级蜡烛买家的赏识及媒体的关注,就连泰国公主也亲自来学习他的蜡烛制作,也因此许多泰国当地人都会到此朝圣。 这里也有一间令游客感到惊喜的Retro Restaurant Cafe,这里的70年代泰国摆设与装饰是游客拍照的好去处。游客不妨亲自到此一游,以感受不一样的体验。 Previous Post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