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英国(United Kingdom)通过公投脱离欧盟(EU)以来,伦敦(London)商业地产交易量已经下降,但有一个投资者群体正变得越来越活跃,即中国(China)人民。
据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介绍,2016年中国内地以及香港(Hongkong)的投资者在伦敦中心区购买了超过3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56.8亿元)的房地产,这个数字虽然比英国本土投资者的投资数额要小,但超过了美国或欧洲(Europe)的投资者。
报道说,虽然近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降低,但是与2016年6月英国公投后相比,人民币兑英镑升值了12%。因此对中国投资者来说,购买英国资产很划算。与此同时,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寻求收益以及中国国内的经济压力等因素,都助推了这一股收购热潮。
进入2017年,中国投资者在伦敦的购房热情依然不减。香港地产大亨张松桥麾下中渝置地控股有限公司(CC Land Holdings Ltd.),最近以2.92亿英镑从TH Real Estate手中收购帕丁顿的一栋写字楼。TH Real Estate是投资管理公司Nuveen旗下位于伦敦的房地产投资公司。
香港综合性企业英皇集团(Emperor Group)的一家子公司2017年1月表示,其斥资2.6亿英镑收购了伦敦Soho区一栋集办公和商铺两用的建筑。
报道称,在伦敦房地产上,其他海外投资者的退步使得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投资者的涌进显得引人注目。美国“真实资本分析公司”数据显示,2016年英国商业地产交易量为215亿英镑,较2015年下降45%。
不担忧脱欧后的风险
投资者追捧伦敦房产
在超低利率时期对于收益率的渴求使得伦敦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接近纪录低点,导致许多投资者踌躇不前。Real Capital的数据显示,2016年年底,伦敦西区的写字楼平均资本化率为4.2%,与2007年末上次繁盛期的水平相当。资本化率是衡量收益率的一个指标。
然而,香港写字楼的平均资本化率仅为2.6%。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依然只占伦敦房地产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是达成交易的速度引人注目。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内地和香港投资者的身影在伦敦房地产市场非常罕见。
对许多经纪公司和分析人士来说,伦敦房地产受到追捧已证明围绕英国脱欧公投影响的担忧被夸大了。
英国脱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多年房地产热潮所催生的高价,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是障碍。但是中国投资者持有不同看法。对他们来说,“伦敦依然很有吸引力”,仲量联行英国资本市场主管梅多斯(Alistair Meadows)表示。
产业投资信托(REITs)
未来5年成中国(China)房产一大动力
在中国(China),产业投资信托(REITs)将是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的一大动力。
根据报道,在“第十七届瑞银大中华(UBS Greater China)研讨会”,瑞银中国房地产行业研究主管李智颖指出,中国内地楼市投资的金银时代已过去,现在处于白银时代,这背后有5大特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程度没变;行业集中度比以前提高;土地价格上涨、行业进入壁垒提高;中长期利润率被压缩;高周转的运营模式受到挑战。
李智颖还特别指出,产业投资信托将会是未来五年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的一大动力。这有助于房企盘活资金,还可以为市场提供高透明度、回报确定的投资工具,也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认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会相对温和。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库存较低,过去一两年中包括三四线地区的库存也有下降;2016年新开工和房地产投资势头不强,下行空间受到一定限制;房地产政策虽然在整体收紧,但不是大幅打压式的调控,而是因城施政,和2010、2011年相比调控政策相对温和。
“温和调整指的是房地产投资而非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新开工及投资的增长,可能由去年的7%-8%下降到今年的2%-3%,调整的幅度并不大。而在2013年到2015年,房地产投资调整幅度在10%-20%之间,相较而言今年的调整是温和的。”汪涛表示。
针对未来房地产政策走向,汪涛认为决策层依然会因城施政,加速户籍制度的改革及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范围等,但不会有重大的紧缩政策。
此外,对香港地区(Hongkong)的房价,瑞银给出明确的预判。“香港房价会在未来年有大概10%到15%的跌幅。”瑞银中国内地/香港房地产行业研究联席主管张知予如此表示。
房产供应量增加
香港房价压力明显
判断香港房价未来两年会有一定幅度下跌,张知予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利率上升将对购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二是香港的经济在2016年已到了最差的阶段,2017年不会有显著复苏,而是L型的走势;三是房地产供应的增加,瑞银预计未来三年香港市场供应量与过去十年相比会增加一倍左右,供给变化对房价构成的压力明显。
张知予认为,当下香港住宅市场的供应量增大值得重点关注。“过去十年,香港住宅市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供应,但未来三年每年大概会有两万三千套的供应量。香港的存量大概是110万到120万左右的住宅存量,从绝对量来说大概是2%的增量,其实不大,但相对过去十年来说变化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