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United States)的华尔街投行大举押注亚洲(Asia)市场,希望可以从这地区迅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当地公司越来越大的全球扩张努力中获利。但来自中资银行的竞争以及中国(China)经济放缓侵蚀了这些投行的利润,迫使部分银行收缩业务。
根据报道,2014年,所有在中国及亚洲新兴经济体开展业务的投行中, 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排名第一,但如今,这家投行连前10名也进不了。
现在的排行榜已经被中资银行所主导,研究机构Dealogic的资料显示,今2016中资银行已经将亚洲并购和融资交易咨询费用的60%收入囊中,这一比例也创下纪录水准。没有一家美国或欧洲(Europe)银行在亚洲(不包括日本(Japan)和澳洲(Australia)的交易活动)排名榜上挤入前六。
高盛排名的下滑也成为可以说明西方银行在亚洲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黯淡下来的知名案例。亚洲一度被西方银行视为可以为其手续费收入带来巨大提振的宝藏。
例如,据知情人士透露,高盛计划在亚洲300名银行雇员中裁撤约75人。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员将集中在香港(Hong Kong)的初级职位,不涉及高盛在日本和澳洲的业务。
此外,2016年早些时候,在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走一些身价不菲的银行业人士后,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 BCS)关闭了亚洲部分业务并从该地区的一些国家撤出。
瑞银集团(UBS Group)近月来也任凭亚洲的一些岗位空缺。另据知情人士称,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在今年早些时候进行一轮裁员后,将进一步缩减亚洲投行业务。
目前中资银行从西方银行手中夺取业务的势头愈发强劲,主要是因为中资银行能够为交易提供巨额贷款。据业内顾问表示,中国政府已敦促那些寻求提升海外形象的中资企业与国内银行合作。
国际化能力不断加强
中资券商
吸引外资行人才流入
在过去,中资企业海外扩张、香港上市的过程中,花旗银行(Citibank)、摩根大通(JP Morgan)、高盛(Goldman Sachs)、瑞银(UBS)、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等外资投行扮演着主承销商和财务顾问的主要角色,他们穿梭于中资企业与全球投资者之间牵线搭桥,在承销并购业务中赚的盆丰钵满。但如今,这种现象正在改变。
然而,2016年3月时,天津银行((Tianjin City Commercial Bank)向港交所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令人意外的是,承销团的名单中没有一家外资投行的身影,赫然在列的是清一色中资金融机构的名字: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农银国际、国泰君安(香港)、海通证券、尚乘资产、高诚证券、招银国际。
这是二十年来,香港75宗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交易中,第二例外资投行缺席承销商团队的交易。第一桩发生在2011年,中信证券首次在没有外资行参与的情况下成功IPO募资18亿美元。
一位香港投行界资深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全球投资者趋于谨慎的情况下,中资券商在内地的客户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帮助发行方从内地寻找合适的基石投资者。”
种种迹象显示,中资券商在香港正在取代跨国银行的位置。
受全球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股市波动的外部冲击,华尔街投行正在面临全球业绩下滑的窘境。固定收益领域交易收入的连年下滑以及法律成本的持续增长,迫使许多外资银行做出缩减投行业务的决定来降低成本。
据彭博报道,2016年3月初有知情人士透露,高盛集团计划在固定收益业务部门裁减超过5%的交易员和销售人员。据统计,自2015年9月以来,美银美林为削减开支,已经陆续在交易部和投行部裁员超过200人。
昔日风光的华尔街投行交易员如今正在面临裁员和降薪的裁决。“身边很多外资投行交易员在选择跳槽到中资券商,”前述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以前外资行的薪水普遍是后者的两倍,但目前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此外,中资券商的国际化能力不断加强,这也成为吸引外资行人才流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