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物识别市场应用范围的快速扩大,这项技术在普通大众面前已不再神秘,“刷脸认证”、“眨眼支付”等渐成潮流,特别是在中国(China)的市场增速更超出了部分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期。
市场人士预测:“未来五年之内,中国国内人脸识别的市场规模可能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作为全球图像识别领域的专家,中国云从科技公司创始人周曦做出了一个乐观的预测。此前,云从科技参与了中国杭州(Hangzhou)20国集团(G20)峰会的安保服务。
根据了解,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由于生物识别避免了指纹磨损,或水渍、油渍等影响指纹识别精度同时对设备造成损耗的直接接触方式,且在识别方式上与人类识别同类个体方式相同。
人脸识别从去年开始广泛应用,金融相关安全领域是渗透最快的,这点和指纹识别相似。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脸部识别会成为“基建”需求。
另外,目前智能手机创新遭遇瓶颈,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脸部识别技术增强了智能手机的产品差异化,将成为新的创新点与趋势。
利用人体固有生理特性
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电脑与光学丶声学丶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丶脸象丶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丶声音丶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根据IBG(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国际生物识别小组)2009年的统计结果,市场已有多种针对不同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应用。其中,占有率最高的就是指纹识别了。
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丶证件丶ATM卡等)和身份标识知识(如用户名和密码)但由于主要借助体外物,一旦证明身份的标识物品和标识知识被盗或遗忘,其身份就容易被他人冒充或取代。
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丶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丶防伪性能好丶不易伪造或被盗丶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兴建发电站应付充电需求
电动汽车已引发污染担忧
欧盟(European Union)专家警告,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意味着欧盟将不得不考虑建设近50个发电量,相当于英国(United Kingdom)欣克利角核电站规模的发电站,这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欧洲环境署的研究显示,如果大量电动汽车使用燃煤电厂的电力充电,或导致二氧化硫空气污染的总体水平上升。
使用电池动力的汽车被广泛认为比使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汽车更加环保,能够让某些类型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例如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以及可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不过,欧洲环境署的研究项目经理玛达丽娜·佐维卡(Magdalena Jozwicka)表示,对于类似波兰这样主要使用燃煤发电的国家,电动汽车的好处可能“值得怀疑”,“虽然有明显的好处和机会,但也存在一些风险。”
在政府巨额补贴的刺激下,过去六年欧洲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大幅增长,但截至2015年仍仅占乘用车总数的0.15%。不过,欧洲环境署估计这一比例到2050年将达到80%,届时欧盟将需要150吉瓦(GW)的电力供电动汽车充电之用,而英国计划建设的欣克利角核电站的发电量只有3.2吉瓦。
协调电动汽车能源需求
可能成为一个重大挑战
欧洲环境署警告,这可能对欧盟的电力基础设施造成沉重压力,特别是在那一些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协调来自电动汽车的能源需求可能成为一个重大挑战。
欧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止,风电、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已占到欧盟发电总量的25%,核电占27%,但仍有48%的电力来自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发电。
EEA的研究显示,如果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力全部来自燃煤电厂,那么这些车辆的寿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要高于汽油或柴油车辆。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来,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