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博通(Broadcom)领导人 陈福阳(Tan Hock Eng) 获特朗普高调接见声名鹊起
Post Views: 38,853 对于半导体行业的门外汉而言,很可能从未听过陈福阳(Tan Hock Eng)这个名字,因为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没有社交网站的公开账号,网上的相关介绍少得可怜,甚至连维基百科的页卡都没有。 绝大部分时候,他的名字只会出现彭博的高管资料和博通公司的交易新闻里。但就是这样一位极其低调的科技业“大佬”,由于近日获得美国(United States)总统特朗普的接见,并宣布将把博通(Broadcom)的总部从新加坡(Singapore)迁至硅谷的圣何塞,马上使得陈福阳的声名鹊起。 特朗普于2017年11月2日宣布博通位於新加坡的总部迁回美国时,不止邀请博通掌舵人陈福阳出席白宫记者会,更邀他在自己之后发言5分钟,此举可被喻为“总统级的待遇”。 陈福阳在白宫发言时提到:“我母亲万万不会想到,她的儿子有一天能与美国总统并肩站在这里”,站在其后的特朗普双手握着他的肩膀打岔说:“我母亲也不会想到!” 目前陈福阳的身家非常的雄厚,因为他领导的博通总资产达到1000亿美元。根据博通2016年财政报告及股东委托书(Proxy Statement)列明,现年64岁的公司首席执行员(CEO)陈福阳2016年薪酬已达到2469万美元,其中1011万美元为基薪。 博通是一家国际电子半导体科技产品供应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领导这家半导体巨擘的首席执行员,据说是来自槟城打枪埔(Padang Tembak),即曾被冠上“杂乱无章”的贫民区,也曾经住在新港(Sungai Ara)一带。 其实,能够到白宫出席记者会已是极大的荣誉,而陈福阳能与特朗普同台发言的新闻经各国媒体报道和网民广泛流传后,也引起马来西亚人民,尤其作为陈福阳同乡的槟城人的关注。不少人也对他的身世背景和际遇感到好奇。 陈福阳出生于槟城 家境贫穷成功白手兴家 根据资料显示,陈福阳1953年出生在槟城,曾在大英义学求学。陈福阳来自贫穷家庭,但学业成绩标青,获奖学金到美国深造,是白手兴家的企业家。 陈福阳在白宫发言时亦稍微提及他的过去。他说:“1971年,我18岁,是个瘦弱小子,却得到素以顶尖工程学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升学机会。我的父母亲根本没有钱送我到学院就读,更别说麻省理工学院。我至今仍感觉难以置信,美国教育机构不仅给我升学机会,还给我奖学金,让我追逐我的美国梦。” 1983年至1988年间,他曾担任谦工业(Hume Industries)的董事经理。随后在1988年至1992年间,他转任新加坡风险资本基金Pacven Investment的董事经理。 另外,从1992年至1994年间,他曾经担任Commodore International的财务部副总裁。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曾经从事百事可乐(PepsiCo)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高级管理职务。 陈福阳从1999年6月起至2005年9月,是集成电路系统(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员;而随后从2005年9月起至2008年1月,他担任集成器材科技(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董事局主席。 他是从2006年3月起,开始担任博通总裁,首席执行员兼董事职务。 博通2017年9月也宣布在槟城峇都交湾(Batu Kawan)工业区开始兴建新厂,他们预计2018年的出口额将会达到160亿美元,占马来西亚总出口额的8%,而这项业绩将让博通崛起成为马来西亚最大出口厂商。 博通位于槟岛的公司共有1100名职员。消息说,陈福阳从未在槟城公开露面,被员工称为隐形富豪。 出价超过千亿美元 博通计划收购高通 根据报道,陈福阳领导的博通最近正在考虑出价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对手高通(Qualcomm),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晶片公司收购交易。 高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既包括全世界知名的手机丶平板电脑丶路由器和系统制造厂商,也涵盖全球领先的无线运营商,高通致力于帮助无线产业链上各方的成员获得成功。 秉承一贯的创新精神,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高通不断引领3G丶4G以及下一代无线技术的演进,在推动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同时,让先进的无线数码技术能够更好的造福人类。 因此,这收购消息震惊了全球科技行业,媒体报道,博通建议以每股70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高通,交易总价值1300亿美元。 一旦这笔交易成功,不仅将会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并购案,也将造就一个主导诸多芯片领域的巨头,甚至可能直接对苹果和三星这两大智能手机巨头的供应链产生冲击。 整合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陈福阳是一位积极收购者 其实,陈福阳是一位积极的收购者,在半导体产业过去3年的整合浪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陈福阳表示,他打算寻求更多的交易,但这个策略可能会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限制。 博通是在2016年安华高科技(Avago)通过370亿美元收购当时的博通后成立的,通过随后的一系列收购,该公司已从曾经的一个惠普(Hewlett Packard,HP)部门,成为行业最大的晶片生产商之一。 博通是苹果公司(Apple Inc)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11月表示将把总部从新加坡迁回美国。该公司已经将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San Jose,California)列为企业联合总部。 分析人士认为,两公司若合并业务将受益于很大的协同效应。高通是全球最大的调制解调器晶片生产商之一,为苹果iPhone和iPad的供应商;博通则是全球最大的Wi-Fi晶片提供商之一。 Previous Post Next […]
通过“一带一路”战略 让中港台发挥优势各显所长
Post Views: 36,143 引言 “一带一路”好像是一条线,把国家和地区间以发展经济为目标的各项合作串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方可充分发挥优势,各显所长。香港(Hongkong)等国际金融中心,可以抓住“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机遇,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台湾(Taiwan)也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两岸的产业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一带一路”如何推动各方的合作关系。 对于香港(Hongkong)和台湾(Taiwan)来说,“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两岸及香港金融合作迈出新的步伐。在第六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开幕之际,两岸及香港金融业人士热议“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对于两岸及香港来说,‘一带一路’建设是共同的机遇。”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China)倡议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对于解决全球发展和不平等有重要意义,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中,最需要的就是资金和项目,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无论对于香港还是台湾来说都是合作发展的机遇。交通银行台北(Taipei)分行行长朱忱说,银行业应采取跟随客户的战略,利用两岸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既有产业网络,为大型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投融资支持,将两岸现有产业合作延伸到“一带一路”建设所覆盖的区域,实现两岸合作效益的外溢,为深化两岸的经贸往来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两岸及香港合作的内涵不仅仅是局限于金融业。在经济学家、前海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坤耀看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内涵绝不仅仅是金融业本身的合作,而是通过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项发展筹融资,提供发展的资金;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如量化宽松带来的国家金融风险等,为沿线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稳定的金融环境。 “一带一路”好像是一条线,把国家和地区间以发展经济为目标的各项合作串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方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各显所长。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抓住“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机遇,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台湾也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两岸产业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黄碧娟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以及地区间的合作提供框架,合作过程中,资金是必不可缺的,这就突出了“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作用。在推广和实施方面,香港可优先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以绿色基金方面的合作为例,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运作平台,可以通过现有运行网络来筹集资金、推广项目。 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往来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和紧密联系,使得台湾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两岸产业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逐步扩大区域合作的效果。朱忱说,近30年来,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方式从而进入新调整期,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海外销售”为主的产业交流方式,正向“两岸合作、共同创造、全球销售”的新方式转变。 “台湾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大陆有庞大的制造能力、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两岸在这些领域合作能打造出国际领先的产业和国际知名的产品,从而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 “一带一路”建设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和自贸区的建设,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丁志杰看来,“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随着中国市场的更加开放,需要愈加开放的心态与之相适应,各方需要更为主动地融入和对接、积极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 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长陈德昇建议应该规划先行。“台湾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大陆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应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他坦言,大陆的强项在于硬件,以及在资金、基础设施和地缘政治方面具有优势。台湾的强项在于软件,即管理和服务业。长期规划应有制度上的设计,只有将硬件的建设与软件的配套结合起来,成功机会才会更大。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马中两国贸易逆差 降至313亿令吉
Post Views: 15,479 马中两国贸易逆差 降至313亿令吉 国际贸易与工业部指出,马来西亚(Malaysia)和中国(China)2017年1月至10月的贸易逆差与2016年同期的368亿7000万令吉相比,已缩小至313亿2000万令吉。 贸工部副部长拿督蔡智勇指出,尽管原产品价格还未复苏,惟上述进展可归功于出口增加,以及两国为改善贸易平衡所出台的措施。 他于2017年12月14日出席马来西亚商业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贸易促进平台(CASTPP)时,在场边对记者这么指出。 “各方所投入的努力包括了举办各项博览会、推出市场策略、成立自由贸易区,以及高阶官员互访,已协助强化我们贸易的韧性。” 数据显示,马中双边贸易在2017年1月至10月按年上扬24.1%至2379亿6000万令吉,对中国的出口按年大增33.5%至1033亿2000万令吉。 在相同时期,来自中国的入口按年增长17.8%至1346亿4000万令吉。 另外,蔡智勇指出,通过上述的贸易促进平台,至今已有5家马来西亚公司出口达90万令吉的产品至中国。 据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于2017年2月初发布的2016年贸易数据,2016年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较上一年增长4.4%,达2409亿令吉(约合543亿美元),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第8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数据显示出,2016年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略有下降,主要出口商品有大宗商品、工业制成品、液化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石油产品、电子电器产品以及机电设备和零件等,占马来西亚进口总额的20.4%,比上年增加10.1%。 此前,前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对媒体表示,尽管2016年越南(Vietnam)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ASEAN)的最大贸易伙伴,但马来西亚仍然是中国在该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国。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