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ne 封面人物

网路界创业红人 美籍华裔罗焌谚(Benny Luo) 创业成功之道: “专注于失败中所学到与拥有的,而非失去的。”

1_1引言

美籍华裔罗焌谚(Benny Luo)年纪轻轻便创造几家网路公司,如今已经人气急升,已成为网路界的新红人。其实,在他成功之前,他也面对了无数的失败,不过他从失败中领悟到了成功之道,那就是专注于他在失败中所学到的与拥有的,而非他失去的。所以,罗焌谚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了。现在就随《大橙报》来近距离了解这位年轻的美籍华裔企业家。

美籍华裔网路创业家罗焌谚(Benny Luo)是在美国三藩市(San Francisco,United States)出生,在圣马刁县贝尔蒙市(Belmont,San Mateo)长大,就读市内公立的Clarmont高中。

他从小就爱替好朋友解决问题,曾经成功挽救一位想自杀的华裔男同学。有一天听到一场有关做梦的演说,就爱上心理学,很想了解大家的内心世界,帮助有需要的人。于是,他就填心理学为第一修读学科,被尔湾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录取了。

罗焌谚于2006年,即进入大学第一年曾经想过,毕业后找份安定的工作。但到了大学第二年,认识了有“台湾(Taiwan)赌神”之称的吴绍纲(Raymond Wu),对他的未来发展以及人生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吴绍纲比他大几岁,在台湾出生,在美国念高中之后进尔湾加大心理系。前者曾经因为回台湾而停学一段时间,后来又回尔湾加大拿到学位。他们是因为一起选修心理系的课而成了好朋友。

吴绍纲念大学时已是扑克牌国际职业选手,赢过许多比赛。他靠着在网路上比赛,已赚到许多钱。他开的是名车、身穿名牌、进高档餐厅用餐,他所到之处,大家总是给他特别的款待。

久而久之,罗焌谚学会吴绍纲在扑克牌领域的成功之道。扑克牌不是一种赌博,而是一种技能。比赛胜出并不是只靠运气,主要是对扑克牌游戏的透彻了解。从吴氏身上,罗焌谚学到做生意的管理之道,与玩扑克牌相同,要专注和技巧。

进大学的第二学期开始,罗焌谚就开始打工,替戴尔(Dell)、苹果(Apple)等电脑公司在大学校园推销业务,以佣金计酬。他的表现很好,2007年进戴尔之后不久,就拿到“超级大明星奖”(Super Star),使戴尔产品在大学校园的销售量迅速成长。

大学几年的课后工作,罗焌谚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就将自己在社交网路上的认识以及市场行销的经验结合,协助更多公司将业务打进在网路运作的新时代,配合科技以及潮流的发展。

在吴绍纲或多或少的影响之下,罗焌谚开始有自己创业的念头。在2009年12月即大学第四年时,他正式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同时也是自己的顾问公司–罗焌谚顾问公司(Benny Luo Consulting)。

这家公司是替客户提供有关社交网站(social media)的资讯及策略,至今仍在运作之中。主要是建立在大学几年里的半职工作经验。所以他认为,工作经验的累积,对创业十分重要。

两年后即2011年2月份,罗焌谚与朋友一起创立“另类亚裔”(The Other Asians),这是一份以亚裔人物为题材的网路杂志,访问各行各业的杰出亚裔。他们偏重的题材是非传统角色的亚裔人物,让大家多认识亚裔的不同才华,包括在演艺界及艺术文化上。他表示,成立这家公司的构思,是来自于本身对亚裔社区的热爱和归属感。

紧接在几个月后,他在2011年12月1日创立“新媒体之星”(New Media Rockstars),这也是一份网路杂志,但对象是主流社区,并非只针对亚裔。这份杂志在成立之后,反应相当良好,上网人次不断成长。

这个网站的读者90%是18至24岁的年轻人,其特色是结合优管(YouTube)网站及报纸的功能。每月上优管的网民达40亿人,但优管上主要是影片,没有文章。他们的网站就是在深入报道事件及人物时,配上照片及影片,还有文字,让读者按喜好选择。

这份杂志报道的内容十分广泛,演艺消息、娱乐、艺术,文化及教育都有,每天送上新资料及新文章,被视为是网路界的“电视指南”。他认为这是未来媒体的新方向。一个网站可同时发挥电视及报纸的功能。

尽管该网站随后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关门,其潜力被优管的多频道网路公司–Maker Studios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丹尼·扎频(Danny Zappin)看中而获得后者进行收购。

罗焌谚紧接着也创办了两家公司,即Discover Me,以及2013年创办的Next Shark。

罗焌谚在大学时期
以赚钱为主要目标

罗焌谚曾经表示:“我仍在念大学的时候,可以说赚钱是主要的目标。但过去一年多,创业后努力为自己的事业打拼时,发现除了赚钱外,创业还带来许多乐趣,也很有意义,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现在每天我由早上忙到半夜,都乐在其中。”

他认为,要成功创业,第一件事当然是勤奋工作。最重要是看本身是否愿意多思考,有创新的想法。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有惰性,是思考上的懒惰。只愿意墨守成规做事,懒得去想些新鲜的做法,没有创新的思考,就很难创业。

罗焌谚认为,成功创业无关年纪,许多成功的电脑公司和网路公司老板,都是20几岁就创业,无须等到中年或事业有成之后。

他的结论是,大部分人凑在一起爱谈论人与人之间的事,属于“小思维”(small mind);如果一个人经常着眼谈论事情或活动,他就拥有“中思维”(middle mind);如果一个人总是爱讨论新构思,他就拥有“大思维”(big mind),这也是成功创业的要诀。

根据罗焌谚回忆:“我第一家公司成功之前,曾尝试不少致富投资,参与网路行销、网上扑克牌游戏等,虽然有时小赚一笔,但最后全部失败认赔。”

有一天,罗焌谚忽然领悟到,他从每一次的失败中,都学到宝贵的教训,或者必须避免的错误,可以用在下一个计划。“从那以后,这成了我的心态,就是专注于我学到的与拥有的,而非我失去的。”

罗焌谚在自己创办的诸多网站中,访问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人,分享各行各业的成功与失败故事。例如NextShark中一篇由他亲自执笔的报道,就指出很多新创公司失败的原因在于设计欠佳,因此帕雷克(Firat Parlak)光靠为别的公司设计手机应用程式,就能成立公司,大受欢迎。

罗焌谚也透过对帕雷克的访问,指出成功的手机应用程式,必须提供良好的使用者经验,以及简单好用,功能不要太繁複等特点。

参考创业家成功之道
协助维持创业的活力

现年27岁的罗焌谚表示,他的心态就是新创公司的心态,每隔一周都感到筋疲力尽,“好像自己快燃烧完了要倒下,因为有太多事情不确定,总是在担心:这招管用吗?”

罗焌谚避免“燃烧完了”的秘诀是:多参考其他创业家与公司的成功之道,并且记取失败的经验,引以为戒,这对他很具疗效。他表示,很喜欢看其他新创公司与创业家的故事,他因此充分了解,新创公司的挥发性很高,任何事都可能发生。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就不会轻易倒下。

罗焌谚经常为自己的网路杂志进行专访,例如他访问过著名作家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其成名作是“权力的48项法则”(The 48 Laws of Power)。

格林就指出,当人们觉得挫折、无助、无聊、工作不具挑战性时,他们可能就放弃,去做些别的事。然而在寻找挑战性并且继续前进,与无法跨越沮丧而决定放弃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罗焌谚希望自己永远是能够寻找挑战性并且继续前进之人,而非无法跨越沮丧而决定放弃的失败者。罗焌谚最近应邀加入“好莱坞之路”数位媒体娱乐公司(Hollywood Road Entertainment)的顾问委员会,与美国(United States)著名的华裔媒体人凌志慧(Lisa Ling)、微软(Microsoft)执行副总乔丹·拉凡(Jordan Levin)等人一同开会动脑,希望为全球观众挖掘出富有潜力的美国与华裔演艺人才。

罗焌谚举例说:“我们希望能找到像周杰伦(Jay Chou)这样的人才,不仅可以进入亚洲(Asia)市场,也有打进美国好莱坞的潜力。”该公司目前经已完成100部剧本,未来拍摄制作完成后,将透过多频道放映,并以网路行销方式,介绍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