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机器人研究领域 中国(China)赶超日本(Japan)
Post Views: 10,297 机器人研究领域 中国(China)赶超日本(Japan) 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在被日本(Japan)视为“看家本领”的机器人研究领域,日本的国际地位正在下降。中国(China)对于科学技术积极展开投资,已经在学术论文数量方面超过美国,势力格局发生了变化。日本研究能力的下降再次浮出水面。 这份报告是日本经济新闻与全球大型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的共同研究。 日本经济新闻对截至2016年的机器人相关学术论文进行了分析。根据对大学和企业等各机构的分析,对2012至2016年和10年前的2002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从2016年的机器人相关论文数量来看,中国为6604篇,超过美国,跃居第1位。日本为2254篇,被德国超越,降至第4位。而在2005年被中国超越之前,日本曾稳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 按机构比较,日本的衰退也非常明显。2002至2006年论文数量居首位的是东京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第9位)等日本的16家机构进入前100位。在作为研究质量大致标准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方面,东京大学也高居第5位。 索尼(Sony)排在第64位,日本的10家机构上榜。而从2012至2016年的论文数量来看,东京大学则降至第8位。100位以内只有日本8家机构,仅为10年前的一半。 中国机器人论文数量跃居第一 日本走向重视短期成果的研究 在前500位以内,还能看得出企业的动向。从2002至2006年的学术论文数量来看,美国(United States)波音(Boeing)排在第94位,在各企业中排名最高。在日本企业中,除了居第107位的索尼、第150位的日立制作所之外,本田、NTT、松下、东芝和NEC也联袂入榜。而到了2012至2016年,最高的德国西门子排到第215位,日本只有居第279位的本田。 东京大学教授浅间一表示说,“通过出席国际会议等实际感受到,日本机器人研究的存在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下降”。浅间一分析称,“为了尽快实用化,日本容易走向重视短期成果的研究。均衡乃至关重要,应当支援能够带来划时代成果的中长期基础研究”。 在日本,作为大学收入来源的国家“运营费拨款”不断减少,其他国家则增加投资。浅间一表示说,“这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日本大学教师的研究时间减少也是原因之一,机器人研发这一日本的看家本领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夺走。 属于日本看家本领 机械专业全球闻名 谈到机器人,大家都会想到日本。日本是一个资源非常稀少的国家,但是它的科技可一点都不落后。在日本,有像石黑浩一样的科学家,他们在各个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所里潜心研究机器人。在日本,机器人专业也开设得比较早,日本的机械专业在全球也是非常著名。 目前机器人已经应用在汽车、自动驾驶、手术等领域,未来还有很多可应用的领域。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表明要将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农林水产业、医疗护理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等主要应用领域,展开机器人术开发、标准化、示范考核、人才培养和法规调整的具体行动。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若成功建造太空电梯 宇宙旅行不再是梦想
Post Views: 44,814 设想一下,有一天您走进电梯,按一下上升按钮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这就是太空电梯或者天梯(Space Elevator),它将使向游客开放宇宙的梦想成为了现实。目前,将一个重约2.2千克的东西发射到近地轨道就需耗资约8548美元,但太空电梯却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让普通人可以在太空中旅行。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这新科技。 一家位于美国华盛顿(Washington,United States)的公司正计划建设一座庞大的太空电梯。与此前科学家提出的,在赤道上修太空电梯所不同的是,这家华盛顿公司将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太空电梯,该集团认为2019年杪将开工建造。 根据报道,该公司的创意是向月球表面发射一个巨大的“锚”并钻入月球表面,未来在月球轨道上部署空间站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基础建立太空电梯。 工程师认为月球环境比较适合建造太空电梯,近乎真空的环境几乎没任何阻力,建造月球太空电梯比地球轨道上的太空电梯要容易一些。 根据碳设计公司(Carbon Design Inc)创办人兼总裁布拉德利·爱德华兹博士(Dr Bradley C. Edwards)在“天梯–宇航局先进理念研究所第二阶段最终研究报告”(The Space Elevator, NIAC Phase II Final Report)中说,估算的太空电梯建造成本为60亿美元,法律法规方面的费用为40亿美元。 太空电梯的载人舱能够在数千万米长的电缆上移动,而电缆则靠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固定。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的出现,又朝这一梦想的实现前进了一步。爱德华兹已证明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做出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力电缆。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曲面屏手机 渐成为市场主流
Post Views: 39,712 曲面屏手机正渐渐成为市场主流,归功于曲面屏所采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下简称OLED)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且能够节省电能。现在就随《大橙报》,来了解此类新产品的特别之处。 曲面屏已经成为未来手机、智能电视形态变化的一种趋势,从2014年开始,三星(Samsung)的Galaxy Edge,以及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下简称LG)的G Flex2都是曲面屏手机的代表,此前有韩国(South Korea)媒体报导,小米5的外形将抄袭三星Galaxy Edge手机,也将会采用曲面屏手机技术。iPhone目前的专利里,也申请了一项曲面屏专利,无意中也是显示了曲面屏的未来趋势性。 现在,安卓(Android)同质化越发严重,手机厂商找一个差异化的卖点不太容易,可折叠曲面屏手机无疑是未来几年内手机的一大卖点,归功于曲面屏所采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下简称OLED)技术。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且能够节省电能。 OLED在手机屏幕上的应用方向,一是轻薄,五年内,应该对液晶电视产生较大冲击,就好比液晶电视对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离子、背投电视的冲击一样,电视机可以做成一毫米厚度,不是挂墙上,简直就是贴墙上。第二个方向就是柔性显示器的方向,这个方向上,会有许多应用,比如手机和穿戴设备的融合(现在穿戴设备比如手表很难支持大屏),比如科幻片里的可伸缩显示屏,都能够在柔性OLED得到实现。 曲面屏智能手机的优点 目前的曲面屏幕充分利用OLED的特性,使图像再现更加明亮生动,且在最大程度减少眩光。柔性屏幕采用了特殊的塑料制作,与传统的刚性易碎直面玻璃平面相比,弹性更好、不易破碎、更耐摔。尽管如此,OLED屏幕的特殊材料却会受空气、湿气接触的影响,耐用性将大大下降。而传统的玻璃材料却能很好地适应气候环境。因此,玻璃材料被认为是解决未来“可折”曲面屏手机耐用性问题的一个经济有效的办法。 另外,在曲面屏幕技术的引领下,未来智能手机处理器和其他重要部件或许也将像OLED屏幕一样实现“弯曲”。但在此之前,除了以上所说的几样好处外,曲面屏智能手机另一个好处恐怕也只是打电话时更加贴合脸部轮廓罢了。 曲面屏智能手机的缺点 曲面屏手机的价格普遍较贵,无论是在智能手机还是智能电视领域,都没丝毫性价比可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OLED核心技术普遍掌握在LG和三星两家企业中,称为垄断都一点都不过分。OLED技术竞争不够充分激烈,才让LG和三星掌控OLED的价格,决定目前上OLED产品的高端价格。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