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Dennis Lau & Friends ‘The Chosen’ Concert 2019
Post Views: 13,281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总统特朗普的高调介绍之下,来自马来西亚(Malaysia)的富豪陈福阳(Tan Hock Eng)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注目的企业家
Post Views: 38,586 在美国(United States)总统特朗普的高调介绍之下,来自马来西亚(Malaysia)的隐形富豪陈福阳(Tan Hock Eng)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注目的企业家,而他领航的公司博通(Broadcom)也在高调收购高通(Qualcomm),这使得陈福阳声名大噪。现在就随《大橙报》来近距离了解这位来自马来西亚(Malaysia)本土的科技业巨擘。 博通(Broadcom)领导人 陈福阳(Tan Hock Eng) 获特朗普高调接见声名鹊起对于半导体行业的门外汉而言,很可能从未听过陈福阳(Tan Hock Eng)这个名字,因为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没有社交网站的公开账号,网上的相关介绍少得可怜,甚至连维基百科的页卡都没有。 绝大部分时候,他的名字只会出现彭博的高管资料和博通公司的交易新闻里。但就是这样一位极其低调的科技业“大佬”,由于近日获得美国(United States)总统特朗普的接见,并宣布将把博通(Broadcom)的总部从新加坡(Singapore)迁至硅谷的圣何塞,马上使得陈福阳的声名鹊起。 特朗普于2017年11月2日宣布博通位於新加坡的总部迁回美国时,不止邀请博通掌舵人陈福阳出席白宫记者会,更邀他在自己之后发言5分钟,此举可被喻为“总统级的待遇”。 陈福阳在白宫发言时提到:“我母亲万万不会想到,她的儿子有一天能与美国总统并肩站在这里”,站在其后的特朗普双手握着他的肩膀打岔说:“我母亲也不会想到!” 目前陈福阳的身家非常的雄厚,因为他领导的博通总资产达到1000亿美元。根据博通2016年财政报告及股东委托书(Proxy Statement)列明,现年64岁的公司首席执行员(CEO)陈福阳2016年薪酬已达到2469万美元,其中1011万美元为基薪。 博通是一家国际电子半导体科技产品供应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领导这家半导体巨擘的首席执行员,据说是来自槟城打枪埔(Padang Tembak),即曾被冠上“杂乱无章”的贫民区,也曾经住在新港(Sungai Ara)一带。 其实,能够到白宫出席记者会已是极大的荣誉,而陈福阳能与特朗普同台发言的新闻经各国媒体报道和网民广泛流传后,也引起马来西亚人民,尤其作为陈福阳同乡的槟城人的关注。不少人也对他的身世背景和际遇感到好奇。 陈福阳出生于槟城 家境贫穷成功白手兴家 根据资料显示,陈福阳1953年出生在槟城,曾在大英义学求学。陈福阳来自贫穷家庭,但学业成绩标青,获奖学金到美国深造,是白手兴家的企业家。 陈福阳在白宫发言时亦稍微提及他的过去。他说:“1971年,我18岁,是个瘦弱小子,却得到素以顶尖工程学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升学机会。我的父母亲根本没有钱送我到学院就读,更别说麻省理工学院。我至今仍感觉难以置信,美国教育机构不仅给我升学机会,还给我奖学金,让我追逐我的美国梦。” 1983年至1988年间,他曾担任谦工业(Hume Industries)的董事经理。随后在1988年至1992年间,他转任新加坡风险资本基金Pacven Investment的董事经理。 另外,从1992年至1994年间,他曾经担任Commodore International的财务部副总裁。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曾经从事百事可乐(PepsiCo)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高级管理职务。 陈福阳从1999年6月起至2005年9月,是集成电路系统(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员;而随后从2005年9月起至2008年1月,他担任集成器材科技(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董事局主席。 他是从2006年3月起,开始担任博通总裁,首席执行员兼董事职务。 博通2017年9月也宣布在槟城峇都交湾(Batu Kawan)工业区开始兴建新厂,他们预计2018年的出口额将会达到160亿美元,占马来西亚总出口额的8%,而这项业绩将让博通崛起成为马来西亚最大出口厂商。 博通位于槟岛的公司共有1100名职员。消息说,陈福阳从未在槟城公开露面,被员工称为隐形富豪。 出价超过千亿美元 博通计划收购高通 根据报道,陈福阳领导的博通最近正在考虑出价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对手高通(Qualcomm),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晶片公司收购交易。 高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既包括全世界知名的手机丶平板电脑丶路由器和系统制造厂商,也涵盖全球领先的无线运营商,高通致力于帮助无线产业链上各方的成员获得成功。 秉承一贯的创新精神,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高通不断引领3G丶4G以及下一代无线技术的演进,在推动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同时,让先进的无线数码技术能够更好的造福人类。 因此,这收购消息震惊了全球科技行业,媒体报道,博通建议以每股70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高通,交易总价值1300亿美元。 一旦这笔交易成功,不仅将会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并购案,也将造就一个主导诸多芯片领域的巨头,甚至可能直接对苹果和三星这两大智能手机巨头的供应链产生冲击。 […]
中国唯品会(Vipshop)创办人 沈亚(ShenYa) 少说多做的典型温州商人
Post Views: 52,062 6年前,中国(China)电商传奇人物沈亚(ShenYa)从通信外贸行业毅然转到互联网,成为中国电商界少有的“传统派”,即不是技术出身,却创立了“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险”模式的B2C电商网站–唯品会(Vipshop)。4年后,唯品会再次成为“异类”,在中国概念股的寒冬中远赴美国上市,而少说、多做,是沈亚身为典型的温州商人的性格。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了解沈亚的创富故事。 网站:www.vipshop.com 沈亚(ShenYa)算是中国(China)电商中的异类。传统贸易行业出身的沈亚和另外一名合伙人洪晓波(HongXiaobo )在通信器材外贸领域已浸淫10年,与马云(Jack Ma)、刘强东(Liu Qiang Dong)等互联网或者资讯科技(IT)背景的创业者不同,沈亚和洪晓波并不懂互联网,从来不号称自己是“产品经理”,甚至连微博账号都没有。 对于这样的背景,沈亚多次表示:“其实我们跟他们做互联网的不一样,因为我不觉得只有互联网思维才能做好电商。”他又重重加上了一句,“在合适的时间做什么事情,我们现在要去做一个云计算中心,那不是疯掉了吗?” 有趣的是,这个号称拒绝“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唯品会(Vipshop),却在美国(United States)的纳斯达克(NASDAQ)上市一年后,成功站上了中国第四大市值互联网公司的座席。当然,这个座席更像是一个火山口,唯品会自上市以来股价与市值就一直争议不断。 唯品会是一只曾经“流血上市”的公司,不过,在短短两年间股价上涨45倍,市值超过2个新浪,3个搜狐,7个当当,表现令人感到惊叹不已。 对于自己公司的股价表现,沈亚强调最多的是,上市只是一次期中考试而已,股票跌也不大悲,涨也不大喜。这样的轻描淡写多过于惊心动魄。他认为:“股价和业绩是紧密相关的,别的都是空谈,天天露脸,上电视台都没用。”少说,多做,这是沉亚身为典型温州商人的性格。 创立唯品会是沈亚的创业伙伴–洪晓波从法国(France)带回来的一个概念(idea)。之前,他们俩在通信器材外贸领域已浸淫10年,沈亚负责在国内协调通讯器材厂商、组织货源,洪晓波负责欧洲的渠道商和代理商。 2007年,沈亚到长江商学院读书,不久把洪晓波也拉了进去。在法国待了多年的洪更看重的是商学院的人脉与眼界,他们准备从中寻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洪晓波的灵感来自妻子的一次网络购物。一日早上7点,洪看到妻子正在法国VP(Vente privee.com)上购买打折的名牌服装,该网站的特点就是几乎囊括所有世界名牌,并且均有折扣,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抢购。洪晓波把这种模式告诉了搭档沈亚,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三个月的调研,租下了信义会馆1200平方米的办公室,正式创立唯品会。 转向中高档时尚品牌 唯品会业务一路狂奔 与浙江老乡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曾经“蜗居”的民房不同,沈亚的起点显然高了很多,他的办公环境追求品位,“太寒酸了,没人愿意和你做生意”。因为唯品会卖的不再是以前的手机配件,而是奢侈品。 他们看到了中国国内市场对奢侈品的强劲需求,但3个月后,沈亚就果断地放弃了这一模式。根据他回忆,当时中国国内消费者对网购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商品是抗拒的,每日只有几个订单。 随后,唯品会决定转向中高档大众时尚品牌,而奢侈品只做为其中的一个频道,如今业务占比不足5%。如果当年坚持下来,是否会做得更好?他曾经表示:“如果坚持做奢侈品,恐怕唯品会早就关门了。” 调整方向后,唯品会一路狂奔。交易额翻番,团队也从25人增加至目前的3000多人,仓库也由当初的80平方米,经历5次搬迁扩张至十几万平方米,明年底更将翻倍至40多万平方米。 沈亚表示:“当初也没有想能够做多大规模,只是尽量把限时抢购这个模式做成功。”2009年,沈亚和洪晓波已经非常认可这种模式;到2010年交易量也随之攀升,他们将全部精力集中于限时抢购上。至此,源于法国VP而又本土化后的盈利模式初见雏形。 除了品类上向国内网购消费者靠拢,在库存上也做出180度转弯。创业初期,沈亚和洪晓波曾被视为“扫货团”,到巴黎一掷千金购买各式奢侈品,回国后卖不出,全部积压在仓库里。“买断”的方式让沈亚苦不堪言,到转型大众时尚品后,便开始采用“寄售”的方式,销售不完可以退还给供应商,这大大缓解了其现金压力。 在国内电商大潮中,沈亚和洪晓波一直致力于将这一“舶来品”本土化。在国外,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获可以等待一周或者两周,但在中国,各大电商企业已经开始比拼配送的速度,唯品会也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这一“战争”。 前瞻性并购布局 沈亚入股乐蜂网 在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后,沈亚也开始借助资本力量,进行一些前瞻性的并购和布局。 2014年情人节,他通过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战略入股乐蜂网–由明星企业家李静创立的以明星达人运营、静佳自有品牌及美妆垂直电商为一体的平台型电商网站。 沈亚曾经表示:“此次唯品会与乐蜂的战略合作实现了服装与美妆产业优势互补的战略,不仅将巩固双方在上述两大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最大限度的客户共享,提升用户网购体验。还进一步将正品优势转化为竞争壁垒,从而让网购消费者远离假货困扰、安心享受美丽。乐蜂独特的达人模式和众多成功的达人品牌与唯品会的买手模式和正品特卖将形成很好的互补。” 这种表述一如他的日常作风,据了解,沉亚很少发表豪言壮语,对于他自己和唯品会的评价,他会淡淡的回应,“我没有特别自豪的地方,离成功也还早,正在路上走,现在处于不明朗状态。” 唯品会上市纳斯达克 为公司带来品牌效应 2012年3月份,唯品会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外界在赋予其打破数月来国内企业赴美上市坚冰的意义的同时,也在强烈质疑其“流血上市”背后的意图。这些沈亚当年都看在眼里,但他都不在乎。 上市前8天,沈亚率领一众高管飞抵美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一个向投资者推销公司的销售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沈亚曾经表示,其实投资者都挺认可的,只是因为当时中概股正处危机时刻,他们还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唯品会。 最终发行价从每股8.5美元至10.5美元下调至每股6.5美元,毫无疑问,“投资者的接受程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沈亚曾坦诚地表示。到了3月25日,敲完钟,沈亚吃了个饭,拜访了一些客户就回国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受此影响。” 上市除了给唯品会带来这么多质疑和资金,还带来了什么?“品牌效应。”沈亚曾经不假思索的回答。 没上市之前,沈亚经常要亲自登门拜访各大品牌,而上市后,他大部分的时间只需要等待,等待品牌商上门拜访,等待朋友介绍,等待合作邮件。他还清楚地记着,上市前,他一直和某品牌联系合作事宜,对方均以“再等等”回应,而上市后,该品牌主动联系合作。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