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马来西亚(Malaysia)举办 2015年度东盟大学初创会议与展览会 (ASEAN University Start Up Conference & Showcase 2015)
Post Views: 39,628 为配合2015年度一个东盟企业家峰会(1 ASEAN Enterpreneurship Summit 2015)的进行,马来西亚(Malaysia)财政部于2015年11月20日至22日举办2015年度东盟大学初创会议与展览会(ASEAN University Start Up Conference & Showcase 2015)。 举办上述活动的目的,是在东盟(ASEAN)区域间设立大学衍生企业网络(university spin off network)。通过“通过一个东盟大学初创社区创造具备经济与社会影响力的空间”的主题,这项会议与展览会将从东盟研究机构和大学当中,寻求提升商业化活动的影响力。 这项活动将聚集多家顶尖东盟大学,让他们交流与分享改善整体东盟初创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创造领域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契机。 2015年度东盟大学初创会议与展览会的创始人兼发起人罗菲娜·雅思敏教授(Prof RofinaYasmin)表示,将这项会议与展览会描述得恰到好处的两个字是人才(Talent)与力量(Energy)。 她说:“我们希望从两者之间所带来的振奋结合,是一个具有协作作用的经济社区之催化剂,以建立起源自区域之中最佳大学间的衍生企业与初创公司之间的网络的共同宏愿来统一当中的参与者。” 东盟大学的宗旨 孕育创意与人才 罗菲娜·雅思敏认为,大学是创意概念以及人才的孕育者,而衍生企业是提供将研究成果转变成领域与社区间的应用方式的一个共同平台之方式。通过创造领域以及研究投资者之间的共同沟通语言,有关概念使人更容易在大学学习,而在这个程序进行间成为科学行为(Science to Action)的模式。 她说:“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借助由财政部推广的一个东盟企业家峰会诠释的马来西亚东盟轮值主席身份所展现的领导力,宏愿与支持(伸展我们未来的大学展望(Futurising our universities outlook))的优势提供上述平台。通过NSU、Cradle、Platcom Ventures、马来西亚创意与科技协会(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Malaysia),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Malaysia)合作的马来西亚研究大学学府等强大伙伴,及东盟社区的鼎力支持下,这项活动才能真正落实。” 罗菲娜·雅思敏分别在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和马来亚大学考获本身的科学系学士与科学系硕士学位,并在获得Chevening scholarship奖学金后在英国(United Kingdom)的约翰·英纳斯学院(John Innes Institute)继续深造,并在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获得植物病毒系博士学位。 她目前是马来亚大学创意与商业化中心董事,及该大学监察委员会主席。她同时也是马来西亚创意与科技经理人协会(Innovation and […]
Buzzcity创办人赖国芳博士(Dr KF Lai): 80%手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 网络上付费广告成长率看俏
Post Views: 44,724 连线型购屋者日以剧增的趋势,推动流动手机上的广告开销呈现成长。在马来西亚(Malaysia),电子商务业者提高了个别的促销活动,而且更多的业者也已开始在流动广告方面进行开销。全球流动广告网络公司—Buzzcity于2014年的网络上付费广告成长率,较2013年整年增长了超过27%,因为大约有80%的流动手机用户如今已使用智能手机! 针对这项趋势,Buzzcity的联合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赖国芳博士(Dr KF Lai)接受《大橙报》专访时分享了本身对马来西亚流动广告领域的未来,及数码领域整体领域趋势的看法。《大橙报》也将整理成问答录的方式,以方便读者阅读。 问:《大橙报》,答:赖国芳博士 问: Buzzcity为那些不熟悉数码领域的人士提供怎样的服务? 答: 我们协助客户精简化,及谨慎地定制广告活动,通过流动手机,个人电脑以及平板电脑送达到消费者一方。我们于每一个月在全球交付超过300亿项广告。 问: 您涉足马来西亚多少年? 答: 我们于2008年在八打零再也(Petaling Jaya)开设本身的办事处,并且具备充足的人手来支撑本地的广告商和出版商招聘活动。 问: 您目前最大的市场是在哪里?马来西亚方面的排名如何? 答: 以广告横幅情况来看,我们的首五大市场为印度(India)、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尼日利亚(Nigeria)和巴基斯坦(Pakistan)。马来西亚则是我们的第七大流动广告市场。我们在第三季交付了超过20亿广告横幅。这个数据较2014年次季高出了20%。如此的成长率,强化我们认为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数码经济体之一的观点。 问: 您在马来西亚的最大客户是谁? 答: 在广告方面,我们与本地流动内容发展商进行合作,以便将他们的产品促销到国内和国际市场。我们的客户包括了马来西亚的移动虚拟网络营运商(MVNO)、亚洲航空集团(AirAsia group)旗下的Tune Talk等品牌,以及网络零售商。 问: 谁是你们的最大竞争者? 答: 就规模,覆盖范围和目标选项方面而言,谷歌(Google)是主要的竞争者。 问: Buzzcity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答: 最为领域之中的先驱,我们为本身的客户带来广泛的全球经验和专门技术。而我们也在马来西亚根深蒂固–自我们启动此处的业务以来,马来西亚经已成为具备高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最活跃电子商务市场之一。这个长久的经验有助于让我们发展出对马来西亚市场的深入了解。 问: 近期内,您可有展开如何新推介? 答: 今年内,作为全球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将本身的网络显示广告业务伸展至涵盖桌面型电脑和个人电脑。这项推介是为了回应消费者之间的跨器材浏览行为,及迎合媒体购买者和机构对综合性数码购物的需求。 问: 您如何衡量相关活动的成功? 答: 所有活动是以线上即时汇报仪表盘进行追踪,而此类仪表盘涵盖一系列指标,包括依据每一点击的成本计算得出的覆盖范围和成本效率。我们的系统可容许广告商追踪浏览者的动向,以了解他们在广告和网页方面的设计是否奏效以及不足之处。 问: 有鉴于许多网络渠道上有太多的杂波(clutter),您如何协助客户突破这个障碍? 答: 简单来说,这是广告网络的角色–精简化浏览者和交通,并提供广告商可购买广告的集中点。我们的价值来自于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虚假的点击活动,作为保护广告商在本身网络设立的通讯活动中投资活动的计量。 问: 您对马来西亚数码成长展望的近期和长期观点是什么? 答: 鉴于本身网络上的智能手机渗透率从目前的80%水平持续成长,我们预计业界将通过应用程式,流动站点和传统网站维持数码业务。至少有82%的马来西亚人通过了本身的流动手机观赏网络视频–我们预计广告商将追随此类关注点,并将部署更多的视频广告。 问: 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 […]
爱牛之心跃然画纸上 李可染 Li Keran 以“牛画”蜚声画坛
Post Views: 47,265 中国(China)已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Li Keran)(1907年– 1989年)在山水画方面,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和《井冈山》等。现在就随《大橙报》一起来认识这位在中国画坛辛勤耕耘了近70年的一代宗师。 中国(China)已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Li Keran),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第子。他自幼即喜绘画,从13岁开始步入艺术殿堂起,学习画山水;他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事业上。 他于1907年出生在江苏省徐州一个平民家庭里,家中排行第二。双亲均不识字,父亲是贫农,逃荒到徐州改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童年他酷爱戏曲绘画,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 1923年,李可染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图画、手工两年。此间,得见吴昌硕真迹。在学校一次纪念会上,听康有为演讲,得知中国唐宋绘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因此被激发斗志的他离职献身绘画艺术。 李可染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新派别,还创造了山水画的新图式。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他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 他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李可染在绘画上的主要贡献就在山水画。 以2.9亿人民币天价成交 《万山红遍》创拍卖纪录 他的山水画盛富艺术价值,早期他的画作《万山红遍》创下拍卖纪录,以2.9亿人民币天价成交,成为迄今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最高价的艺术品。这幅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的题材。 但是国内外很多美术爱好者都知道,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他以牛为创作对象,也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 他更为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他曾在画作《五牛图》上题字道:“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爱牛之心跃然纸上。 李可染画牛,始于40年代初。1942年,他蛰居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农家,睡房挨着牛棚,他和一只水牛天天见面,看它吃草、挤奶,终日劳作。到了晚上,牛的喘息声、反刍声、搔痒声常常使人夜不能寐。于是他挑灯起床,对牛作画。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画品即人品,李可染后期的牧牛图,更升华为一种对牛的精神的理解,这精神也是画家本人做人、作艺的准绳。 1989年12月5日,在中国画坛辛勤耕耘了近70年的一代宗师李可染因心脏病猝发,在北京寓所里溘然长逝。他永久地放下了那曾创造出数以万计艺术珍品的画笔。逝世前他正在画室里,同文化部的几位同志商讨如何发扬光大中国画艺术。构想刚刚谈开,他却突然头一偏,仰靠在了沙发背上,再也没有苏醒过来。 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特地为建造于1922年他的旧居“李可染艺术馆”翻新。其新馆位于李可染旧居南侧,2006年12月5日正式开工,于2007年12月竣工落成,占地面积481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新馆由陈列展示厅、学术报告厅、综合功能厅和室外庭院四个部分组成。 Previous Post Next Post